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装置及医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5415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1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输送装置和医用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导管机构和限位体;其中,所述导管机构包括内管组件和外管,所述外管套装在所述内管组件上,并被配置为能够沿所述内管组件的轴向移动;所述限位体连接于所述内管组件的远端外表面,并被配置为能够沿所述内管组件的径向扩张或收缩;所述输送装置被配置为所述导管机构用于装载医用支架,且当所述外管沿远端向近端移动时释放所述医用支架,所述限位体用于在释放所述医用支架时扩张,并使所述医用支架定位在目标位置。所述输送装置在释放所述医用支架时,能够有效避免因医用支架前跳引起的定位不准确的问题。的定位不准确的问题。的定位不准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送装置及医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输送装置及医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是一种在门静脉和肝静脉之间植入支架并建立门

体分流通道,达到降低门静脉压力的微创伤治疗技术,其用于治疗门静脉高压、顽固性腹水、因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病症。
[0003]在行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时,先进行颈静脉肝内穿刺以建立人工通道,随后沿人工通道将TIPS覆膜支架输送并释放在目标位置,从而建立门

体分流通道,降低门静脉血流压力。
[0004]TIPS覆膜支架通常包括裸段和覆膜段。裸段的长度约为20mm,用于定位在门静脉中,保证门静脉向其他分支的血流灌注不受影响。覆膜段的长度约为40mm~80mm,用于定位在肝脏和肝静脉中,有效防止胆汁侵蚀。TIPS覆膜支架的导入路径为:先经颈静脉入路进入下腔静脉,然后经下腔静脉进入肝静脉,再从肝静脉穿刺口导出并通过肝脏实质后进入门静脉,之后将裸段释放于门静脉中,然后整体回撤输送装置和TIPS覆膜支架,直至裸段与覆膜段的交界处与门静脉穿刺口重合,最后释放覆膜段。现有技术中的输送装置在释放覆膜段时,覆膜段容易出现前跳,导致覆膜段至少部分地进入门静脉,进而引起堵塞门静脉分支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装置及医用装置,该输送装置可用于释放医用支架,且在释放时能够有效避免医用支架发生前跳,提高医用支架的释放时的定位准确性。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输送装置,包括导管机构和限位体;其中,所述导管机构包括内管组件和外管,所述外管套装在所述内管组件上,并被配置为能够沿所述内管组件的轴向移动;所述限位体连接于所述内管组件的远端外表面,并被配置为能够沿所述内管组件的径向扩张或收缩;
[0007]所述输送装置被配置为所述导管机构用于装载医用支架,且当所述外管沿其远端向近端移动时释放所述医用支架,所述限位体用于在释放所述医用支架时扩张,并使所述医用支架定位在目标位置。
[0008]可选地,所述医用支架包括覆膜段和裸段,所述裸段连接于所述覆膜段的远端;
[0009]所述输送装置被配置为当所述裸段被释放且所述限位体扩张时,所述限位体向所述裸段施加径向扩张力,并使所述裸段扩张至其当前外径大于处于自然状态时的外径。
[0010]可选地,所述限位体包括球囊。
[0011]可选地,所述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一显影元件,所述第一显影元件用于指示所述限位体的位置。
[0012]可选地,所述内管组件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套装在所述第一管体上,且所述第二管体的内壁与所述第一管体的外壁之间形成流体通道;所述球囊套装在所述第一管体上,所述球囊的远端与所述第一管体的远端连接,所述球囊的近端与所述第二管体的远端连接,且所述球囊与所述流体通道连通。
[0013]可选地,所述内管组件还包括第三管体、第四管体和润滑管;所述第三管体和所述第四管体均套装在所述第二管体上,且所述第四管体的近端与所述第三管体的远端连接,所述第四管体为一线材绕所述内管组件的轴线螺旋缠绕而成的圆柱弹簧结构;所述润滑管套装在所述第四管体上;
[0014]和/或,所述内管组件还包括顶出头,所述顶出头连接于所述第四管体的远端,且所述顶出头上形成有朝向所述内管组件之远端的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一台阶面用于与所述医用支架的近端抵接。
[0015]可选地,所述外管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布置的润滑层、金属编织层和基底层。
[0016]可选地,所述外管还包括多根纤维,多根所述纤维沿所述外管的周向均匀布置,且每根所述纤维设置于所述润滑层与所述金属编织层之间,并沿所述外管的轴向延伸。
[0017]可选地,所输送装置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连接于所述内管组件的远端;所述导向机构的近端用于设置在所述外管的内部,且所述导向机构的远端外表面与所述外管的外表面平滑过渡。
[0018]可选地,所述输送装置还包括手柄组件,所述手柄组件包括壳体、传动部和驱动部;所述壳体与所述内管组件的近端连接,并被配置为与所述内管组件保持相对静止;所述传动部部分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并与所述外管的近端连接;所述驱动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用于驱使所述传动部沿所述内管组件的轴向移动,进而驱使所述外管沿所述内管组件的轴向移动。
