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移动用户可疑电话的智能监控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用于移动用户可疑电话的智能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94988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话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移动用户可疑电话的智能监控系统,包括可疑电话监控提醒平台,可疑电话监控提醒平台包括可疑电话提醒业务签约模块、用户提醒策略生成模块、可疑号码库、用户呼叫行为监测模块、实时呼叫鉴权模块以及提醒信息推送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I MS核心网的I P网络进行呼叫转发,无需进行监测设备部署及链路旁路施工,实施成本非常低,且基于业务用户的签约触发,监测的呼叫信令数据量较小,以及基于HSS签约处理,不涉及其他核心通信网元的处理,无需根据核心网络扩容进行补充实施,适应性强,且通过将用户骚扰监管分析、平台安全性监管分析和信任度分析相结合,以全力保障防范可疑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话监控,具体是一种用于移动用户可疑电话的智能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可疑电话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这些电话往往冒充机构,以各种理由骗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财产,严重危害了公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现有技术往往采用可疑电话监控平台进行通话呼叫监控,通过对链路进行旁路采集的方式以实现呼叫事件监测,从而以防范可疑电话,但其需要监测的链路比较多,需要相应的部署各旁路设备及信令采集设备,工程实施复杂,工程工作量非常大,实施成本高,且采集了几乎所有的通话信令数据,数据量大,对系统的资源要求也相应较高,以及需要及时进行补充的链路旁路采集施工,维护工作量非常大;况且,现有电话监控平台难以实现对平台安全性和平台用户信任度的结合分析,难以及时且针对性的进行平台改善,不利于保证平台的使用性能;

2、针对上述的技术缺陷,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移动用户可疑电话的智能监控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通过对链路进行旁路采集的方式以实现呼叫事件监测,需要监测的链路较多,工程实施复杂,工程工作量非常大,实施成本高,数据量大,对系统的资源要求较高,并需要及时进行补充的链路旁路采集施工,维护工作量非常大,且难以实现对平台安全性和平台用户信任度的结合分析,难以及时且针对性进行平台改善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移动用户可疑电话的智能监控系统,包括可疑电话监控提醒平台,可疑电话监控提醒平台包括可疑电话提醒业务签约模块、用户提醒策略生成模块、可疑号码库、用户呼叫行为监测模块、实时呼叫鉴权模块以及提醒信息推送模块;可疑电话提醒业务签约模块用于为可疑电话提醒业务分配相应的业务键,采集到用户的业务办理请求,在用户办理可疑电话提醒业务时为用户在hss进行业务键签约,在对应用户成功签约可疑电话提醒业务后将对应用户标记为签约用户,将签约用户经可疑电话监控提醒平台发送至用户提醒策略生成模块;

4、用户提醒策略生成模块用于基于可疑电话提醒策略模型并采集到对应签约用户的业务需求以生成对应签约用户的可疑电话提醒策略,并对签约用户的身份信息和对应可疑电话提醒策略进行存储,灵活适应不同客户的需要并快速能满足对应客户的业务需求;用户呼叫行为监测模块用于将对应签约用户进行通话监测,在对应签约用户发生通话呼叫时,s-cscf根据对应签约用户在hss的签约信息将呼叫路由到可疑电话监控提醒平台,可疑电话监控提醒平台基于对应签约用户的通话呼叫触发可疑电话提醒服务;

5、在触发可疑电话提醒服务时,实时呼叫鉴权模块基于对应签约用户的实时呼叫通话行为并结合可疑号码库以实时将对应签约用户所通话的号码进行鉴权,若确定通话对方的号码为可疑号码,则生成骚扰提醒信号并经可疑电话监控提醒平台将骚扰提醒信号发送至提醒信息推送模块;提醒信息推送模块接收到骚扰提醒信号后,基于对应签约用户的可疑电话提醒策略并生成相应的可疑提醒内容,向对应签约用户的手机推送弹屏闪信信息,以提醒对应签约用户提高警惕。

6、进一步的,用户提醒策略生成模块所基于的可疑电话提醒策略模型涉及触发方、接收方、触发场景和推送内容,其中,触发方包括单个号码、号码组以及呼叫类别,呼叫类别包括国际呼叫、ip电话和隐藏号码呼叫;接收方包括单个号码、号码组、区域用户和归属运营商,区域用户所涉及的地理位置包括省和市;触发场景包括接听可疑电话触发和拨打骚扰电话触发;推送内容包括固定内容和动态模板。

7、进一步的,可疑电话监控提醒平台还包括号码库分析更新模块,号码库分析更新模块用于定义可疑号码分析模型,并进行可疑号码分析模型的训练升级,以及采集到离线通话记录清单并结合可疑号码分析模型进行可疑号码分析,通过分析捕捉到可疑号码,将捕捉的可疑号码信息经可疑电话监控提醒平台发送至可疑号码库进行存储。

