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噪呼吸面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8530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5:04
一种低噪呼吸面罩,包括弹性衬垫、罩体和降噪组件,降噪组件包括通风口和消音件,该通风口开设于该罩体且与第三开口连通,该消音件连接于该罩体且覆盖该通风口,该消音件具有朝向外界环境的第一表面和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具有裸露于外界环境中的第一透气区,该第二表面具有裸露于该空腔中的第二透气区;该消音件还具有多个连通该第一透气区和该第二透气区的透气通道,从而允许该空腔内的气体自该消音件排出至外界环境,消音件所包含的多个透气通道可以起到分散气流的作用,使成股的气流分散成更少动荡的小气流,从而大幅减轻所述空腔内的气体通过所述消音件向外界环境排出时的声音,降噪作用显著。降噪作用显著。降噪作用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噪呼吸面罩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的医疗设备,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低噪呼吸面罩。

技术介绍

[0002]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疾病,以睡眠期间因咽腔狭窄导致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为特征。这种疾病会导致患者在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成人在7h的夜间睡眠时间内,至少有30次呼吸暂停,每次发作时口鼻气流停止至少10s以上;呼吸暂停时氧饱和度下降4%以上,或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大于每小时5次。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会导致慢性间歇低氧和睡眠片段化,伴发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等一系列生理改变,并且容易引起全身多系统损伤或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多器官、多系统的并发症。
[000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常通过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疗法来治疗,治疗方法是通过使用CPAP机器进行正压通气,将气体运输至患者的气道,引导患者正常呼吸。
[0004]在某种情况下,这套用于治疗的处理系统可能包括降噪排气装置,以允许二氧化碳的呼出。降噪排气装置可以允许呼出气体从面罩的内部流向面罩的外部,例如到环境中。一旦这套处理系统开始运行,就形成了一个相对密封的环境,患者吸气、呼气全在这个小空间里完成。如果这个系统没有降噪排气装置,或者降噪排气装置设计的不够合理,很容易再次吸入二氧化碳,甚至导致或加重二氧化碳滞留在这个环境中,这对身体健康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并且在发生类似停电等突发情况时,患者可以通过降噪排气装置进行换气呼吸,以免造成窒息。因此降噪排气装置在整套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疗法装置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结构。
[0005]对于患者或患者的床伴来说,因排气产生的噪音是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过大的噪音会导致患者难以入睡。现在常见的面罩上的降噪排气装置是直接在面罩上开孔,呼出的气体直接从孔中排出,这样的气流比较集中,容易产生噪音;并且如果开孔设计不当,气体流经孔洞时,可能会发出口哨声,容易影响睡眠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噪呼吸面罩,其可以分散气流,减轻气流排出时的声音,提高用户睡眠质量,赋予用户更好的体验,有助于提高治疗过程中的用户友好性,还能避免了因需要频繁更换而造成资源的浪费。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低噪呼吸面罩,包括:弹性衬垫,具有用于接触人体面部的贴合侧和与所述贴合侧相对的第一连接侧;所述贴合侧设有可供人体嘴部和鼻部穿过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连接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开口相通的第二开口;罩体,具有相对的第二连接侧和第三连接侧,所述第二连接侧设有与所述第二开口匹配的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侧设有用于接收加压气体的第四开口;所述罩体还具有连通于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第四开口之间的空腔;
降噪组件,包括通风口和消音件,所述通风口开设于所述罩体且与所述第三开口连通,所述消音件连接于所述罩体且覆盖所述通风口,所述消音件具有朝向外界环境的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具有裸露于外界环境中的第一透气区,所述第二表面具有裸露于所述空腔中的第二透气区;所述消音件还具有多个连通所述第一透气区和所述第二透气区的透气通道,从而允许所述空腔内的气体自所述消音件排出至外界环境。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低噪呼吸面罩,低噪呼吸面罩至少设置一个降噪组件以替代现有技术中直接在面罩上开孔的形式,降噪组件设置在罩体的不用于与人体面部直接接触的壁面上,最关键的是,降噪组件包括通风口和消音件,通风口贯通罩体以使空腔与外界环境连通,其中,消音件连接于所述罩体且覆盖所述通风口,可以使用降噪材料制作而成,具体的,消音件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对应的是朝向外界环境的一面,第二表面对应的是面空腔(本领域可称之为增压室)和脸部的一面,同时,消音件还具有多个连通所述第一透气区和所述第二透气区的透气通道。可以理解的是,人体呼出产生的气体进入空腔后,在空腔中形成另外一条不同于加压气流的排气流动路径,呼出的气体被平稳地引导流至降噪组件,通过消音件的透气通道进入外界环境中,也即所述消音件允许所述空腔内的气体自所述消音件排出至外界环境。因此,当佩戴上所述低噪呼吸面罩时,人体呼出的气体,例如二氧化碳,可透过所述降噪组件从所述空腔(本领域可称之为增压室)的内部持续的排出至外界环境,其中,消音件所包含的多个透气通道可以起到分散气流的作用,使成股的气流分散成更少动荡的小气流,从而大幅减轻所述空腔内的气体通过所述消音件向外界环境排出时的声音,降噪作用显著。另外,由于人体呼出的气体可从空腔的内部持续流向外界环境,因此通过设置所述降噪组件能够减少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被再次吸入的概率,同时还能在使用中保持空腔中的治疗压力的大小。
[0009]本技术提供的上述低噪呼吸面罩中,所述第一透气区的表面积为所述罩体的外表面的表面积的0.45%至45%,其中,所述罩体的外表面裸露于外界环境中。如此,所述消音件有足够的区域可供空腔内的气体排出,确保空腔内的气体能够顺利的排出至外界环境。同时,又不会导致面罩整体的结构强度下降。
[0010]本技术提供的上述低噪呼吸面罩中,所述罩体具有厚度小于等于5mm的遮挡壁,所述通风口开设于所述遮挡壁;所述消音件的厚度小于等于15mm;所述消音件的重量小于等于7g;所述第一透气区的面积或所述第二透气区的面积在1

