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盖梁施工抱箍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5317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1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桥盖梁施工抱箍支撑结构,包括右下至上依次套装在墩柱外侧的第一抱箍组件及第二抱箍组件,所述第一抱箍组件的两侧固定设置有斜撑杆,所述斜撑杆的顶部支撑设置有横梁,墩柱两侧的所述横梁之间设置有纵梁,所述第二抱箍组件的两侧固定设置有伸缩支撑部件,所述伸缩支撑组件支撑设置在所述纵梁的底部;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在墩柱外侧通过上下设置的第二抱箍组件与第一抱箍组件与其相连接,提高与墩柱间的连接面积,提高摩擦力,使连接更加稳定可靠;使用时横梁及其上方的重力作用于斜撑杆,斜撑杆作用于第一抱箍组件,提高第一抱箍组件与墩柱之间的压力,进而提高第一抱箍组件与墩柱之间的摩擦力。抱箍组件与墩柱之间的摩擦力。抱箍组件与墩柱之间的摩擦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桥盖梁施工抱箍支撑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盖梁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桥盖梁施工抱箍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盖梁指的是为支承、分布和传递上部结构的荷载,在排架桩墩顶部设置的横梁。
[0003]现有技术中,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3836320U的中国技术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抱箍千斤顶支撑体系施工装置,包括墩柱与盖梁,墩柱的外表面套接有抱箍,抱箍的两端皆焊接有牛腿,牛腿的外表面固定有高强螺栓,牛腿的上表面固定有千斤顶,且千斤顶的输出端抵接有工字钢,工字钢的上表面均匀固定有小横梁,小横梁的上表面设置有盖梁。
[0004]在上述现有技术中,支撑体系一般均通过单独的抱箍组件与墩柱之间连接固定,由于在使用过程中,抱箍组件会受到较大的轴向力,单独的抱箍组件在受到轴向力作用时会产生滑移,影响支撑稳定性。
[0005]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提高与墩柱之间连接稳定性的桥盖梁施工抱箍支撑结构来解决目前所面临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与墩柱之间连接稳定性的桥盖梁施工抱箍支撑结构。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桥盖梁施工抱箍支撑结构,包括右下至上依次套装在墩柱外侧的第一抱箍组件及第二抱箍组件,所述第一抱箍组件的两侧固定设置有斜撑杆,所述斜撑杆的顶部支撑设置有横梁,墩柱两侧的所述横梁之间设置有纵梁,所述第二抱箍组件的两侧固定设置有伸缩支撑部件,所述伸缩支撑组件支撑设置在所述纵梁的底部。
[0008]所述第二抱箍组件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托台,所述伸缩支撑部件的底部固定设置在所述托台的顶部。
[0009]所述伸缩支撑部件为千斤顶,所述托台是与所述第二抱箍组件侧面为一体结构的直角三角形块状结构。
[0010]所述伸缩支撑部件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纵梁相对应的托板,所述托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缓冲板。
[0011]所述缓冲板为丁基橡胶板。
[0012]所述斜撑杆与所述第一抱箍组件的轴线呈30~45
°
夹角,所述斜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抱箍组件的侧面连接成一体结构,所述斜撑杆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抱箍组件的侧面之间设置有加强板。
[0013]所述斜撑杆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横梁相匹配的托槽,所述托槽为U型槽体结构。
[0014]所述纵梁的端部与所述横梁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连接。
[0015]所述第一抱箍组件与所述第二抱箍组件的内侧均固定设置有无纺布。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1)在本技术中,在墩柱外侧通过上下设置的第二抱箍组件与第一抱箍组件与其相连接,提高与墩柱间的连接面积,提高摩擦力,使连接更加稳定可靠;
[0018](2)使用时横梁及其上方的重力作用于斜撑杆,斜撑杆作用于第一抱箍组件,提高第一抱箍组件与墩柱之间的压力,进而提高第一抱箍组件与墩柱之间的摩擦力。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中桥盖梁施工抱箍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中桥盖梁施工抱箍支撑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中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不限于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技术透彻且完整,并且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表达本技术的范围。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材料的组分、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
