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视双侧盲区增强显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34383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前视双侧盲区增强显示方法,包括车载外部摄像机,车载内部摄像机,图像处理模块和显示系统组成。本方法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车载外部相机捕获的汽车前视双侧盲区视频进行增强处理,使其可以相对驾驶环境自适应的调整其亮度,并对特殊驾驶环境,如夜间无灯光环境、雾天等的特殊环境下的汽车前视双侧盲区视频图像进行增强显示,以达到消除汽车前视双侧盲区的目的。除汽车前视双侧盲区的目的。除汽车前视双侧盲区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前视双侧盲区增强显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前视双侧盲区 增强显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所间见的汽车中,对于前向的驾驶员视野所影 响最大的,是汽车前视双侧盲区,是汽车前部左右侧连接车顶和车舱 的重要连接柱,对于汽车车身整体的稳定性和刚度,以及在碰撞发生 时的安全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0003][0004][0005][0006]而在一般情况下,汽车前视双侧盲区区会对驾驶员视野形成8度 左右的遮挡范围。而由于驾驶员对这一盲区视野可能造成的轻视,可 能会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对安全出行和驾驶产生严重的威胁。而减 小或取消汽车前视双侧盲区,则可能造成汽车结构强度的下降。同样 会对汽车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因为汽车前视双侧盲 区所带来的安全风险。因此,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 对汽车前视双侧盲区进行可视化处理,就成为解决汽车前视双侧盲区 的可行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汽车前视双侧盲区增 强显示方法,包括车载外部摄像机、车载内部摄像机、图像处理模 块和显示系统组成。由车外摄像机捕捉盲区的视频图像,图像模块 处理后显示在车内的显示系统上。
[0008]车载外部摄像机:在汽车前视双侧盲区的范围内的适当位置安装 摄像机,并捕获目标区域范围内的图像。之后将盲区的视频图像传递 给车载计算机进行盲区范围图像的矫正处理。
[0009]车载内部摄像机:通过在适当位置安装车内摄像机捕获驾驶员的 面部图像。并将图像传递给车载计算机进行处理。
[0010]图像处理模块:接收来自车内摄像机以及车外摄像机的所捕捉的 视频图像,之后分别对两部分图像进行处理。首先通过车内摄像机所 捕获的驾驶员面部图像进行处理,获取眼部坐标数据。之后通过眼部 坐标数据对车外摄像机所捕捉的视频图像进行透视变换和裁切处理, 获取需要的盲区图像数据。再对盲区的图像进行增强处理,达到增加 其可识别性的目的。最后,将处理完毕的汽车前视双侧盲区视频图像 发送至汽车前视双侧盲区显示器。
[0011]显示系统:安装在汽车前视双侧盲区部分,从车载计算机设备接 收处理完毕的盲区视频图像,并将汽车前视双侧盲区图像显示到显示 屏上,达到消除汽车前视双侧盲区的目的。
[0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视双侧盲区增强显示方法,本方法 首先分别利用汽车前视双侧盲区位置上的摄像机捕捉盲区的路况视 频内容。本专利技术中的图像处理模块包
括为汽车前视双侧盲区的增强显 示方法:
[0013]对盲区视频图像进行增强处理,需要首先分别获取盲区视频图像 和车内的环境视频图像。第一步先对车内视频图像的平均亮度进行计 算,之后根据其平均亮度来对盲区视频图像进行亮度自动的增加或降 低的调整,使增强之后的图像能够更好的融入周围环境,之后,对视 频图像做出增强处理,增强图像的对比度和可辨识度,使盲区图像的 融合效果更好。所以,对其图像增强的流程为:
[0014](1)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图像的亮度由其灰度级决定。其灰度 级越接近于0,其图像则越暗,而相反的,其灰度级越接近于最大值, 则其图像越亮。因此,可以依照灰度级作为依据,判断驾驶员周边环 境光照亮度的强弱。而在此情况下,计算其灰度级的代表值就可以获 取到环境亮度的值,根据其驾驶员所处的环境亮度强弱,自适应的调 整盲区图像的像素值,可以有效的防止下一步情况下图像增强处理所 产生的亮度过高或不足的情况。
[0015](2)首先,考虑到驾驶员驾驶车辆的环境光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发 生剧烈的变化,因此,出于对节约性能的考虑,不需要对每一帧图像 都进行亮度强弱的测算。对输入的车内视频图像,选择每5视频帧捕 获一张图片,并将这张图片的亮度值平均值返回至图像增强处理。之 后,依照这张图片所具有的平均亮度值对盲区图像进行调整处理。
[0016]对于获取的车内视频图像P(x,y),首先,需要讲这张图片从三通 道的彩色图片转为单通道的黑白图片。设黑白图片Pi(x,y)=i,则 对图像中每个点进行卷积运算,选取的卷积核为3*3的矩阵,其中滤 波器矩阵W为
[0017][0018]并对车内环境视频图像帧的P(x,y)进行卷积运算
[0019]P
c
=(∑P(x,y)*W)/8
ꢀꢀꢀꢀ
(2)
[0020]其中*运算为卷积运算,即利用滤波器矩阵与灰度级进行相乘,之 后对其进行求和取平均,并赋予其中心点作为中心点的新像素级以获 得相对平滑的图像。
[0021]通过对P的卷积运算并利用求得其算术平均值获取其像素平均亮 度值P
c
,并根据由亮度值P
c
所形成的集合亮度图P
w
对盲区图像进行亮 度调整处理。
[0022]对于盲区图像P
a
(x,y),计算其单通道图像下的像素点的灰度值与 亮度图P
w
对应像素点的差值作为其亮度优化所对应的值,并获取亮度 优化图P
cl

