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柄、输送装置及医用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6347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柄、输送装置及医用系统,手柄包括基座,包括导轨和设置在导轨上的传动座;传动部,设置在传动座上;外管座,与传动部连接,并还与导轨选择性地连接或解除连接;内管座,与传动部连接;以及,驱动部,用于驱使内管座相对于导轨做轴向移动;当外管座与导轨解除连接,且驱动部驱使内管座沿近端向远端的方向移动时,传动座与导轨保持相对静止,传动部在内管座与外管座之间传递动力,并驱使外管座沿远端向近端的方向移动;当外管座与导轨连接,且驱动部驱使内管座沿远端向近端的方向移动时,外管座与导轨保持静止,传动部在内管座与传动座之间传递动力,并驱使传动座沿远端向近端的方向移动。该手柄可用于提高医用植入物的释放准确性,并降低释放阻力。并降低释放阻力。并降低释放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柄、输送装置及医用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手柄、输送装置及医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腔内技术的发展,医用植入物例如医用支架的使用已获得放射科医师、心脏病专家和外科医生的广泛认可。这些医用植入物用于支撑体内的包括动脉、静脉、气道、胃肠道、胆道等各种管腔。医用植入物的首选植入方法是使用专门的输送装置经由人体自身的管腔来精确地输送并释放在预定位置。借助于输送装置的小外径,医生可以尽可能地减小手术切口以实现微创伤操作。
[0003]医用植入物一般可塑形变形(例如利用球囊进行扩张的医用支架)或弹性变形(例如自膨式的医用支架)。医用植入物以压缩状态被输送装置输送至目标管腔的预定位置,被释放之后,医用植入物可通过外力(例如球囊提供的作用力)或在自身的作用下扩张至工作状态下的直径。
[0004]对于自膨式支架,尤其是编织支架来说,其被压缩至输送装置上时会发生显著的轴向延长,通常会延长至初始长度的2倍以上。而在释放所述医用支架的过程中,医用支架因径向膨胀而发生轴向短缩,这会导致医用支架偏离预定位置,进而对治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柄、输送装置及医用系统,旨在改善所述医用植入物释放时的定位准确性,进而改善治疗效果。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柄,包括:
[0007]基座,包括导轨和设置在所述导轨上的传动座;
[0008]传动部,设置在所述传动座上;
[0009]外管座,与所述传动部连接,并还与所述导轨选择性地连接或解除连接;
[0010]内管座,与所述传动部连接;以及,
[0011]驱动部,被配置用于驱使所述内管座相对于所述导轨做轴向移动;
[0012]当所述外管座与所述导轨解除连接,且所述驱动部驱使所述内管座沿近端向远端的方向移动时,所述传动座与所述导轨保持相对静止,所述传动部在所述内管座与所述外管座之间传递动力,并驱使所述外管座沿远端向近端的方向移动;当所述外管座与所述导轨连接,且所述驱动部驱使所述内管座沿远端向近端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外管座与所述导轨保持相对静止,所述传动部在所述内管座与所述传动座之间传递动力,并驱使所述传动座沿远端向近端的方向移动。
[0013]可选地,所述导轨上设有多个沿轴向间隔地布置的第一限位部;
[0014]所述传动座包括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选择性地与一个所述第一限位部连接,以允许所述传动座沿远端向近端的方向移动,并阻止所述传动座沿近端向远端的方向
移动。
[0015]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为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包括第一卡头,所述第一卡头选择性地插入一个所述限位槽中。
[0016]可选地,所述第一卡头包括直平面和第一斜面,所述直平面与所述手柄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一斜面位于所述直平面的近端侧,且所述第一斜面到所述直平面的距离沿靠近所述手柄的轴线的方向逐渐减小。
[0017]可选地,所述导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导轨并行设置;所述传动座还包括第一座体,所述第一座体具有轴向贯通的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内腔供所述导轨穿过,且所述第一内腔的腔壁与所述导轨的外表面抵接;所述第二限位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座体上,且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限位部在所述第一座体的周向上等间距地设置,且每个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与一个所述导轨上的所述第一限位部连接。
[0018]可选地,所述传动座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内腔的腔壁上,并将所述第一内腔分割为沿轴向贯通的两个子腔室,每个所述子腔室供一个所述导轨穿过;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所述传动部。
[0019]可选地,所述基座还包括握持部和端盖,所述导轨的一端与所述握持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端盖连接。
[0020]可选地,所述外管座包括第三限位部,当所述第三限位部选择性地与一个所述第一限位部连接时,所述外管座与所述导轨连接,并至少阻止所述外管座相对于所述导轨沿远端向近端的方向移动,当所述第三限位部脱离所述第一限位部时,所述外管座与所述导轨解除连接,并允许所述外管座相对于所述导轨移动。
[0021]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为限位槽;所述外管座还包括第二座体,所述第二座体与所述传动部连接;所述第三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座体上,并包括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包括第二卡头;
[0022]当所述第二卡头选择性地插入一个所述限位槽时,所述外管座与所述导轨连接,当所述第二卡头脱离所述限位槽时,所述外管座与所述导轨解除连接。
[0023]可选地,所述传动座还包括第一座体,所述第二限位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座体上;所述第一座体具有轴向贯通的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内腔供所述导轨穿过;所述第一座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的第一贯穿槽、第二贯穿槽和第三贯穿槽;所述第二座体具有轴向贯通的第二内腔,且所述第二座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内腔连通的第四贯穿槽;所述内管座包括第三座体,所述第三座体具有轴向贯通的第三内腔;
[0024]所述第二座体套设在所述第一座体的部分外周面上,且所述第四贯穿槽与所述第二贯穿槽连通;所述第三座体套设在所述第二座体的至少部分外周面上,并还覆盖所述第一座体的部分外周面;
[0025]所述第二座体在所述第一贯穿槽处与所述传动部连接;所述第三座体在所述第二贯穿槽及所述第四贯穿槽处与所述传动部连接;所述第二卡扣的所述第二卡头穿过所述第三贯穿槽,以插入一个所述限位槽。
[0026]可选地,所述第二座体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第三贯穿槽连通;所述第二卡扣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处,并具有在轴向上相对的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所述第二卡头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所述第一自由端上;所述第三
