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域垃圾自动循环吸收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
,具体为一种水域垃圾自动循环吸收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江河、湖泊的水域里经常会有水面垃圾存在,这不仅会影响水域环境的整洁美观,而且对水面生态环境带来污染;目前,水域中的漂浮垃圾多以人工打捞收集的方式进行清理,其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下,而且作业质量较差,尤其对面积较大的湖泊与河流,传统的水面垃圾清理方式已不适应水域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
[0003]最近市面上也有一些水域垃圾自动收集器,其原理为呼吸式的将水吸入腔体内,利用垃圾的重力,垃圾沉积在腔体的底部,水被挤出腔体,但是由于水流的不确定流向,吸入腔体的水会向下挤压腔体底部的垃圾,使垃圾从下往上浮动,并漂出腔体,垃圾收集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域垃圾自动循环吸收设备,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域垃圾自动循环吸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1)、气囊(2)、若干吸收箱(3)、往复式抽放机构,所述载体(1)设置在气囊(2)上,所述往复式抽放机构设置在载体(1)的中心处,所述载体(1)的内部设有垃圾存储腔(10),若干所述吸收箱(3)设置在载体(1)上且绕其中心环形分布,所述吸收箱(3)的内腔围直角形腔体,所述直角形腔体分为横水腔(31)和竖水腔(32),所述横水腔(31)临近竖水腔(32)的端部为进水口(33),另一端连接往复式抽放机构,所述往复式抽放机构用于为腔体内提供抽水和放水动力,所述横水腔(31)和竖水腔(32)通过连通口(36)衔接,所述竖水腔(32)的底部连通垃圾存储腔(10),所述连通口(36)的两侧分别铰接有网状可覆盖连通口(36)的上浆板(8)和下桨板(9);常态下,所述上桨板(8)向上倾斜,所述下桨板(9)向下倾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域垃圾自动循环吸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水腔(31)内远离进水口(33)一端的上角和下角分别为弧形的弧形导向壁一(34)和弧形导向壁二(3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域垃圾自动循环吸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浆板(8)和下桨板(9)均通过弹簧铰链与连通口(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桂霞,周灿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