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布式仿真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8044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布式仿真平台,涉及到仿真平台技术领域,包括机架,机架上固定连接的多对第一安装架,每对所述第一安装架上滑动连接的第二安装架和所述第二安装架上安装的服务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首选打开辅助维护单元,使得辅助维护单元与第二安装架齐平,然后通过把手拽出第二安装架,将第二安装架和服务器移动到辅助维护单元上,方便对该服务器进行维护,提高实用性,且维护结束后,可关闭该辅助维护单元进行折叠收纳,减小空间占用,进一步提高实用性,通过将该辅助维护单元设置在机架的侧面,方便辅助维护单元的打开使用,方便对机架内的单个服务器进行快速取出维护,提高实用性。提高实用性。提高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布式仿真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仿真平台
,特别涉及一种分布式仿真平台。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工业系统正向大型、复杂、动态和开放的方向转变,传统的工业系统和多机器人技术在许多关键问题上遇到了严重的挑战。分布式人工智能与多智能体系统理论为解决这些挑战提供了一种最佳途径。多智能体仿真平台是将多智能体研究的常见问题,抽象到一个空间允许的范围内,为多智能体理论研究验证和应用提供一个可操作的平台。目前的多智能体仿真平台都是单一PC机控制多台机器人,不能有效发挥多智能体并行处理的优势。针对上述情况,采用分布式控制技术搭建多智能体控制仿真平台,通过摄像头将多台机器人的位置信息采集到服务器,服务器处理采集到的图像信息,将各个机器人的位置坐标信息通过局域网传送到多台客户端,每台客户端根据服务器提供的坐标信息,确定自身运动的方式,然后通过无线通信系统单对单的向相应机器人发送运动控制指令。这样实际就将复杂的定位算法、跟踪算法、和待仿真的多智能体控制算法分担到若干台PC机上共同完成,实时性更强,仿真结果更接近理想值,但是现有的分布式仿真平台使用的服务器存在一些问题。
[0003]例如公开号为CN202220064741.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便于维护的数据中心服务器。所述便于维护的数据中心服务器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移动架,所述框体的内壁对称固定安装有限位框,所述移动架对应限位框的位置对称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框滑动连接。本技术提供的便于维护的数据中心服务器,通过转动并滑动支撑板在滑槽内部滑动,使限位柱插在限位孔内部,通过支撑板与固定板的贴近以及限位柱与限位孔的限位,实现对支撑板的支撑,同时,通过将转杆插在限位槽内部,实现对支撑板的辅助支撑,提高支撑板的稳定性,方便人们的维修,解决了现有的装置无法对服务器本体支撑的问题。
[0004]上述分布式仿真平台使用的数据中心服务器虽然解决了现有的服务器不方便维护的问题,但是该装置在使用时,需要将支撑板从框体顶部转动取出使用,支撑板放置在框体顶部,高度较高不方便工作人员操作,且该支撑板在使用时,需要人工进行支撑柱和限位孔的对齐插入,再将转杆插接到限位槽内,如此使用方式较为繁琐,影响使用,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分布式仿真平台来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布式仿真平台,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分布式仿真平台,包括机架,机架上固定连接的多对第一安装架,每对所述第一安装架上滑动连接的第二安装架和所述第二安装架上安装的服务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辅助维护单元;
[0007]所述辅助维护单元包括开设于所述机架两侧的第一滑槽,所述机架上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罩,且所述限位罩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的一侧,所述机架上滑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两个转轴,所述转轴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支撑板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限位罩上开设有多个限位孔,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开设有一对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内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靠近所述安装块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限位齿,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限位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开设有一对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第一限位齿啮合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端插接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限位杆的一端穿过所述支撑板插接于所述限位孔内,所述机架上开设有一对第二限位槽,且所述第二限位齿与所述第二限位槽相互卡接。