8、进一步的,可疑电话监控提醒平台还包括用户监管分析模块,用户监管分析模块用于设定监管周期,采集到对应签约用户在监管周期内进行可疑电话的通话呼叫频次并标记为骚扰频率,以及采集到相邻两次通话呼叫的时间间隔并标记为间隔时长,将所有间隔时长进行求和计算并取均值得到骚扰间时值;

9、将骚扰频率和骚扰间时值与预设骚扰频率阈值和预设骚扰间时阈值分别进行数值比较,若骚扰频率超过预设骚扰频率阈值或骚扰间时值超过预设骚扰间时阈值,则生成对应签约用户的可疑预警信号,将可疑预警信号以及相关通话呼叫信息发送至对应签约用户的手机,对应签约用户接收到可疑预警信号后应当提高警惕性,以及根据需要进行源头调查。

10、进一步的,在生成对应签约用户的可疑预警信号后,采集到监管周期内每次进行骚扰电话的通话呼叫所涉及的地区位置,通过统计以得到对应地区的通话呼叫次数并标记为对应地区的地区通频值,将地区通频值与预设地区通频阈值进行数值比较,若地区通频值超过预设地区通频阈值,则将对应地区标记为可疑源头区,将所有可疑源头区发送至对应签约用户的手机,以提醒对应签约用户后续谨慎进行对应地区的通话。

11、进一步的,可疑电话监控提醒平台与平台管控端通信连接,可疑电话监控提醒平台还包括平台安全性监管分析模块和平台信任度监管分析模块,平台安全性监管分析模块将可疑电话监控提醒平台进行平台安全性监管分析,通过分析生成平台安全性预警信号或平台安全性合格信号,将平台安全性预警信号或平台安全性合格信号经可疑电话监控提醒平台发送至平台管控端,平台管控端接收到平台安全性预警信号后及时进行原因调查并加强平台安全监管措施;平台信任度监管分析模块用于将可疑电话监控提醒平台进行信任度分析,通过分析生成信任度合格信号或信任度预警信号,将信任度合格信号或信任度预警信号经可疑电话监控提醒平台发送至平台管控端,平台管控端接收到信任度预警信号后及时进行平台防范功能升级以保障防范可疑效果。

12、进一步的,平台安全性监管分析的具体分析过程包括:

13、采集到单位时间内可疑电话监控提醒平台的网络漏洞增长率和网络病毒增长率,将网络漏洞增长率和网络病毒增长率与预设网络漏洞增长率阈值和预设网络病毒增长率阈值分别进行数值比较,若网络漏洞增长率和网络病毒增长率中存在至少一项超过对应预设阈值,则生成平台安全性预警信号;若网络漏洞增长率和网络病毒增长率均未超过对应预设阈值,则采集到单位时间内可疑电话监控提醒平台的漏洞修复率和病毒查杀率,将漏洞修复率和病毒查杀率与预设漏洞修复率阈值和预设病毒查杀率阈值分别进行数值比较,若漏洞修复率和病毒查杀率中存在至少一项超过对应预设阈值,则生成平台安全性预警信号。

