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道堵塞物的抽吸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6939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20
一种呼吸道堵塞物的抽吸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抽吸装置包括负压生成器、连接件和面罩;该负压生成器包括壳体和活塞杆,该壳体内部具有空腔,该壳体的上端设有与该空腔连通的让位孔、下端设有与该空腔连通的敞开口,该活塞杆包括推拉杆和套固于该推拉杆的活塞,该推拉杆的上端自该让位孔穿出,该活塞通过密封环与该壳体的内侧面可移动的密封连接;该面罩的上侧设有贯通的第一连接筒、下侧具有用于与面部贴合的柔性环形垫;该连接件的上侧与该敞开口密封连接、下侧与该第一连接筒密封连接。使用该抽吸装置可在无需向窒息患者的呼吸道内插入弹性喉管的情况下,以更加简单省力的方式对窒息患者进行有效的辅助救援。息患者进行有效的辅助救援。息患者进行有效的辅助救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道堵塞物的抽吸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呼吸道堵塞物的抽吸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异物气道阻塞(FBAO)是一种罕见的但可以治疗的意外死亡原因。呼吸道堵塞物造成的窒息是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若4

6分钟内不施予急救,常会造成呼吸停止而致命;就算救回了性命,也常会因缺氧时间过久,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所以在抢救时,必须要争分夺秒地去除各种原因造成的呼吸道阻塞,使气道畅通,保证伤员能够及时、安全的后送,为伤员的下一步治疗提供机会。由于窒息患者最初是有意识的并且反应灵敏,因此常常有机会尽早采取挽救生命的干预措施。目前最为广泛使用的方法为“海姆利克氏”腹部冲击法,但此方法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正确使用此方法。另外,“海姆利克氏”腹部冲击法可能造成严重的附带后果,如腹部或胸腔内脏的破裂、撕裂及出血、肋骨骨折等。
[0003]为此,业内设计了一些适用于普通大众使用和实施的吸出阻塞呼吸道异物的装置和方法。申请号为US20200306420A1的美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抽吸装置,虽然,这类装置可以帮助普通大众对呼吸道阻塞窒息患者进行快速施救,但是,其仍然存在如下缺点:
[0004]1)这类装置带有一个弹性喉管,弹性喉管的硬度较高且尺寸长,用户看见后容易心生恐惧。最主要的是,在实际窒息操作过程中,装置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具体的,在将弹性喉管插入到呼吸道的过程中,极易因慌乱而导致弹性喉管划伤口咽或是推入阻塞异物。另外,还有可能因为弹性喉管的存在使面罩与脸部不能完全贴合,无法形成类真空环境,影响使用效果。
[0005]2)这类装置使用时需要手动反复抽拉才能在装置内形成足够大的负压,这就要求施救者手臂维持较高频率的机械摆动。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当中,由于摩擦力、施救者体力等因素,施救者对装置的抽拉频率极有可能不足以使得装置内不能形成足够大的负压,以至于施救失败。
[0006]3)这类装置还配备有用来收集被抽出的异物的物料收集容器,物料收集容器需要连接到单向鸭嘴阀中,而单向鸭嘴阀不仅要承担出气的功能还需要供吸入的粘液等杂质流出,但由于单向鸭嘴阀的出气端的开口较小,极有可能被异物堵塞,影响装置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更简单省力、抽吸力度大的呼吸道堵塞物的抽吸装置。在无法有效实施“海姆利克氏”抢救方式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所述抽吸装置对呼吸道梗塞窒息的患者实施快速有效的辅助救援。
[0008]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如上所述抽吸装置的使用方法。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呼吸道堵塞物的抽吸装置,所述抽吸装置包括负压生成器和面罩,所述面罩通过连接件与所述负压生成器连通;所
述负压生成器包括壳体和活动插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活塞杆,所述壳体内部具有轴向贯通的空腔,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让位孔、下端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敞开口,所述活塞杆包括推拉杆和套固于所述推拉杆的活塞,所述推拉杆的上端自所述让位孔穿出,所述活塞的外侧面与所述壳体的内侧面可移动的密封连接;所述面罩的上侧设有贯通的第一连接筒、下侧具有用于与面部贴合的柔性环形垫;所述连接件的上侧与所述敞开口密封连接、下侧与所述第一连接筒密封连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抽吸装置,可先将活塞杆推压至最底端,再将面罩的柔性环形垫包围窒息患者的嘴巴并与面部紧密贴合,然后一只手扶住面罩以使面罩与面部之间保持密封,另一只手快速向上抽拉活塞杆,以使所述壳体的空腔内形成强大的真空吸力,接着原来扶住面罩的手快速拉起整个抽吸装置让内部的真空吸力释放,待面罩完全离开面部后,再次将活塞杆推压至最底端,排出壳体内的空气和异物;重复上述的操作步骤即可快速的抽出窒息患者的呼吸道内的堵塞物。从而,在无需向窒息患者的呼吸道内插入弹性喉管的情况下,以更加简单省力的方式对窒息患者进行有效的辅助救援。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呼吸道堵塞物的抽吸装置中,所述连接件的包括基盘,所述基盘的上侧设有中空的上连接筒,所述上连接筒插入所述敞开口内,所述上连接筒的外侧与所述敞开口的内侧密封连接。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呼吸道堵塞物的抽吸装置中,所述连接件包括基盘,所述基盘的下侧设有中空的下连接筒,所述第一连接筒插入所述下连接筒内,所述第一连接筒的外侧与所述下连接筒的内侧密封连接。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呼吸道堵塞物的抽吸装置中,所述基盘上设有贯通的通气孔。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呼吸道堵塞物的抽吸装置中,所述连接件的包括基盘;所述基盘的上侧设有中空的上连接筒,所述上连接筒插入所述敞开口内,所述上连接筒的外侧与所述敞开口的内侧密封连接;所述基盘的下侧设有中空的下连接筒,所述第一连接筒插入所述下连接筒内,所述第一连接筒的外侧与所述下连接筒的内侧密封连接;所述下连接筒的中轴线与所述上连接筒的中轴线形成一定夹角。如此,在使用所述抽吸装置的过程中,不需要竖直的向上抽拉所述活塞杆,而是斜向上抽拉所述活塞杆,这样更有利于对身高较低的施救者用力。