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组件的尾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6133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缆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组件的尾部防护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具有一插入端、一对接端和容纳腔,插入端和对接端相对设置,插入端和对接端通过容纳腔相连通,外壳还设置有贯穿孔;弹性基座,可活动地设置于容纳腔内,弹性基座具有至少一个穿线孔;至少两个压紧件,设置于外壳的内壁与弹性基座之间;以及紧固件。一种电缆组件的尾部防护装置中,通过紧固件沿着外壳的径向朝向外壳内部运动挤压压紧件,使得弹性基座达到最大预设压缩量,实现对弹性基座进行轴向和径向的锁死,从而实现将贯穿穿线孔的电缆进行收紧、固定,实现电缆的轴向固定,因弹性基座可发生弹性形变的设置,电缆不会发生变形,实现对电缆的防护。护。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组件的尾部防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组件
,尤其涉及一种电缆组件的尾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集成化、模块化的快速发展,射频集成电缆组件的应用也越来与广泛,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射频集成电缆组件的防护也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车载、舰载平台领域,射频集成电缆组件在使用过程中会存在受力情况。
[0003]现有的尾端固定射频集成电缆组件的方式为线夹夹紧,但是在实际的装配过程中,因射频电缆为同轴电缆,经常出现电缆被压伤的情况,导致产品性能大打折扣,电缆报废率较高。
[0004]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电缆组件的尾部防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电缆组件的尾部防护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0007]一种电缆组件的尾部防护装置,包括:
[0008]外壳,所述外壳具有一插入端、一对接端和容纳腔,所述插入端和所述对接端相对设置,所述插入端和所述对接端通过所述容纳腔相连通,所述外壳还设置有贯穿孔;
[0009]弹性基座,可活动地设置于容纳腔内,所述弹性基座具有至少一个穿线孔;
[0010]至少两个压紧件,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壁与所述弹性基座之间;以及
[0011]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所述贯穿孔插入所述外壳并连接所述压紧件;
[0012]其中,所述弹性基座具有最大预设压缩量,至少两个所述压紧件之间具有间隔,当所述紧固件沿着所述外壳的径向朝向所述外壳内部运动并使得所述弹性基座达到最大预设压缩量的过程中,所述间隔逐渐缩小。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弹性基座达到最大预设压缩量时,相邻的两个所述压紧件之间相互抵接;
[0014]和/或,所述压紧件为弧形件,所述弹性基座达到最大预设压缩量时,所有压紧件围成一个椭圆;
[0015]和/或,所述压紧件为圆弧形件,所述弹性基座达到最大预设压缩量时,所有压紧件围成一个圆,每一个所述压紧件尺寸相同。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紧固件在沿着所述外壳的径向向所述外壳内部移动的方向上具有极限运动位置,当所述压紧件移动至所述极限运动位置时,所述弹性基座达到所述最大预设压缩量;
[0017]和/或,所述紧固件包括头部和尾部,所述头部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尾部的横截面积,且所述头部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贯穿孔的横截面积,当所述压紧件移动至所述极限运
动位置时,所述头部位于所述外壳的外部,所述尾部全部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
[0018]和/或,所述紧固件包括头部和尾部,所述尾部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贯穿孔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互匹配的内螺纹;
[0019]和/或,所述紧固件包括头部和尾部,所述头部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尾部的横截面积,且所述头部的横截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贯穿孔的横截面积,当所述压紧件移动至所述极限运动位置时,所述头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贯穿孔内,所述尾部全部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
[00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弹性基座的周向外壁上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压紧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二环形槽内;
[0021]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压紧件之间的间隔相等,所述压紧件和所述紧固件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00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外壳的部分内壁沿着径向内凹陷形成导向槽,所述压紧件的外壁上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至少部分位于导向槽内;和/或,所述凸块伸入所述导向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紧固件沿外壳可径向向内移动的距离。