限位部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座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的所述第二自由端连接,并使得所述连接部的所述第二自由端在径向上突出所述安装槽,且所述第二卡头插入一个所述限位槽;
[0027]当所述连接部的所述第二自由端受到指向所述手柄的轴线的径向力时,所述连接部旋转,以使所述第二卡头脱离所述限位槽,并使所述第一弹性件存储弹性势能,当所述径向力被取消时,所述第一弹性件释放所述弹性势能。
[0028]可选地,所述第三座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内腔连通的第五贯穿槽,所述第五贯穿槽与所述安装槽连通,所述第五贯穿槽具有在周向上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内管座还包括压板和第二弹性件,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第五贯穿槽的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压板连接,另一端跨过所述第五贯穿槽,并与所述第三座体连接;
[0029]当第二卡头插入一个所述限位槽时,所述连接部的所述第二自由端还在径向上突出所述第五贯穿槽;
[0030]所述压板用于沿所述第一侧向所述第二侧的方向移动,并压抵在所述连接部的至少部分外表面上,且向所述连接部的所述第二自由端施加所述径向力,且使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包括导轨和设置在所述导轨上的传动座;传动部,设置在所述传动座上;外管座,与所述传动部连接,并还与所述导轨选择性地连接或解除连接;内管座,与所述传动部连接;以及,驱动部,被配置用于驱使所述内管座相对于所述导轨做轴向移动;当所述外管座与所述导轨解除连接,且所述驱动部驱使所述内管座沿近端向远端的方向移动时,所述传动座与所述导轨保持相对静止,所述传动部在所述内管座与所述外管座之间传递动力,并驱使所述外管座沿远端向近端的方向移动;当所述外管座与所述导轨连接,且所述驱动部驱使所述内管座沿远端向近端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外管座与所述导轨保持相对静止,所述传动部在所述内管座与所述传动座之间传递动力,并驱使所述传动座沿远端向近端的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上设有多个沿轴向间隔地布置的第一限位部;所述传动座包括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选择性地与一个所述第一限位部连接,以允许所述传动座沿远端向近端的方向移动,并阻止所述传动座沿近端向远端的方向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为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包括第一卡头,所述第一卡头选择性地插入一个所述限位槽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头包括直平面和第一斜面,所述直平面与所述手柄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一斜面位于所述直平面的近端侧,且所述第一斜面到所述直平面的距离沿靠近所述手柄的轴线的方向逐渐减小。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导轨并行设置;所述传动座还包括第一座体,所述第一座体具有轴向贯通的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内腔供所述导轨穿过,且所述第一内腔的腔壁与所述导轨的外表面抵接;所述第二限位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座体上,且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限位部在所述第一座体的周向上等间距地设置,且每个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与一个所述导轨上的所述第一限位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座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内腔的腔壁上,并将所述第一内腔分割为沿轴向贯通的两个子腔室,每个所述子腔室供一个所述导轨穿过;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所述传动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还包括握持部和端盖,所述导轨的一端与所述握持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端盖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座包括第三限位部,当所述第三限位部选择性地与一个所述第一限位部连接时,所述外管座与所述导轨连接,并至少阻止所述外管座相对于所述导轨沿远端向近端的方向移动,当所述第三限位部脱离所述第一限位部时,所述外管座与所述导轨解除连接,并允许所述外管座相对于所述导轨移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为限位槽;所述外管座还包括第二座体,所述第二座体与所述传动部连接;所述第三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座体上,
并包括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包括第二卡头;当所述第二卡头选择性地插入一个所述限位槽时,所述外管座与所述导轨连接,当所述第二卡头脱离所述限位槽时,所述外管座与所述导轨解除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座还包括第一座体,所述第二限位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座体上;所述第一座体具有轴向贯通的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内腔供所述导轨穿过;所述第一座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的第一贯穿槽、第二贯穿槽和第三贯穿槽;所述第二座体具有轴向贯通的第二内腔,且所述第二座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内腔连通的第四贯穿槽;所述内管座包括第三座体,所述第三座体具有轴向贯通的第三内腔;所述第二座体套设在所述第一座体的部分外周面上,且所述第四贯穿槽与所述第二贯穿槽连通;所述第三座体套设在所述第二座体的至少部分外周面上,并还覆盖所述第一座体的部分外周面;所述第二座体在所述第一贯穿槽处与所述传动部连接;所述第三座体在所述第二贯穿槽及所述第四贯穿槽处与所述传动部连接;所述第二卡扣的所述第二卡头穿过所述第三贯穿槽,以插入一个所述限位槽。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座体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第三贯穿槽连通;所述第二卡扣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处,并具有在轴向上相对的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所述第二卡头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所述第一自由端上;所述第三限位部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座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的所述第二自由端连接,并使得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梦钦杨波姬庆茹郭澜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鸿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