14、进一步的,若漏洞修复率和病毒查杀率均未超过对应预设阈值,则采集到单位时间内可疑电话监控提醒平台的崩溃次数和网络攻击防御参数,将崩溃次数和网络攻击防御参数与预设崩溃次数阈值和预设网络攻击防御参数阈值分别进行数值比较,若崩溃次数超过预设崩溃次数阈值或网络攻击防御参数未超过预设网络攻击防御参数阈值,则生成平台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移动用户可疑电话的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疑电话监控提醒平台,可疑电话监控提醒平台包括可疑电话提醒业务签约模块、用户提醒策略生成模块、可疑号码库、用户呼叫行为监测模块、实时呼叫鉴权模块以及提醒信息推送模块;可疑电话提醒业务签约模块用于为可疑电话提醒业务分配相应的业务键,采集到用户的业务办理请求,在用户办理可疑电话提醒业务时为用户在HSS进行业务键签约,在对应用户成功签约可疑电话提醒业务后将对应用户标记为签约用户,将签约用户经可疑电话监控提醒平台发送至用户提醒策略生成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移动用户可疑电话的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用户提醒策略生成模块所基于的可疑电话提醒策略模型涉及触发方、接收方、触发场景和推送内容,其中,触发方包括单个号码、号码组以及呼叫类别,呼叫类别包括国际呼叫、IP电话和隐藏号码呼叫;接收方包括单个号码、号码组、区域用户和归属运营商,区域用户所涉及的地理位置包括省和市;触发场景包括接听可疑电话触发和拨打骚扰电话触发;推送内容包括固定内容和动态模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移动用户可疑电话的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可疑电话监控提醒平台还包括号码库分析更新模块,号码库分析更新模块用于定义可疑号码分析模型,并进行可疑号码分析模型的训练升级,以及采集到离线通话记录清单并结合可疑号码分析模型进行可疑号码分析,通过分析捕捉到可疑号码,将捕捉的可疑号码信息经可疑电话监控提醒平台发送至可疑号码库进行存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移动用户可疑电话的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可疑电话监控提醒平台还包括用户监管分析模块,用户监管分析模块用于设定监管周期,采集到对应签约用户在监管周期内进行可疑电话的通话呼叫频次并标记为骚扰频率,以及采集到相邻两次通话呼叫的时间间隔并标记为间隔时长,将所有间隔时长进行求和计算并取均值得到骚扰间时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移动用户可疑电话的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生成对应签约用户的可疑预警信号后,采集到监管周期内每次进行骚扰电话的通话呼叫所涉及的地区位置,通过统计以得到对应地区的通话呼叫次数并标记为对应地区的地区通频值,将地区通频值与预设地区通频阈值进行数值比较,若地区通频值超过预设地区通频阈值,则将对应地区标记为可疑源头区,将所有可疑源头区发送至对应签约用户的手机,以提醒对应签约用户后续谨慎进行对应地区的通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移动用户可疑电话的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可疑电话监控提醒平台与平台管控端通信连接,可疑电话监控提醒平台还包括平台安全性监管分析模块和平台信任度监管分析模块,平台安全性监管分析模块将可疑电话监控提醒平台进行平台安全性监管分析,通过分析生成平台安全性预警信号或平台安全性合格信号,将平台安全性预警信号或平台安全性合格信号经可疑电话监控提醒平台发送至平台管控端,平台管控端接收到平台安全性预警信号后及时进行原因调查并加强平台安全监管措施;平台信任度监管分析模块用于将可疑电话监控提醒平台进行信任度分析,通过分析生成信任度合格信号或信任度预警信号,将信任度合格信号或信任度预警信号经可疑电话监控提醒平台发送至平台管控端,平台管控端接收到信任度预警信号后及时进行平台防范功能升级以保障防范可疑效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移动用户可疑电话的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平台安全性监管分析的具体分析过程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移动用户可疑电话的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若漏洞修复率和病毒查杀率均未超过对应预设阈值,则采集到单位时间内可疑电话监控提醒平台的崩溃次数和网络攻击防御参数,将崩溃次数和网络攻击防御参数与预设崩溃次数阈值和预设网络攻击防御参数阈值分别进行数值比较,若崩溃次数超过预设崩溃次数阈值或网络攻击防御参数未超过预设网络攻击防御参数阈值,则生成平台安全性预警信号,否则生成平台安全性合格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移动用户可疑电话的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信任度分析的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移动用户可疑电话的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疑电话监控提醒平台,可疑电话监控提醒平台包括可疑电话提醒业务签约模块、用户提醒策略生成模块、可疑号码库、用户呼叫行为监测模块、实时呼叫鉴权模块以及提醒信息推送模块;可疑电话提醒业务签约模块用于为可疑电话提醒业务分配相应的业务键,采集到用户的业务办理请求,在用户办理可疑电话提醒业务时为用户在hss进行业务键签约,在对应用户成功签约可疑电话提醒业务后将对应用户标记为签约用户,将签约用户经可疑电话监控提醒平台发送至用户提醒策略生成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移动用户可疑电话的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用户提醒策略生成模块所基于的可疑电话提醒策略模型涉及触发方、接收方、触发场景和推送内容,其中,触发方包括单个号码、号码组以及呼叫类别,呼叫类别包括国际呼叫、ip电话和隐藏号码呼叫;接收方包括单个号码、号码组、区域用户和归属运营商,区域用户所涉及的地理位置包括省和市;触发场景包括接听可疑电话触发和拨打骚扰电话触发;推送内容包括固定内容和动态模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移动用户可疑电话的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可疑电话监控提醒平台还包括号码库分析更新模块,号码库分析更新模块用于定义可疑号码分析模型,并进行可疑号码分析模型的训练升级,以及采集到离线通话记录清单并结合可疑号码分析模型进行可疑号码分析,通过分析捕捉到可疑号码,将捕捉的可疑号码信息经可疑电话监控提醒平台发送至可疑号码库进行存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移动用户可疑电话的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可疑电话监控提醒平台还包括用户监管分析模块,用户监管分析模块用于设定监管周期,采集到对应签约用户在监管周期内进行可疑电话的通话呼叫频次并标记为骚扰频率,以及采集到相邻两次通话呼叫的时间间隔并标记为间隔时长,将所有间隔时长进行求和计算并取均值得到骚扰间时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移动用户可疑电话的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生成对应签约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洁静容健美杨静姚宣明程浩源詹宗校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新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