[00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外壳的贯穿孔开设于所述导向槽的内壁上,所述紧固件从所述贯穿孔伸入所述外壳内连接所述凸块;和/或,所述紧固件与所述凸块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抵接、螺纹连接和卡接中的一种。
[002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穿线孔设置有多个,每一个所述穿线孔沿所述弹性基座轴向延伸,且所有穿线孔均匀分布在所述弹性基座上。
[002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外壳的对接端的内壁向内延伸形成托环。
[002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容纳腔位于插入端的一侧螺纹连接有集成连接器,所述外壳的侧壁上螺纹配合有对集成连接器固定的紧固螺钉,所述容纳腔内开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的内部设置有O型圈。
[002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环形槽的内径、所述容纳腔安装集成连接器处的内径、所述容纳腔安装弹性基座处的内径、所述O型圈的内径依次减小。
[002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9]一种电缆组件的尾部防护装置中,通过紧固件沿着外壳的径向朝向外壳内部运动挤压压紧件,使得弹性基座达到最大预设压缩量,实现对弹性基座进行轴向和径向的锁死,从而实现将贯穿穿线孔的电缆进行收紧、固定,实现电缆的轴向固定,因弹性基座可发生弹性形变的设置,电缆不会发生变形,实现对电缆的防护;
[0030]弹性基座中,多个穿线孔的设置,一方面对电缆束分线,另一方面保护电缆,同时在弹性基座收紧时固定电缆,另外还在弹性基座处于压缩收紧状态时,实现弹性基座与电缆之间、基座与外壳之间的防水防尘作用。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一种电缆组件的尾部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3]图3为图2中外壳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4为图2中外壳剖面示意图;
[0035]图5为图2中弹性基座与压紧件配合示意图;
[0036]图6为紧固件未拧紧前外壳内部结构状态示意图;
[0037]图7为紧固件拧紧后外壳内部结构状态示意图;
[0038]附图标记:外壳1、插入端101、对接端102、容纳腔103、贯穿孔104、导向槽105、托环106、第一环形槽107、弹性基座2、穿线孔201、第二环形槽202、压紧件3、凸块301、紧固件4、O型圈5、紧固螺钉6。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41]实施例1
[0042]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一种电缆组件的尾部防护装置,包括:
[0043]外壳1,外壳1具有一插入端101、一对接端102和容纳腔103,插入端101和对接端102相对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组件的尾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具有一插入端(101)、一对接端(102)和容纳腔(103),所述插入端(101)和所述对接端(102)相对设置,所述插入端(101)和所述对接端(102)通过所述容纳腔(103)相连通,所述外壳(1)还设置有贯穿孔(104);弹性基座(2),可活动地设置于容纳腔(103)内,所述弹性基座(2)具有至少一个穿线孔(201);至少两个压紧件(3),设置于所述外壳(1)的内壁与所述弹性基座(2)之间;以及紧固件(4),所述紧固件(4)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所述贯穿孔(104)插入所述外壳(1)并连接所述压紧件(3);其中,所述弹性基座(2)具有最大预设压缩量,至少两个所述压紧件(3)之间具有间隔,当所述紧固件(4)沿着所述外壳(1)的径向朝向所述外壳(1)内部运动并使得所述弹性基座(2)达到最大预设压缩量的过程中,所述间隔逐渐缩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组件的尾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基座(2)达到最大预设压缩量时,相邻的两个所述压紧件(3)之间相互抵接;和/或,所述压紧件(3)为弧形件,所述弹性基座(2)达到最大预设压缩量时,所有压紧件(3)围成一个椭圆;和/或,所述压紧件(3)为圆弧形件,所述弹性基座(2)达到最大预设压缩量时,所有压紧件(3)围成一个圆,每一个所述压紧件(3)尺寸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组件的尾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4)在沿着所述外壳(1)的径向向所述外壳(1)内部移动的方向上具有极限运动位置,当所述压紧件(3)移动至所述极限运动位置时,所述弹性基座(2)达到所述最大预设压缩量;和/或,所述紧固件(4)包括头部和尾部,所述头部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尾部的横截面积,且所述头部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贯穿孔(104)的横截面积,当所述压紧件(3)移动至所述极限运动位置时,所述头部位于所述外壳(1)的外部,所述尾部全部位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和/或,所述紧固件(4)包括头部和尾部,所述尾部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贯穿孔(104)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互匹配的内螺纹;和/或,所述紧固件(4)包括头部和尾部,所述头部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尾部的横截面积,且所述头部的横截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贯穿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理戴晓航陆文举曹博君顾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旃航天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