[0008]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架上安装有把手。
[0009]优选地,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第三滑槽,且所述第三滑槽与所述第二安装架的底部相适配。
[0010]优选地,所述限位孔的数量为三个。
[0011]优选地,连接杆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滑槽内。
[0012]优选地,所述支撑杆上开设有通孔,且所述齿条插接于所述通孔内。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当需要对该机架内的某一个服务器进行维护时,打开辅助维护单元,使得辅助维护单元与第二安装架齐平,然后通过把手拽出第二安装架,将第二安装架和服务器移动到辅助维护单元上,方便对该服务器进行维护,提高实用性,且维护结束后,可关闭该辅助维护单元进行折叠收纳,减小空间占用,进一步提高实用性,通过将该辅助维护单元设置在机架的侧面,方便辅助维护单元的打开使用,方便对机架内的单个服务器进行快速取出维护,提高实用性,且该辅助维护单元相较现有结构,使用更加方便、稳定。
[0015]2、在需要对机架内某一个服务器进行维护时,首先转动一定的角度支撑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随着支撑板的转动,在弹簧的作用下,带动连接杆在第二滑槽内滑动,通过连接杆推动齿条移动,在第一限位齿的作用下,带动支撑杆转动,使得随着支撑板的转动,支撑杆的一端可以持续紧贴着机架上的第二限位槽位置处,支撑板转动移动角度后,推动支撑板向上移动,第二限位齿与第二限位槽相互卡合,第二限位槽呈向上倾斜设置,因此,可保证支撑板能够带动支撑杆持续向上移动,随着连接杆的移动,带动限位杆进行移动,直到随着支撑板向上移动,限位杆插接到其中一个限位孔内,当该限位孔不是待维护服务器一侧的限位孔时,此时人工推动支撑杆,使得支撑杆与第二限位槽分离,带动支撑杆转动,通过支撑杆,在第一限位齿的作用下,带动齿条移动,通过齿条带动连接杆移动,通过连接杆带动弹簧压缩,通过连接杆带动限位杆移动,使得限位杆与该限位孔分离,然后继续向上推动支撑板,同时松开支撑杆,同理,直到限位杆插接到待维护服务器的一侧的限位孔内为止,此时支撑板上的第三滑槽与第二安装架的底部平行,通过把手拽动第二安装架,带动第二安装架和服务器移动到支撑板上,实现将服务器取出,方便维护的目的。
[0016]3、当维护工作结束后,转动支撑杆,使得支撑杆转动到第一限位槽内,同理,通过
支撑杆带动限位杆与限位孔分离,然后转动支撑板,使得支撑板转动贴合在机架的一侧,同时松开支撑杆,由于支撑杆的转动,带动连接杆移动,通过连接杆带动弹簧压缩,当松开支撑杆时,在弹簧的作用下,使得支撑杆与第二限位槽相互贴近卡合,通过支撑杆和第二限位槽的配合,可防止支撑板滑落,使得支撑板可随时折叠停留在一定的位置,无需推动支撑板回复原位,减少操作步骤,提高实用性,且通过支撑板与机架贴近折叠设置,减小支撑板闲置时的空间占用,进一步提高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分布式仿真平台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分布式仿真平台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中A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支撑杆立体放大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布式仿真平台,包括机架(1),机架(1)上固定连接的多对第一安装架(2),每对所述第一安装架(2)上滑动连接的第二安装架(3)和所述第二安装架(3)上安装的服务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辅助维护单元(5);所述辅助维护单元(5)包括开设于所述机架(1)两侧的第一滑槽(6),所述机架(1)上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罩(7),且所述限位罩(7)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6)的一侧,所述机架(1)上滑动连接有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上固定连接有两个转轴,所述转轴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槽(6)内,所述支撑板(8)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滑槽(6)滑动连接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限位罩(7)上开设有多个限位孔(9),所述支撑板(8)的一侧开设有一对第一限位槽(10),所述第一限位槽(10)内安装有安装块(11),所述安装块(11)上转动连接有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的一端靠近所述安装块(11)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限位齿(13),所述支撑杆(12)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限位齿(14),所述支撑板(8)的一侧开设有一对第二滑槽(15),所述第二滑槽(15)内滑动连接有连接杆(16),所述连接杆(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锦飞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新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