[0023]P
cl
=P
a
(x,y)

P
w
(x,y)
ꢀꢀꢀꢀ
(3)
[0024]之后,根据其亮度优化图计算出盲区图像P
a
所需要调整的亮度值 N,并对P
a
区域内图像进行亮度调整。
[0025]N=∑P
cl
(x,y)
ꢀꢀꢀꢀ
(4)
[0026]然后依照亮度调整值N,对P
a
的像素进行逐一调整,使盲区图像亮 度与驾驶室内图像亮度相一致。将盲区图像P
a
的每个像素的像素值与 亮度调整值N进行加数运算,就可以获得与车内环境亮度相符合的盲 区图像P
ac

[0027]P
ac
=P
a

N
ꢀꢀꢀꢀ
(5)
[0028]在获取调整后的盲区图像P
ac
后,可以将这个图像作为与环境亮 度相适应的盲区
视频图像使用,从而作为图像的后续的增强处理的基 础。
[0029](3)对于一幅需要进行增强的盲区图片P(x,y),它可以分解为 反射图R(x,y)和亮度图L(x,y),即R(x,y)与L(x,y)相乘计算的形 式,并利用对数运算将其分离,亮度图L(x,y)不影响人眼对图像的 颜色的视觉,利用减法计算出反射图R(x,y)的对数图,之后利用对 数域将其恢复为反射图,即视为计算出图像的原本视觉图,实现对图 像的视觉增强效果。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图像增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 员参照说明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视双侧盲区增强显示方法:设备配置上包括车载外部摄像机、车载内部摄像机、图像处理模块和显示系统组成,由车外摄像机捕捉盲区的视频图像,图像模块处理后显示在车内的显示系统上:(1)车载外部摄像机:在汽车前视双侧盲区的范围内的适当位置安装摄像机,并捕获目标区域范围内的图像,之后将盲区的视频图像传递给车载计算机进行盲区范围图像的矫正处理;(2)车载内部摄像机:通过在适当位置安装车内摄像机捕获驾驶员的面部图像,并将图像传递给车载计算机进行处理;(3)图像处理模块:接收来自车内摄像机以及车外摄像机的所捕捉的视频图像,之后分别对两部分图像进行处理,首先通过车内摄像机所捕获的驾驶员面部图像进行处理,获取眼部坐标数据,之后通过眼部坐标数据对车外摄像机所捕捉的视频图像进行透视变换和裁切处理,获取需要的盲区图像数据,再对盲区的图像进行增强处理,达到增加其可识别性的目的,最后,将处理完毕的汽车前视双侧盲区视频图像发送至汽车前视双侧盲区显示器;(4)显示系统:安装在汽车前视双侧盲区部分,从车载计算机设备接收处理完毕的盲区视频图像,并将汽车前视双侧盲区图像显示到显示屏上,达到消除汽车前视双侧盲区的目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视双侧盲区增强显示方法,本方法首先分别利用汽车前视双侧盲区位置上的摄像机捕捉盲区的路况视频内容,利用车内相机捕捉人脸的面部图像,本发明中的图像处理模块包括为汽车前视双侧盲区的增强显示方法:对盲区视频图像进行增强处理,需要首先分别获取盲区视频图像和车内的环境视频图像,第一步先对车内视频图像的平均亮度进行计算,之后根据其平均亮度来对盲区视频图像进行亮度自动的增加或降低的调整,使增强之后的图像能够更好的融入周围环境,之后,对视频图像做出增强处理,增强图像的对比度和可辨识度,使盲区图像的融合效果更好,所以,对其图像增强的流程为:(1)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图像的亮度由其灰度级决定,其灰度级越接近于0,其图像则越暗,而相反的,其灰度级越接近于最大值,则其图像越亮,因此,可以依照灰度级作为依据,判断驾驶员周边环境光照亮度的强弱,而在此情况下,计算其灰度级的代表值就可以获取到环境亮度的值,根据其驾驶员所处的环境亮度强弱,自适应的调整盲区图像的像素值,可以有效的防止下一步情况下图像增强处理所产生的亮度过高或不足的情况;(2)首先,考虑到驾驶员驾驶车辆的环境光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剧烈的变化,因此,出于对节约性能的考虑,不需要对每一帧图像都进行亮度强弱的测算,对输入的车内视频图像,选择每5视频帧捕获一张图片,并将这张图片的亮度值平均值返回至图像增强处理,之后,依照这张图片所具有的平均亮度值对盲区图像进行调整处理;对于获取的车内视频图像P(x,y...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晋东冯天琦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吉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