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机回转平台及滑架体组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5703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03
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钻机领域的钻机回转平台及滑架体组合结构,包括回转平台及与回转平台连接的滑架体;回转平台由U型框体、第一横梁及第二横梁、第一纵梁及第二纵梁组成;回转平台中心底部设置有固定圈座;U型框体四周设置有轴向固定孔;第一横梁中部设置有滑架固定座,第二纵梁、第一横梁及第二横梁交界处设置有下固定铰接座;滑架体由顶板、底板、侧板组成,滑架体中部设置有上固定铰接座,滑架体尾部设置有对接座;滑架体通过对接座与滑架固定座通过转轴铰接;下固定铰接座与上固定铰接座通过油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轻量化设计,及多种辅助加强稳定结构,大大增强了平台的稳定性,在使用时更加平稳。使用时更加平稳。使用时更加平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钻机回转平台及滑架体组合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钻机结构领域,特别涉及钻机回转平台及滑架体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钻机回转平台作为连接上方钻杆与下方履带轴承的重要组成部件,目前大部分的钻机回转平台及滑架体未进行轻量化设计,整体重量较重,特别是在使用过程中,在铰接座、固定座等结构之间的连接处易产生开裂,安全性能大大降低;同时回转平台的四周缺少辅助支撑腿作为第二支撑点,加速了回转支承与固定圈座之间的磨损,减少了整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稳定性高的钻机回转平台及滑架体组合结构。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钻机回转平台及滑架体组合结构,包括回转平台及与回转平台连接的滑架体;
[0005]所述回转平台由U型框体、第一横梁及第二横梁、第一纵梁及第二纵梁组成;所述回转平台中心底部设置有固定圈座;所述U型框体四周设置有轴向固定孔;所述第一横梁中部设置有滑架固定座,所述第二纵梁、第一横梁及第二横梁交界处设置有下固定铰接座;
[0006]所述滑架体由顶板、底板、侧板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钻机回转平台及滑架体组合结构,包括回转平台及与回转平台连接的滑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平台由U型框体、第一横梁及第二横梁、第一纵梁及第二纵梁组成;所述回转平台中心底部设置有固定圈座;所述U型框体四周设置有轴向固定孔;所述第一横梁中部设置有滑架固定座,所述第二纵梁、第一横梁及第二横梁交界处设置有下固定铰接座;所述滑架体由顶板、底板、侧板组成,所述滑架体中部设置有上固定铰接座,所述滑架体尾部设置有对接座;位于对接座右侧且在顶板与底板之间设置有多组与侧板垂直的滑架体固定板,所述滑架体固定板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滑架体通过对接座与滑架固定座通过转轴铰接;所述下固定铰接座与上固定铰接座通过油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机回转平台及滑架体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梁设置在U型框体开口内部,所述U型框体开口处的轴向固定孔筒壁通过固定架与第一纵梁焊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机回转平台及滑架体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固定孔为两端开孔的筒体并焊接在U型框体四角,所述轴向固定孔的筒壁与相邻支撑梁上设置有三角加强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机回转平台及滑架体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及第二横梁内部设置有第一短纵梁、第二短纵梁、第三短纵梁;所述第一短纵梁、第二短纵梁设置在第一纵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乃鹏张伟虞明忠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腾焱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