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车的浮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73611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26
海上风车的浮体具备1根第一柱、2根第二柱、对第一柱与各个第二柱进行连接的2根下机体及对2根下机体之间进行连接的梁部件,梁部件设置在各个下机体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高度范围内。高度范围内。高度范围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海上风车的浮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上风车的浮体。
[0002]本申请基于2020年6月30日在日本国特许厅申请的特愿2020

113070号主张优先权,在此援引其内容。

技术介绍

[0003]海上风车包含风力发电装置和将该风力发电装置支撑在海上的浮体。作为这样的浮体的一例,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浮体,该浮体具备3个柱和连接该3个柱之间的2个中空状的下机体,2个下机体由梁部件连接。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2013/084856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7]梁部件通过连接2根下机体之间,而作为降低向浮体的预定部分(2根下机体相互连接的下机体基部)的应力集中的加强部件发挥功能。但是,若在浮体上设置梁部件,则梁部件受到潮流或海流的影响,产生在水平方向作用的阻力。从减轻作用于浮体的潮流载荷的观点出发,优选在该梁部件产生的阻力尽可能小。
[0008]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的课题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海上风车的浮体,具备:1根第一柱;2根第二柱;2根下机体,对所述第一柱与各个所述第二柱进行连接;及梁部件,对所述2根下机体之间进行连接,所述梁部件设置在各个所述下机体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高度范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车的浮体,其中,所述梁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在与该梁部件的延伸方向正交的剖视下所述梁部件的宽度大于所述梁部件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海上风车的浮体,其中,关于所述梁部件,在与该梁部件的延伸方向正交的剖视下,所述梁部件的外周缘具有矩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上风车的浮体,其中,关于所述梁部件,在与该梁部件的延伸方向正交的剖视下,所述梁部件的角部被倒角。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海上风车的浮体,其中,关于所述梁部件,所述梁部件的上表面位于所述下机体的所述上表面的高度。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海上风车的浮体,其中,关于所述梁部件,所述梁部件的下表面位于所述下机体的所述下表面的高度。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海上风车的浮体,其中,关于所述梁部件,所述梁部件的下表面位于比所述下机体的所述下表面靠上方的位置,且所述梁部件的上表面位于比所述下机体的所述上表面靠下方的位置。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海上风车的浮体,其中,1根所述第一柱及2根所述第二柱中的一方是搭载风力发电装置的主柱,1根所述第一柱及2根所述第二柱中的另一方是未搭载风力发电装置的副柱,所述梁部件与各个所述下机体的连接部位于比各个所述下机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中点靠所述副柱侧的位置。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海上风车的浮体,其中,所述海上风车的浮体还具备板部件,所述板部件具有板形状,所述板部件以在所述板部件与所述梁部件的侧面之间形成有间隙的方式配置。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海上风车的浮体,其中,关于所述板部件,所述板部件的下表面位于所述梁部件的下表面的高度。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海上风车的浮体,其中,所述下机体在与该下机体的延伸方向正交的剖视下,所述下机体的角部被倒角。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海上风车的浮体,其中,1根所述第一柱及2根所述第二柱分别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太田真刈込界小松正夫寺田伸武田信玄真锅宜行中山伸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造船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