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数据转换配置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5638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数据转换配置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包括:获取用户数据交换的需求列表及预设知识库;基于知识库,确定每个需求项到源格式的源映射以及其到目标格式的目标映射;基于每个需求项对应的源映射和目标映射,生成从源格式的数据类型到目标格式的数据类型的传递映射集合;基于传递映射集合,生成符合需求列表的数据转换配置。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以用户需求项为中心,可以同时扩展关联多种数据模式,无需数据提供方与数据使用方对自身软件进行修改,可以利用一致的传递映射内容,输出多种不同的配置文件格式,从而减少适配不同软件所需的开发工作量,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体验。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转换配置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领域数据交换
,具体涉及一种数据转换配置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0002]数据转换通常由格式转换程序执行。格式转换程序通常需要提供正确的配置文件才能正常工作。两个数据格式具有各自不同的数据类型(对象类型、几何类型、属性类型,等等),在配置文件中具有从源数据格式到目标数据格式的映射(对象

对象映射、几何

几何映射、属性

属性映射,等等)。格式转换程序可以根据配置文件,自动执行数据文件实例之间的数据转换,把源格式数据中的信息改写为目标格式数据中的指定形式或指定位置。
[0003]相关技术中,IDS(Information Delivery Specification,信息交付规格) 方法试图成为一种统一的数据交换互操作性定义格式,在软件能力确认、数据创建与补充、数据转换配置、数据内容验证方面使用统一的规则集。然而,这种方法的需要上下游软件都修改自己的软件程序,在多种软件中使用同一种配置文件;以统一的目标格式(IFC)为中心定义所有需求和配置,没有对上下游软件各自特性的兼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没有针对用户自定义的信息手册制定数据转换配置并验证软件能力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数据转换配置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0005]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数据转换配置生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6]获取用户数据交换的需求列表及预设知识库,所述需求列表中包括多个需求项,所述知识库中存储有对源数据的源格式定义、对目标数据的目标格式定义以及与源格式到目标格式间转换能力的定义;
[0007]基于所述知识库,确定每个需求项到源格式的源映射以及其到目标格式的目标映射;
[0008]基于每个需求项对应的源映射和目标映射,生成从源格式的数据类型到目标格式的数据类型的传递映射集合;
[0009]基于所述传递映射集合,生成符合所述需求列表的数据转换配置。
[0010]在该方式中,以用户需求项为中心,可以同时扩展关联多种数据模式,无需数据提供方与数据使用方对自身软件进行修改,可以利用一致的传递映射内容,输出多种不同的配置文件格式,从而减少适配不同软件所需的开发工作量。通过利用知识库对数据格式进行明确的定义,确定格式转换软件能力范围,便于筛选能满足数据交换需求的数据转换配置,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0011]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知识库,确定每个需求项到源格式的源映射以及其到目标格式的目标映射,包括:
[0012]基于所述需求项与源格式定义,确定所述需求项到源格式的源映射,所述源映射用于表示所述需求项与源格式定义中的一个或多个数据类型条目的映射关系;
[0013]基于所述需求项与目标格式定义,确定所述需求项到目标格式定义的目标映射,所述目标映射用于表示所述需求项与目标格式定义中的一个或多个数据类型条目的映射关系。
[0014]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实施例,在第一方面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每个需求项对应的源映射和目标映射,生成从源格式的数据类型到目标格式的数据类型的传递映射集合,包括:
[0015]依次从当前需求项对应的源映射中提取当前源数据类型;
[0016]提取所述当前需求项对应的目标映射中所有的目标数据类型,构成当前目标类型集合;
[0017]判断所述当前源数据类型是否首次出现;
[0018]在所述当前源数据类型首次出现时,将所述当前源数据类型与所述当前目标类型集合中各目标数据类型的映射关系加入所述传递映射集合,并返回所述依次从当前需求项对应的映射中提取当前源数据类型的步骤,直至每个需求项均遍历完成。
[0019]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实施例,在第一方面的第三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每个需求项对应的源映射和目标映射,生成从源格式的数据类型到目标格式的数据类型的传递映射集合,还包括:
[0020]在所述当前源数据类型不是首次出现时,剔除所述传递映射集合中与所述当前目标类型集合不存在交集的目标数据类型的映射关系,以更新所述传递映射集合,并返回所述依次从当前需求项对应的映射中提取当前源数据类型的步骤,直至每个需求项均遍历完成。