[0023]本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在该词前的要素涵盖在该词后列举的要素,并不排除也涵盖其他要素的可能。“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24]如图1和2所示,桥盖梁施工抱箍支撑结构,包括右下至上依次套装在墩柱 1外侧的第一抱箍组件2及第二抱箍组件3,第一抱箍组件2的两侧固定设置有斜撑杆4,斜撑杆4的顶部支撑设置有横梁6,墩柱1两侧的横梁6之间设置有纵梁7,第二抱箍组件3的两侧固定设置有伸缩支撑部件9,伸缩支撑组件9支撑设置在纵梁7的底部;在本实施例中,在墩柱外侧通过上下设置的第二抱箍组件3与第一抱箍组件2与其相连接,提高与墩柱1间的连接面积,提高摩擦力,使连接更加稳定可靠;使用时横梁及其上方的重力作用于斜撑杆4,斜撑杆 4作用于第一抱箍组件2,提高第一抱箍组件2与墩柱1之间的压力,进而提高第一抱箍组件2与墩柱1之间的摩擦力;在安装时先在墩柱1上安装固定第一抱箍组件2,然后铺设横梁6纵梁7,之后在墩柱1上安装固定第二抱箍组件2,最后调节伸缩支撑部件9对纵梁7进行支撑即可,第二抱箍组件2安装位置限制较低,通过伸缩支撑部件9的长度调节方便对纵梁7进行支撑。
[002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抱箍组件3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托台13,托台13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二抱箍组件3的外侧,通过托台3对伸缩支撑部件9提供支撑,伸缩支撑部件9的底部固定设置在托台3的顶部。
[0026]更为具体的,伸缩支撑部件9为千斤顶,千斤顶的底部通过螺栓装配固定在托台13的顶部,托台13是与第二抱箍组件3侧面为一体结构的直角三角形块状结构,托台13的顶面与第二抱箍组件3的顶面相平齐。
[0027]如图2和3所示,伸缩支撑部件9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与纵梁7相对应的托板 10,托板10固定装配在伸缩支撑部件9的顶部,通过托板10能够增大伸缩支撑部件9与纵梁7之间的接触面积,托板10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缓冲板11,缓冲板11在纵梁7与托板10之间起到缓冲的作用。
[0028]在一些实施例中,缓冲板11为丁基橡胶板,缓冲板11采用粘合剂粘接固定在托板10的顶部。
[0029]在一些实施例中,斜撑杆4与第一抱箍组件2的轴线呈30~45
°
夹角,斜撑杆4的一端与第一抱箍组件2的侧面连接成一体结构,斜撑杆4的底部与第一抱箍组件2的侧面之间设置有加强板8,加强板8的两侧通过焊接的方式分别与第一抱箍组件2、斜撑杆4固定,通过加强板8提高斜撑杆4的强度。
[0030]在一些实施例中,斜撑杆4的顶部设置有与横梁6相匹配的托槽5,托槽5 为U型槽体结构,横梁6装配在托槽5的内部,斜撑杆4的上端焊接固定在托槽5的底部。
[0031]在一些实施例中,纵梁7的端部与横梁6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连接,具体的,螺栓贯穿横梁6与纵梁7的端部螺纹连接,将横梁6与纵梁7之间进行固定。
[003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抱箍组件2与第二抱箍组件3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盖梁施工抱箍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右下至上依次套装在墩柱外侧的第一抱箍组件及第二抱箍组件,所述第一抱箍组件的两侧固定设置有斜撑杆,所述斜撑杆的顶部支撑设置有横梁,墩柱两侧的所述横梁之间设置有纵梁,所述第二抱箍组件的两侧固定设置有伸缩支撑部件,所述伸缩支撑组件支撑设置在所述纵梁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盖梁施工抱箍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抱箍组件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托台,所述伸缩支撑部件的底部固定设置在所述托台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盖梁施工抱箍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支撑部件为千斤顶,所述托台是与所述第二抱箍组件侧面为一体结构的直角三角形块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盖梁施工抱箍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支撑部件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纵梁相对应的托板,所述托板的顶部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露露李涛欧从庆穆威霖李洋洋辛文简朝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