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吸油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15317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1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吸油毡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高效吸油毡,包括内层和外层,内层为吸油、保油纤维层,由聚丙烯树脂和聚烯烃弹性体经过接枝改性后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混改性,再经过熔喷工艺制得;外层为由经过疏水改性的聚丙烯树脂经过熔喷工艺制得。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高效吸油毡,吸油速率快、保油量大,可以应用于处理各类溢油问题;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简单便捷的制备方法。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吸油毡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吸油毡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世界石油工业的飞速发展,超60%的石油总供应量通过海上油轮运输,海上油田开采量也大幅度增加,溢油已成为发生频率最高、分布面积最广、危害程度最大的一种海洋污染。
[0003]目前处理海洋溢油的主要方面有分散法,凝固法,吸附法。分散法需使用分散剂,对溢油进行降解,因此毒性较高,有很高的环境二次污染风险。凝固法采用凝油剂,迅速提高油的粘度,使浮油结成块状物,便于回收,但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推广困难。吸附法是采用吸油材料将溢油吸附,是最常用的处理方法。吸附材料又包括活性炭、硅藻土、棉麻等天然材料和吸油树脂、无纺布、吸油毡等人造材料,其中吸油毡具有吸油快、吸附量大、易回收等特点,是常用的溢油处理材料。
[0004]吸油毡材料必具备以下特点,一是吸油的速度要快,避免溢油大面积扩散;二是水油分离效果好,有利于溢油的回收利用;三是受环境温度影响小,在低温环境下也能够快速的吸附溢油;四是是无毒,避免造成二次环境污染。
[0005]专利CN 109011708 A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单体接枝水稻秸秆和薄绒纤维做吸油毡的中间层,采用聚丙烯、聚酰亚胺和相容剂ABS

g

MAH混合的包覆外层。
[0006]专利CN 104874232 A在两层吸油纤维层之间添加干燥浒苔作为拒水亲油材料。
[0007]专利CN 108297517 A专利技术的吸油毡为三层结构,其中中间层为天然纤维、涤纶纤维和无机纳米材料制备而成的超细环保型纳米纤维。
[0008]当前聚丙烯纤维是常用的吸油毡材料,但是存在低温条件下吸油慢、吸油倍率低、易出现二次泄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吸油毡,其吸油速率快、保油量大,可以应用于处理各类溢油问题;同时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简单便捷的制备方法。
[001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高效吸油毡,包括内层和外层,内层为吸油、保油纤维层,由聚丙烯树脂和聚烯烃弹性体经过接枝改性后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混改性,再经过熔喷工艺制得;
[0011]外层为由经过疏水改性的聚丙烯树脂经过熔喷工艺制得。
[0012]优选的,聚丙烯树脂为等规聚丙烯,其在230℃、2.16kg条件下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40g/10min。进一步优选为燕山石化的PP 2040。
[0013]优选的,聚烯烃弹性体为乙烯

辛烯共聚物,其在190℃、2.16kg条件下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20g/10min,邵氏硬度为88A。进一步优选为陶氏化学的POE 8402。
[0014]优选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在230℃、3.8kg条件下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19g/
10min。进一步优选为台湾奇美公司的PMMA CM

