【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细纤维抗拉性能测试仪器
[0001]本技术涉及超细纤维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超细纤维抗拉性能测试仪器。
技术介绍
[0002]细纤维由于纤度极细,大大降低了丝的刚度,作成织物手感极为柔软,纤维细还可增加丝的层状结构,增大比表面积和毛细效应,使纤维内部反射光在表面分布更细腻,使之具有真丝般的高雅光泽,并有良好的吸湿散湿性,用超细纤维作成服装,舒适、美观、保暖、透气,有较好的悬垂性和丰满度,在疏水和防污性方面也有明显提高,利用比表面积大及松软特点可以设计不同的组织结构使之更多地吸收阳光热能或更快散失体温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
[0003]现有超细纤维抗拉性能测试仪器,在对超细纤维进行夹持时,大多仪器很难夹持住超细纤维,导致超细纤维在进行抗拉性能测试中滑落,使得仪器对超细纤维的抗拉性能测试效率低下,且准确度底,现有超细纤维抗拉性能测试仪器,在对超细纤维进行拉扯时,大多依靠人工进行拉扯,人为拉扯纤维会导致力量不足而使得不能准确的测试出超细纤维的拉扯极限,使得测试质量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细纤维抗拉性能测试仪器,包括左桌脚(1)和观察检测口(5),所述左桌脚(1)顶部与桌面(2)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桌面(2)底部右侧与右桌脚(3)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右桌脚(3)右侧前端与控制器(4)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桌面(2)顶部中端设有观察检测口(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持装置(6)和拉伸装置(7),所述桌面(2)顶部后端与夹持装置(6)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桌面(2)顶部前端与拉伸装置(7)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夹持装置(6)包括夹持装置外壁(61),所述夹持装置(6)外部设有夹持装置外壁(61),所述夹持装置外壁(61)内部左右两侧后上端与上固定连接块(62)外侧固定连接,所述上固定连接块(62)内侧中端与连接杆(63)后端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超细纤维抗拉性能测试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6)还包括滑杆连接头(65)、上滑动块(66)、上夹持块(68)、滑杆(69)和下固定连接块(612),所述连接杆(63)后侧下端与上半齿轮(64)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63)中端与滑杆连接头(65)上端内侧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63)前端与上滑动块(66)中下端转动连接,所述上滑动块(66)后上端与上滑槽(67)内侧表面滑动连接,所述上滑槽(67)顶部与夹持装置外壁(61)内侧顶部前端固定连接,所述上滑动块(66)底部与上夹持块(68)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滑杆连接头(65)底部与滑杆(69)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滑杆(69)下端外表面与滑筒(610)内部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滑筒(610)底部与滑筒连接头(61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夹持装置外壁(61)内部左右两侧后下端与下固定连接块(612)外侧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超细纤维抗拉性能测试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6)还包括下滑动块(615)和下夹持块(617),所述下固定连接块(612)中端与下连接杆(613)后端转动连接,所述下连接杆(613)后侧上端与下半齿轮(614)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下半齿轮(614)山上端与上半齿轮(64)下端啮合,所述下连接杆(613)中端与滑筒连接头(611)下端内侧转动连接,所述下连接杆(613)前端与下滑动块(615)中上端转动连接,所述下滑动块(615)后侧下端与下滑槽(616)前端内侧表面滑连接,所述下滑槽(616)底部与夹持装置外壁(61)内部底端前侧固定连接,所述下滑动块(615)顶部与下夹持块(617)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夹持装置外壁(61)底部与桌面(2)顶部后端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超细纤维抗拉性能测试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装置(7)包括拉伸装置外壁(71),所述拉伸装置(7)外部设有拉伸装置外壁(71),所述拉伸装置外壁(71)前侧中端被拉伸滑筒(72)后端贯穿且与拉伸滑筒(72)后端固定连接,所述拉伸滑筒(7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惠芬,蒋武清,周勇刚,常荀,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巨鸿超细纤维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