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呼吸道堵塞物的抽吸装置中,所述面罩由且仅由中空的罩体、所述第一连接筒和所述柔性环形垫构成;所述罩体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筒的下端,所述柔性环形垫设置于所述罩体的下侧边缘。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呼吸道堵塞物的抽吸装置中,所述罩体呈半球状,所述罩体的下侧边缘呈圆形,所述柔性环形垫呈圆形。呈半球状的罩体适用于动物的脸型,从而所述抽吸装置可用于对呼吸道堵塞物导致窒息的动物(猫咪或者狗)施救。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呼吸道堵塞物的抽吸装置中,所述抽吸装置还包括气压传感器和与所述气压传感器电性连接的显示器,所述显示器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气压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连接件内。所述气压传感器可以对所述抽吸装置内的负压进行测量,所述显示器将测量结果显示出来,如此,施救者可以根据所述显示器显示的数值来控制抽拉的力道,以针对不同情况的窒息患者。
[0018]为解决上述另一技术问题,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使用方法,其包括
如下步骤:
[0019]步骤S1,将活塞杆推压至最底端;
[0020]步骤S2,将面罩的柔性环形垫包围窒息患者的嘴巴并与面部紧密贴合;
[0021]步骤S3,然后一只手扶住面罩以使面罩与面部之间保持密封,另一只手快速向上抽拉活塞杆,以使所述壳体的空腔内形成真空吸力;
[0022]步骤S4,原来扶住面罩的手快速拉起整个抽吸装置让内部的真空吸力释放;
[0023]步骤S5,面罩完全离开面部后,再次将活塞杆推压至最底端,排出壳体内的空气和异物;
[0024]重复上述步骤S2至步骤S5,直到抽出窒息患者的呼吸道内的堵塞物。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使用方法中,在所述步骤S2中,将面罩的柔性环形垫包围窒息患者的嘴巴和鼻子并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道堵塞物的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装置包括负压生成器(5)和面罩(1),所述面罩(1)通过连接件(2)与所述负压生成器(5)连通;所述负压生成器(5)包括壳体(3)和活动插设于所述壳体(3)内的活塞杆(4),所述壳体(3)内部具有轴向贯通的空腔,所述壳体(3)的上端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让位孔(32)、下端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敞开口(31),所述活塞杆(4)包括推拉杆(42)和套固于所述推拉杆(42)的活塞(43),所述推拉杆(42)的上端自所述让位孔(32)穿出,所述活塞(43)的外侧面通过密封环与所述壳体(3)的内侧面可移动的密封连接;所述面罩(1)的上侧设有贯通的第一连接筒(12)、下侧具有用于与面部贴合的柔性环形垫(11);所述连接件(2)的上侧与所述敞开口(31)密封连接、下侧与所述第一连接筒(12)密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道堵塞物的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的包括基盘(24),所述基盘(24)的上侧设有中空的上连接筒(22),所述上连接筒(22)插入所述敞开口(31)内,所述上连接筒(22)的外侧与所述敞开口(31)的内侧密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道堵塞物的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的包括基盘(24),所述基盘(24)的下侧设有中空的下连接筒(21),所述第一连接筒(12)插入所述下连接筒(21)内,所述第一连接筒(12)的外侧与所述下连接筒(21)的内侧密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呼吸道堵塞物的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盘(24)上设有贯通的通气孔(2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道堵塞物的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的包括基盘(24);所述基盘(24)的上侧设有中空的上连接筒(22),所述上连接筒(22)插入所述敞开口(31)内,所述上连接筒(22)的外侧与所述敞开口(31)的内侧密封连接;所述基盘(24)的下侧设有中空的下连接筒(21),所述第一连接筒(12)插入所述下连接筒(21)内,所述第一连接筒(12)的外侧与所述下连接筒(21)的内侧密封连接;所述下连接筒(21)的中轴线与所述上连接筒(22)的中轴线形成一定夹角。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道堵塞物的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1)由且仅由中空的罩体(13)、所述第一连接筒(12)和所述柔性环形垫(11)构成;所述罩体(13)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筒(12)的下端,所述柔性环形垫(11)设置于所述罩体(13)的下侧边缘。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道堵塞物的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3)呈半球状,所述罩体(13)的下侧边缘呈圆形,所述柔性环形垫(11)呈圆形。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道堵塞物的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装置还包括气压传感器(26)和与所述气压传感器(26)电性连接的显示器(25),所述显示器(25)安装于所述壳体(3)的外侧,所述气压传感器(26)设置于所述连接件(2)内。9.一种如权利要求1

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抽吸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活塞杆(4)推压至最底端;步骤S2,将面罩(1)的柔性环形垫(11)包围窒息患者的嘴巴并与面部紧密贴合;步骤S3,然后一只手扶住面罩(1)以使面罩(1)与面部之间保持密封,另一只手快速向上抽拉活塞杆(4),以使所述壳体(3)的空腔内形成真空吸力;步骤S4,原来扶住面罩(1)的手快速拉起整个抽吸装置让内部的真空吸力释放;步骤S5,面罩(1)完全离开面部后,再次将活塞杆(4)推压至最底端,并排出壳体(3)内
的空气和异物;重复上述步骤S2至步骤S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礼桂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三一进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