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患者气道通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02172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患者气道通畅装置;包括储液罐、增压头、吸取头、吸取管和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上支撑块、下支撑块、连接板和调节构件,让患者咬住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通过调节构件调节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的间距,将吸取管穿过连接板上的穿插孔,连接板可以转动,吸取管的的位置可通过连接板调节,从而根据不同患者的口部大小进行口腔撑开调节,防止了患者无意识的闭口动作影响到医护人员工作,且不需要患者一直用力张嘴,使得在吸取堵塞物的同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适度。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患者气道通畅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患者气道通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气管、支气管异物是突发性气道阻塞的常见病因之一,异物或食物误吸入气管后,病人出现突发性痉挛性呛咳、阵咳、声音嘶哑、气急和咳痰等症状。严重的引起黏膜水肿、管腔狭窄、肺泡内气体不能排出以及继发肺气肿等。
[0003]现有的CN215194666U一重症医学科呼吸支持用气道通畅器,需要将吸取罐插入到患者的气道中,通过吸取管将患者气道的堵塞物吸尘。
[0004]但在对患者气道堵塞物进行吸取时,需要患者长时间的保持口腔打开,长时间用力支撑口腔打开,患者会产生疲惫感,会不自觉的闭口,而闭口会挤压吸取管影响医生的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患者气道通畅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在对患者气道堵塞物进行吸取时,需要患者长时间的保持口腔打开,长时间用力支撑口腔打开,患者会产生疲惫感,会不自觉的闭口,而闭口会挤压吸取管影响医生的工作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一种患者气道通畅装置,包括储液罐、增压头、吸取头、吸取管和支撑组件;
[0007]所述增压头与所述储液罐连接,并位于所述储液罐的一侧,所述吸取头与所述储液罐连接,并位于所述储液罐远离所述增压头的一侧;所述吸取管与所述吸取头连接;
[0008]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上支撑块、下支撑块、连接板和调节构件,所述上支撑块与所述下支撑块通过所述调节构件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下支撑块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下支撑块远离所述上支撑块的一侧,所述连接板具有穿插孔。
[0009]其中,所述上支撑块具有上牙槽,所述上牙槽位于所述上支撑块远离所述下支撑块的一侧。
[0010]其中,所述下支撑块具有下牙槽,所述下牙槽位于所述下支撑块远离所述上支撑块的一侧。
[0011]其中,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照明灯,所述照明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下支撑块的一侧。
[0012]其中,所述调节构件包括调节螺栓和调节轮,所述调节螺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支撑块和所述下支撑块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轮与所述调节螺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调节螺栓的外侧。
[0013]其中,所述调节轮具有转动孔,所述转动孔位于所述调节轮远离所述调节螺栓的一侧。
[0014]本技术的患者气道通畅装置,所述储液罐的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所述增
压头和所述吸取头,所述吸取管与所述吸取头连接,患者气道的堵塞物被所述吸取管吸取到所述储液罐内,所述上支撑块和下支撑块之间通过所述调节构件连接,在所述下支撑块上安装有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有所述穿插孔,至此,让患者咬住所述上支撑板和所述下支撑板,通过所述调节构件调节所述上支撑板和所述下支撑板之间的间距,将所述吸取管穿过所述连接板上的所述穿插孔,所述连接板可以转动,所述吸取管的的位置可通过所述连接板调节,从而根据不同患者的口部大小进行口腔撑开调节,防止了患者无意识的闭口动作影响到医护人员工作,且不需要患者一直用力张嘴,使得在吸取堵塞物的同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本技术的患者气道通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的上支撑块和下支撑块的剖视图。
[0019]图中:1

储液罐、2

增压头、3

吸取头、4

吸取管、5

支撑组件、51

上支撑块、52

下支撑块、53

连接板、54

调节构件、55

穿插孔、56

上牙槽、57

下牙槽、58

照明灯、541

调节螺栓、542

调节轮、543

转动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2]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患者气道通畅装置,包括储液罐1、增压头2、吸取头3、吸取管4和支撑组件5;
[0023]所述增压头2与所述储液罐1连接,并位于所述储液罐1的一侧,所述吸取头3与所述储液罐1连接,并位于所述储液罐1远离所述增压头2的一侧;所述吸取管4与所述吸取头3连接;
[0024]所述支撑组件5包括上支撑块51、下支撑块52、连接板53和调节构件54,所述上支撑块51与所述下支撑块52通过所述调节构件54连接,所述连接板53与所述下支撑块52转动
连接,并位于所述下支撑块52远离所述上支撑块51的一侧,所述连接板53具有穿插孔55。
[0025]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液罐1的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所述增压头2和所述吸取头3,所述吸取管4与所述吸取头3连接,患者气道的堵塞物被所述吸取管4吸取到所述储液罐1内,所述上支撑块51和所述下支撑块52之间通过所述调节构件54连接,在所述下支撑块52上安装有所述连接板53,所述连接板53上有所述穿插孔55,至此,让患者咬住所述上支撑块51和所述下支撑块52,通过所述调节构件54调节所述上支撑块51和所述下支撑块52之间的间距,将所述吸取管4穿过所述连接板53上的所述穿插孔55,所述连接板53可以转动,所述吸取管4的的位置可通过所述连接板53调节,从而根据不同患者的口部大小进行口腔撑开调节,防止了患者无意识的闭口动作影响到医护人员工作,且不需要患者一直用力张嘴,使得在吸取堵塞物的同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0026]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所述上支撑块51具有上牙槽56,所述上牙槽56位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患者气道通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罐、增压头、吸取头、吸取管和支撑组件;所述增压头与所述储液罐连接,并位于所述储液罐的一侧,所述吸取头与所述储液罐连接,并位于所述储液罐远离所述增压头的一侧;所述吸取管与所述吸取头连接;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上支撑块、下支撑块、连接板和调节构件,所述上支撑块与所述下支撑块通过所述调节构件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下支撑块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下支撑块远离所述上支撑块的一侧,所述连接板具有穿插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患者气道通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块具有上牙槽,所述上牙槽位于所述上支撑块远离所述下支撑块的一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患者气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彬林爽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