[0021]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四实施例中,在基于所述传递映射集合,生成符合所述需求列表的数据转换配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2]基于所述知识库,对所述传递映射集合进行校验;
[0023]当所述传递映射集合通过校验时,基于所述传递映射集合,生成符合所述需求列表的数据转换配置。
[0024]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实施例,在第一方面的第五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传递映射集合进行校验包括:
[0025]基于所述知识库,对所述传递映射是否满足所述知识库的约束进行判断;
[0026]当有至少一传递映射不满足所述知识库的对传递映射的约束时,确定校验失败;
[0027]当所述传递映射满足所述知识库的对传递映射的约束时,确定当前所述传递映射通过校验;
[0028]对所述传递映射集合内部是否存在冲突进行判断;
[0029]当所述传递映射集合内部存在冲突时,确定校验失败;
[0030]当所述传递映射集合内部不存在冲突时,确定所述传递映射集合通过校验。
[0031]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六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传递映射集合,生成符合所述需求列表的数据转换配置,包括:
[0032]基于所述知识库,确定所述需求列表对应的配置文件格式,将所述传递映射写入
所述配置文件格式,得到符合所述需求列表的数据转换配置。
[0033]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数据转换配置生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0034]需求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数据交换的需求列表及预设知识库,所述需求列表中包括多个需求项,所述知识库中存储有对源数据的源格式定义、对目标数据的目标格式定义以及与源格式到目标格式间转换能力的定义;
[0035]映射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知识库,确定每个需求项到源格式的源映射以及其到目标格式的目标映射;
[0036]映射传递单元,用于基于每个需求项对应的源映射和目标映射,生成从源格式的数据类型到目标格式的数据类型的传递映射集合;
[0037]配置生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传递映射集合,生成符合所述需求列表的数据转换配置。
[0038]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映射确定单元,包括:
[0039]源映射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需求项与源格式定义,确定所述需求项到源格式的源映射,所述源映射用于表示所述需求项与源格式定义中的一个或多个数据类型条目的映射关系;
[0040]目标映射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需求项与目标格式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转换配置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用户数据交换的需求列表及预设知识库,所述需求列表中包括多个需求项,所述知识库中存储有对源数据的源格式定义、对目标数据的目标格式定义以及与源格式到目标格式间转换能力的定义;基于所述知识库,确定每个需求项到源格式的源映射以及其到目标格式的目标映射;基于每个需求项对应的源映射和目标映射,生成从源格式的数据类型到目标格式的数据类型的传递映射集合;基于所述传递映射集合,生成符合所述需求列表的数据转换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知识库,确定每个需求项到源格式的源映射以及其到目标格式的目标映射,包括:基于所述需求项与源格式定义,确定所述需求项到源格式的源映射,所述源映射用于表示所述需求项与源格式定义中的一个或多个数据类型条目的映射关系;基于所述需求项与目标格式定义,确定所述需求项到目标格式定义的目标映射,所述目标映射用于表示所述需求项与目标格式定义中的一个或多个数据类型条目的映射关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每个需求项对应的源映射和目标映射,生成从源格式的数据类型到目标格式的数据类型的传递映射集合,包括:依次从当前需求项对应的源映射中提取当前源数据类型;提取所述当前需求项对应的目标映射中所有的目标数据类型,构成当前目标类型集合;判断所述当前源数据类型是否首次出现;在所述当前源数据类型首次出现时,将所述当前源数据类型与所述当前目标类型集合中各目标数据类型的映射关系加入所述传递映射集合,并返回所述依次从当前需求项对应的映射中提取当前源数据类型的步骤,直至每个需求项均遍历完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每个需求项对应的源映射和目标映射,生成从源格式的数据类型到目标格式的数据类型的传递映射集合,还包括:在所述当前源数据类型不是首次出现时,剔除所述传递映射集合中与所述当前目标类型集合不存在交集的目标数据类型的映射关系,以更新所述传递映射集合,并返回所述依次从当前需求项对应的映射中提取当前源数据类型的步骤,直至每个需求项均遍历完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所述传递映射集合,生成符合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寒高歌顾明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