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致变色车载智能玻璃控制方法、系统及智能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16061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致变色车载智能玻璃控制方法、系统及智能汽车,预先测出器件在不同温度下的开启电压以及不同温度下不同状态的维持脉冲电压,随后根据所测得数据进行编辑,完成温度传感器、处理器与供电模块的联动,使得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外界温度自动调节器件开启电压,延长器件使用寿命。延长器件使用寿命。延长器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致变色车载智能玻璃控制方法、系统及智能汽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化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致变色车载智能玻璃控制方法、系统及智能汽车。

技术介绍

[0002]智能化、低碳化、技术自主可控是我国未来汽车产业研发的三条主线,类比手机从功能机到智能机的变革,智能汽车也将由出行工具向“第三生活空间”延伸,人们使用汽车的场景将极大丰富。但汽车作为高耗能消费品,需亟待解决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和人们在车内的舒适性的矛盾问题。
[0003]电致变色智能玻璃在电场作用下具有光吸收透过的可调节性,可选择性地吸收或反射外界的热辐射和内部的热的扩散,减少车主在夏季保持凉爽和冬季保持温暖而必须消耗的大量能源。同时起到改善自然光照程度、防窥的目的。用电致变色材料制备的智能天窗,可以通过电子感应系统,根据外来光的强度调节反射光的强度,以较低的电压(2

5V)和和较低的功率调节汽车、飞机内部的光线强度,使旅途更加舒适。目前,电致变色调光玻璃已经在一些高档轿车和飞机上得到应用,但是传统电致变色将玻璃变为黑色,增强了吸热能力导致内部温度升高。且南北方温度各有特点,北方的零下30摄氏度低温以及南方40摄氏度高温对对可逆金属电沉积电致变色器件开启电压有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致变色车载智能玻璃控制方法、系统及智能汽车。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致变色车载智能玻璃控制系统,包括:
[0006]电致变色器件,用于根据不同电压产生不同的变色效果;
[0007]温度传感器,贴合在所述电致变色器件上,用于检测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表面温度;
[0008]具有变色模式选择功能的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以及选择的变色模式为所述电致变色器件输出相应的维持脉冲电压,其中所述维持脉冲电压与所述温度、所述变色模式具有对应关系。
[0009]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变色模式选择功能至少包括一种变色模式,所述变色模式为40%透光率模式、60%透光率模式、80透光率模式以及镜面模式中任一种。
[0010]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变色模式选择功能包括四种变色模式,分别为40%透光率模式、60%透光率模式、80透光率模式以及镜面模式。
[0011]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控制系统具有四个控制按钮,分别对应四种变色模式。
[0012]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温度传感器为四个,且均布在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四个角上。
[0013]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致变色车载智能玻璃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的电致
变色车载智能玻璃控制系统,包括:
[0014]控制系统上电;
[0015]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电致变色器件的当前温度;
[0016]当接收到变色指令时确定所述变色指令中所选择的变色模式;
[0017]根据所述变色模式和所述当前温度确定所需的维持脉冲电压;
[0018]基于所述维持脉冲电压所需占空比输出电压至所述电致变色器件调整至所述变色模式。
[0019]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0]预先对所述电致变色器件、温度以及变色模式的对应关系进行标定。
[0021]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包括:
[0022]预先将电致变色器件与电化学工作站电连接并放置在温控工作台,启动所述电化学工作站为所述电致变色器件通电,所述温控工作台的可调温度范围为第一工作温度至第二工作温度,所述第二工作温度高于所述第一工作温度,所述第一工作温度和所述第二工作温度之间划分为至少一级温度阈值;
[0023]调整所述温控工作台的温度至所述第一工作温度,待所述第一工作温度维持预设时间后调整所述电致变色器件进入不用变色模式并记录对应的维持脉冲电压,所述不用变色模式至少包括40%透光率模式、60%透光率模式、80透光率模式以及镜面模式中至少一种;
[0024]按照预设升温规则提升至下一温度阈值,调整所述电致变色器件进入不用变色模式并记录对应的维持脉冲电压,直至达到所述第二工作温度完成所述电致变色器件与温度、变色模式的对应关系标定。
[0025]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工作温度为

40℃,所述第二工作温度为80℃,所述温度阈值为间隔1℃。
[0026]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汽车,包括:
[0027]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0028]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0029]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的电致变色车载智能玻璃控制方法。
[003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致变色车载智能玻璃控制方法、系统及智能汽车,预先测出器件在不同温度下的开启电压以及不同温度下不同状态的维持脉冲电压,随后根据所测得数据进行编辑,完成温度传感器、处理器与供电模块的联动,使得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外界温度自动调节器件开启电压,延长器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致变色车载智能玻璃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003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致变色车载智能玻璃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35]结合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致变色车载智能玻璃控制系统,包括:
[0036]电致变色器件2,用于根据不同电压产生不同的变色效果;
[0037]温度传感器1,贴合在所述电致变色器件2上,用于检测所述电致变色器件2的表面温度;
[0038]具有变色模式选择功能的控制系统5,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1和所述电致变色器件2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1检测的温度以及选择的变色模式为所述电致变色器件2输出相应的维持脉冲电压,其中所述维持脉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致变色车载智能玻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致变色器件,用于根据不同电压产生不同的变色效果;温度传感器,贴合在所述电致变色器件上,用于检测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表面温度;具有变色模式选择功能的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以及选择的变色模式为所述电致变色器件输出相应的维持脉冲电压,其中所述维持脉冲电压与所述温度、所述变色模式具有对应关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车载智能玻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模式选择功能至少包括一种变色模式,所述变色模式为40%透光率模式、60%透光率模式、80透光率模式以及镜面模式中任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致变色车载智能玻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模式选择功能包括四种变色模式,分别为40%透光率模式、60%透光率模式、80透光率模式以及镜面模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致变色车载智能玻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具有四个控制按钮,分别对应四种变色模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致变色车载智能玻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为四个,且均布在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四个角上。6.一种电致变色车载智能玻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致变色车载智能玻璃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系统上电;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电致变色器件的当前温度;当接收到变色指令时确定所述变色指令中所选择的变色模式;根据所述变色模式和所述当前温度确定所需的维持脉冲电压;基于所述维持脉冲电压所需占空比输出电压至所述电致变色器件调整至所述变色模式。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羽刘一桐袁梦姜欣朱学昊尹瀚林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吉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