2000mm2之间。所述消音件为降噪棉或降噪网,所述降噪棉由聚酯、聚丙烯、聚乙烯、尼龙、维尼纶和天然织物中的一种材料制成;所述降噪网由聚氯乙烯、聚丙烯、聚四氟乙烯或尼龙中的一种材料制成。要知道,消音件的材料、厚度、密度等决定了它的降噪效果,但具体的需要根据加工、美观性和实际效果来共同决定,使用的消音件材料不宜过厚,其一是过厚会导致气体透过性降低,从而无法达到排气的效果,另外一个原因是过厚会影响面罩整体的外观和重量,所以降噪材料(即消音件)的厚度至多15mm,重量至多为7g,且第一透气区的面积或第二透气区的面积在1

2000mm2之间,其中,降噪材料的厚度指的是降噪材料第一表面到第二表面的垂直距离。如此设计,当呼出的气体被引导至降噪组件,呼出的气体穿过降噪组件进入外界环境时产生的噪音不超过30dB。
[0011]本技术提供的上述低噪呼吸面罩中,所述低噪呼吸面罩包括多个所述降噪组
件。如此可以增加排气通道,确保空腔内的气体顺利排出。
[0012]本技术提供的上述低噪呼吸面罩中,所述通风口的轮廓为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中的任意一种。应当理解的是,所述通风口也可以具有其他合适的形状以引导排出气体。
[0013]本技术提供的上述低噪呼吸面罩中,所述降噪组件还包括外壳,所述消音件附着于所述外壳的朝向所述空腔的一侧表面,所述外壳设有至少一个贯通的排气口,所述外壳可分离的连接于所述罩体。具体的,所述外壳与所述罩体之间通过粘合剂、卡扣(分别在外壳和罩体上设置卡扣结构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噪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衬垫(3),具有用于接触人体面部的贴合侧和与所述贴合侧相对的第一连接侧;所述贴合侧设有可供人体嘴部和鼻部穿过的第一开口(301),所述第一连接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开口(301)相通的第二开口(302);罩体(2),具有相对的第二连接侧和第三连接侧,所述第二连接侧设有与所述第二开口(302)匹配的第三开口(201),所述第三开口(201)与所述第二开口(302)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侧设有用于接收加压气体的第四开口(202);所述罩体(2)还具有连通于所述第三开口(201)与所述第四开口(202)之间的空腔(44);降噪组件(4),包括通风口(42)和消音件(41),所述通风口(42)开设于所述罩体(2)且与所述第三开口(201)连通,所述消音件(41)连接于所述罩体(2)且覆盖所述通风口(42),所述消音件(41)具有朝向外界环境(43)的第一表面(411)和与所述第一表面(411)相对的第二表面(412),所述第一表面(411)具有裸露于外界环境(43)中的第一透气区,所述第二表面(412)具有裸露于所述空腔(44)中的第二透气区;所述消音件(41)还具有多个连通所述第一透气区和所述第二透气区的透气通道,从而允许所述空腔(44)内的气体自所述消音件(41)排出至外界环境(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气区的表面积为所述罩体(2)的外表面的表面积的0.45%至45%,其中,所述罩体(2)的外表面裸露于外界环境(43)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2)具有厚度小于等于5mm的遮挡壁(203),所述通风口(42)开设于所述遮挡壁(20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件(41)的厚度小于等于15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气区的面积或所述第二透气区的面积在1

2000mm2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件(41)的重量小于等于7g。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噪呼吸面罩包括多个所述降噪组件(4)。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42)的轮廓为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中的任意一种。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组件(4)还包括外壳(45),所述消音件(41)附着于所述外壳(45)的朝向所述空腔(44)的一侧表面,所述外壳(45)设有至少一个贯通的排气口,所述外壳(45)可分离的连接于所述罩体(2)。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低噪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5)与所述罩体(2)之间通过粘合剂、卡扣、按扣、魔术贴、旋钮、磁吸件或夹子连接。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件(41)固定连接于所述罩体(2)。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低噪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件(41)与所述罩体(2)之间通过粘合剂、按扣、旋钮、夹子、超声波压合或热压方式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件(41)为降噪棉或降噪网。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低噪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棉由聚酯、聚丙烯、聚乙烯、尼龙、维尼纶和天然织物中的一种材料制成;所述降噪网由聚氯乙烯、聚丙烯、聚四氟乙烯或尼龙中的一种材料制成。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件(41)的第一表面(411)第一透气区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罩体(2)的内表面的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三一进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