[0019]可选地,所述壳体上设有沿所述内管组件的轴向延伸的退让槽;所述传动部包括齿条,所述齿条部分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所述齿条的齿从所述退让槽处伸出所述壳体;所述驱动部套装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驱动部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齿条相啮合的内螺纹;
[0020]所述输送装置被配置为当所述驱动部绕所述内管组件的轴线旋转时,所述驱动部与所述传动部螺旋传动,以驱使所述传动部沿所述内管组件的轴向移动;所述输送装置还被配置为当所述驱动部在所述壳体上沿所述内管组件的轴向移动时,驱使所述传动部沿所述内管组件的轴向移动。
[0021]可选地,所述手柄组件还包括锁紧结构,所述锁紧结构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并用于与所述驱动部选择性地连接或解除连接,当所述锁紧结构与所述驱动部连接时,阻止所述驱动部驱使所述传动部沿所述内管组件的轴向移动,当所述锁紧结构与所述驱动部解除连接时,允许所述驱动部驱使所述传动部沿所述内管组件的轴向移动。
[0022]可选地,所述驱动部的内壁上设有沿所述内管组件之周向延伸一圈的波浪形的锁紧槽;所述锁紧结构包括操作部和锁定部,所述操作部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壳体可转动地连接,且所述操作部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内管组件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锁定部包括偏心凸台,所述偏心凸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并与所述操作部连接,且被配置为随所述操作部的旋转而旋转;
[0023]所述输送装置被配置为当所述偏心凸台至少部分地卡入所述锁紧槽,并与所述锁紧槽的槽壁抵接时,所述锁紧结构与所述驱动部连接,当所述操作部旋转并驱使所述偏心凸台脱离所述锁紧槽时,所述锁紧结构与所述驱动部解除连接。
[002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医用装置,包括如前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和医用支架,所述医用支架包括裸段和覆膜段,所述裸段连接于所述覆膜段的远端;所述医用支架用于套装在所述内管组件的远端,并被压缩于所述外管内,且所述裸段覆盖所述限位体。
[0025]可选地,所述医用支架包括第二显影元件,所述第二显影元件设置于所述覆膜段与所述裸段的相接处。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输送装置及医用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0027]前述的医用装置包括输送装置和医用支架,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导管机构和限位体;所述导管机构包括内管组件和外管,所述外管套装在所述内管组件上,并被配置为能够沿所述内管组件的轴向移动;所述限位体连接于所述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机构和限位体;其中,所述导管机构包括内管组件和外管,所述外管套装在所述内管组件上,并被配置为能够沿所述内管组件的轴向移动;所述限位体连接于所述内管组件的远端外表面,并被配置为能够沿所述内管组件的径向扩张或收缩;所述输送装置被配置为所述导管机构用于装载医用支架,且当所述外管沿其远端向近端移动时释放所述医用支架,所述限位体用于在释放所述医用支架时扩张,并使所述医用支架定位在目标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支架包括覆膜段和裸段,所述裸段连接于所述覆膜段的远端;所述输送装置被配置为当所述裸段被释放且所述限位体扩张时,所述限位体向所述裸段施加径向扩张力,并使所述裸段扩张至其当前外径大于处于自然状态时的外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体包括球囊。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一显影元件,所述第一显影元件用于指示所述限位体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组件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套装在所述第一管体上,且所述第二管体的内壁与所述第一管体的外壁之间形成流体通道;所述球囊套装在所述第一管体上,所述球囊的远端与所述第一管体的远端连接,所述球囊的近端与所述第二管体的远端连接,且所述球囊与所述流体通道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组件还包括第三管体、第四管体和润滑管;所述第三管体和所述第四管体均套装在所述第二管体上,且所述第四管体的近端与所述第三管体的远端连接,所述第四管体为沿所述内管组件的轴线延伸的圆柱弹簧结构;所述润滑管套装在所述第四管体上;和/或所述内管组件还包括顶出头,所述顶出头连接于所述第四管体的远端,且所述顶出头上形成有朝向所述内管组件之远端的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一台阶面用于与所述医用支架的近端抵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布置的润滑层、金属编织层和基底层。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还包括多根纤维,多根所述纤维沿所述外管的周向均匀布置,且每根所述纤维设置于所述润滑层与所述金属编织层之间,并沿所述外管的轴向延伸。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输送装置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连接于所述内管组件的远端;所述导向机构的近端用于设置在所述外管的内部,且所述导向机构的远端外表面与所述外管的外表面平滑过渡。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洋张宇王金耀朱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拓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