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断电车内使用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6534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车载充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不断电车内使用充电器,包括壳体和固定设在壳体底部的柱体,所述壳体和柱体内均开设有腔体,且壳体内腔体左侧设有储能模块,所述柱体内腔体设有处理模块,且处理模块上的卡片贯穿柱体向外延伸,所述处理模块底部设有保险管,且保险管贯穿柱体底部向外延伸,所述壳体内右侧设有充电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充电模块能够实现正常充电,在车辆通电时,储能模块能够进行储能,当车辆断电,仍然有充电需求时,通过储能模块将电能供给给充电模块,实现充电,在车辆断电的情况下仍然能够进行充电,不需要车辆不点火通电进行充电,避免车辆蓄电池耗损。池耗损。池耗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断电车内使用充电器


[0001]本技术涉及车载充电
,具体为一种不断电车内使用充电器。

技术介绍

[0002]车载充电器是指常规通过汽车电瓶(轿车12V,卡车24V)供电的车载充电器,大量使用在各种便携式、手持式设备的锂电池充电领域,现有的车用充电器在使用时,需要车辆处于通电的状态,但是如果车辆不点火仅仅是通电时,长时间使用充电器进行充电则会持续消耗蓄电池电量,轻则缩短蓄电池寿命,严重则使蓄电池过度放电,导致车辆无法启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断电车内使用充电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长时间使用充电器进行充电则会持续消耗蓄电池电量,轻则缩短蓄电池寿命,严重则使蓄电池过度放电,导致车辆无法启动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不断电车内使用充电器,包括壳体和固定设在壳体底部的柱体,所述壳体和柱体内均开设有腔体,且壳体内腔体左侧设有储能模块,所述柱体内腔体设有处理模块,且处理模块上的卡片贯穿柱体向外延伸,所述处理模块底部设有保险管,且保险管贯穿柱体底部向外延伸,所述壳体内右侧设有充电模块,且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储能模块的输入端、充电模块输入端并联,所述储能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处理模块控制端与充电模块输入端连接。
[0005]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腔体中设有挡板,且挡板底部通过合页与壳体连接,所述挡板顶部为弧面,且挡板内纵向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中设有弹簧和导柱,且壳体顶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导柱的一端穿过活动槽插设在限位槽中,且导柱的另一端与弹簧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壳体顶部中间纵向开设有通槽,且通槽中设有防尘网,所述通槽与壳体内腔体连通。
[0007]优选的,所述壳体内中部横向开设有通孔,且通孔与壳体内腔体连通,所述通孔内设有风扇,且通孔的数量不少于一个。
[0008]优选的,所述充电模块包括充电插口和指示灯。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0]本技术通过充电模块能够实现正常充电,在车辆通电时,储能模块能够进行储能,当车辆断电,仍然有充电需求时,通过储能模块将电能供给给充电模块,实现充电,在车辆断电的情况下仍然能够进行充电,不需要车辆不点火通电进行充电,避免车辆蓄电池耗损。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壳体和柱体剖视图;
[0013]图3为本技术风扇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壳体;2、柱体;3、卡片;4、保险管;5、防尘网;6、风扇;7、导柱;8、充电模块;9、指示灯;10、挡板;11、处理模块;12、储能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7]实施例:
[0018]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不断电车内使用充电器,包括壳体1和固定设在壳体1底部的柱体2,所述壳体1和柱体2内均开设有腔体,且壳体1内腔体左侧设有储能模块12,在本实施例中储能模块12可以设置成具备储能、放电的电池,同时配备有电压转换器,相当于现有技术中的充电宝,所述柱体2内腔体设有处理模块11,在本实施例中,处理模块11选用了诚芯微芯片CX8830,能够实现精确恒压以及恒流的降压型DC

DC转换器;内置50mΩHigh

side PMOS以及30mΩLow

side NMOS,可支持3A持续输出电流输出电压可调,可提供短路保护(SCP)、过热保护(OTP)、过压保护(OVP)、欠压保护(UVLO)等多种保护功能,且处理模块11上的卡片3贯穿柱体2向外延伸,在柱体2插入点烟口中时,卡片3用于对柱体2进行限位,防止其在点烟口中移动,卡片3选用隔热系数高的金属制成,所述处理模块11底部设有保险管4,当电流超过过载保护电路可承受范围时,保险管4内的保险丝立即熔断,起到保护作用,且保险管4贯穿柱体2底部向外延伸,所述壳体1内右侧设有充电模块8,且处理模块11的输出端与储能模块12的输入端、充电模块8输入端并联,所述储能模块12的输出端通过处理模块11控制端与充电模块8输入端连接。
[0019]所述壳体1内腔体中设有挡板10,且挡板10底部通过合页与壳体1连接,所述挡板10顶部为弧面,且挡板10内纵向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中设有弹簧和导柱7,且壳体1顶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导柱7的一端穿过活动槽插设在限位槽中,且导柱7的另一端与弹簧连接,按压导柱7从限位槽中移出时,挡板10能够转动,方便将储能模块12取出。
[0020]所述壳体1顶部中间纵向开设有通槽,通槽利于散热,且通槽中设有防尘网5,防尘网5能够防止灰尘进入通槽中,所述通槽与壳体1内腔体连通,所述壳体1内中部横向开设有通孔,且通孔与壳体1内腔体连通,所述通孔内设有风扇6,风扇6用于加快壳体1内空气流通,起到了散热的作用,且通孔的数量不少于一个。
[0021]所述充电模块8包括充电插口和指示灯9。
[002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
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断电车内使用充电器,包括壳体(1)和固定设在壳体(1)底部的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和柱体(2)内均开设有腔体,且壳体(1)内腔体左侧设有储能模块(12),所述柱体(2)内腔体设有处理模块(11),且处理模块(11)上的卡片(3)贯穿柱体(2)向外延伸,所述处理模块(11)底部设有保险管(4),且保险管(4)贯穿柱体(2)底部向外延伸,所述壳体(1)内右侧设有充电模块(8),且处理模块(11)的输出端与储能模块(12)的输入端、充电模块(8)输入端并联,所述储能模块(12)的输出端通过处理模块(11)控制端与充电模块(8)输入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断电车内使用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腔体中设有挡板(10),且挡板(10)底部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日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茵莉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