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左连接梁支架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零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载重汽车上的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载重汽车上的左连接梁支架。
技术介绍
[0002]载重汽车的底盘在进行组装时,必须安装用于连接水箱、驾驶室、散热器、防撞梁、防撞雷达、驾驶室悬置气囊和上车踏板的支架或连接件,由于这几种部件原为分别单独加工,首先需要进行各个零件毛坯的造型浇铸,然后分别进行切削加工,生产效率低,且在机械切削过程中,需要单个确定加工基准,势必形成多种累计误差,极易导致最终装配时的失准偏位以及大量加工工时的浪费。因此,亟需一种全新的技术方案来消除现有技术上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左连接梁支架,结构合理,集多种支撑结构于一体,质量轻,符合现有载重汽车的需求。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左连接梁支架,包括基座,基座的一端布置有水箱连接部,水箱连接部上设有多个第一基台,第一基台高于基座布置,相邻的第一基台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段相连,每个第一基台上均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左连接梁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的一端布置有水箱连接部(2),所述水箱连接部(2)上设有多个第一基台(21),相邻的第一基台(21)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段(22)相连,每个第一基台(21)上均开有通孔,多个第一连接段(22)首尾相连形成第一减重通孔(23);所述基座(1)上还布置有驾驶室连接部(3),所述驾驶室连接部(3)布置在基座(1)的上部,所述驾驶室连接部(3)上设有多个第二基台(31),相邻的第二基台(31)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段(32)相连,每个第二基台(31)上均开有通孔,多个第二连接段(32)收尾相连形成第二减重通孔(33);所述基座(1)上还布置有散热器连接部(4),所述散热器连接部(4)布置在基座(1)的上部,所述驾驶室连接部(3)置于散热器连接部(4)与水箱连接部(2)之间,所述散热器连接部(4)上设有多个第三基台(41),相邻的第三基台(41)之间通过第三连接段(42)相连,每个第三基台(41)上均开有通孔,所述散热器连接部(4)上开有第三减重通孔(43);所述基座(1)上还布置有防撞梁连接部(5),所述防撞梁连接部(5)上布置在基座(1)的上部,所述散热器连接部(4)置于驾驶室连接部(3)与防撞梁连接部(5)之间,所述防撞梁连接部(5)上设有多个第四基台(51),相邻的第四基台(51)之间通过第四连接段(52)相连,每个第四基台(51)上均开有通孔,所述防撞梁连接部(5)上开有第四减重通孔(5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杰,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市三高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