211。
[0015]优选的,内层中,聚丙烯树脂占三种树脂总量的60~70wt%,聚烯烃弹性体占三种树脂总量的25~35w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占三种树脂总量的5wt%。
[0016]优选的,疏水改性剂为聚氧化乙烯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吐温20)、聚氧化乙烯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吐温40)、聚氧化乙烯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吐温60)或聚氧化乙烯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吐温80)。
[0017]所述的高效吸油毡的制备方法,内层和外层经绗缝工艺制得,内层的制备方法如下:
[0018](1)将聚丙烯树脂、聚烯烃弹性体加入混合机,依次加入过氧化苯甲酰、马来酸酐和液体石蜡,混合均匀;
[0019](2)将步骤(1)混合好的树脂用平行双螺杆造粒,双螺杆L/D=48,造粒温度为200℃~220℃;
[0020](3)将步骤(2)接枝改性的树脂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加入混合机,加入过氧化叔丁基,混合均匀;
[0021](4)将步骤(3)混合好的树脂用平行双螺杆造粒,双螺杆L/D=40,造粒温度为240℃~260℃;
[0022](5)将步骤(4)制得粒料采用熔喷工艺纺织成无纺布,纺丝温度为260℃~280℃,喷丝孔直径为0.15mm;
[0023](6)将步骤(5)制得的无纺布多层叠加成吸油毡内层,叠加厚度为80~100mm;
[0024]外层的制备方法如下:
[0025](1)向聚丙烯树脂中加入疏水改性剂,混合均匀;
[0026](2)将步骤(1)混合好的树脂用平行双螺杆造粒,双螺杆L/D=40,造粒温度为240℃~260℃;
[0027](3)将步骤(2)制得粒料采用熔喷工艺纺织成无纺布,纺丝温度为260℃~280℃,喷丝孔直径为0.15mm;
[0028](4)将步骤(3)制得的无纺布多层叠加成吸油毡内层,叠加厚度为0.2~0.3mm。
[0029]内层制备步骤(1)中,优选的,过氧化苯甲酰的用量为0.02%~0.25%,马来酸酐的用量为0.5%~0.6%,液体石蜡的用量为0.5%,以聚丙烯树脂和聚烯烃弹性体的总质量计量。
[0030]内层制备步骤(3)中,优选的,过氧化叔丁基的用量为0.45%~0.55%,以聚丙烯树脂、聚烯烃弹性体、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总质量计量。
[0031]外层制备步骤(1)中,优选的,疏水改性剂的用量为聚丙烯树脂质量的0.01%。
[0032]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3]本专利技术采用具有长支链结构的聚烯烃弹性体与聚丙烯树脂经过接枝改性后再通过熔喷工艺制得吸油毡内层,其中长支链结构的弹性体可赋予吸油毡良好的低温吸油性能;聚丙烯与聚烯烃弹性体接枝改性可增加极性,提高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相容性,提高吸油倍率;三种树脂经过改性后生产吸油毡的具有较大的吸油量和好的保油作用,同时受到气温影响较小;外层经过疏水改性后,保障吸油毡油水分离,便于溢油的回收。
附图说明
[0034]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详述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0036]实施例1
[0037]一种高效吸油毡,包括内层和外层,
[0038]内层的制备方法:
[0039](1)、将60kg聚丙烯树脂PP 2040、35kg聚烯烃弹性体POE 8402加入混合机,依次加入18g过氧化苯甲酰、475g马来酸酐和475g液体石蜡,混合均匀。
[0040](2)、将(1)混合好的树脂用平行双螺杆造粒,双螺杆L/D=48,造粒料筒温度为210
±
10℃,机头温度为220℃。
[0041](3)、将57kg接枝改性的树脂与3k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CM

211加入混合机,加入300g过氧化叔丁基,混合均匀。
[0042](4)、将(3)混合好的树脂用平行双螺杆造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吸油毡,包括内层和外层,其特征在于:内层为纤维层,由聚丙烯树脂和聚烯烃弹性体经过接枝改性后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混改性,再经过熔喷工艺制得;外层为由经过疏水改性的聚丙烯树脂经过熔喷工艺制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吸油毡,其特征在于:聚丙烯树脂为等规聚丙烯,其在230℃、2.16kg条件下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40g/10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吸油毡,其特征在于:聚烯烃弹性体为乙烯

辛烯共聚物,其在190℃、2.16kg条件下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20g/10min,邵氏硬度为88A。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吸油毡,其特征在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在230℃、3.8kg条件下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19g/10min。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吸油毡,其特征在于:内层中,聚丙烯树脂占三种树脂总量的60~70wt%,聚烯烃弹性体占三种树脂总量的25~35w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占三种树脂总量的5wt%。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吸油毡,其特征在于:疏水改性剂为聚氧化乙烯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聚氧化乙烯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聚氧化乙烯山梨醇酐单油酸酯或聚氧化乙烯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7.一种权利要求1

6任一所述的高效吸油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内层和外层经绗缝工艺制得,内层的制备方法如下:(1)将聚丙烯树脂、聚烯烃弹性体加入混合机,依次加入过氧化苯甲酰、马来酸酐和液体石蜡,混合;(2)将步骤(1)混合好的树脂用平行双螺杆造粒,双螺杆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恩琳贾小波孙丽朋张学明许永森张强孔秀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