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线合并监测装置及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地质灾害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气线合并监测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地质灾害具有随机性、多样性、难以及时发现的特点,地质灾害的发生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危及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如果能实时、准确地进行监测,就会避免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在工程建筑领域,监测仪技术为新兴建筑的设计和旧建筑的监测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层出不穷的工程安全监测仪器逐渐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现在的监测设备可以连续进行自动监测,在地区分布网点或在重点地区布置监测点,进行在线监测。但是,现有的监测设备不仅功能单一,而且生产成本高,价格昂贵,不便于推广使用,且不同种类的传感器都是独立的,分散安装,这种结构的系统既给安装带来了很多困难,而且还会影响数据采集的质量,增大了传感器被外界环境影响的风险。
[0003]现有设备一般都是单独对杆塔进行监测,设备结构复杂,安装过程受人员经验及现场状态的影响,杆塔修建地点可能高低不平,土质松软,不利于安装,安装过程比较困难,且安装时间比较长,因此急需一种便于安装的杆塔监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线合并监测装置(1),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3)、拉线式位移计(2)、倾角仪(3)、水准仪(4)和电路单元(5);所述拉线式位移计(2)、倾角仪(3)、水准仪(4)和电路单元(5)分别安装于壳体(13)内;通过壳体(13)上的气孔(21)将水准仪(4)和拉线式位移计(2)连接;所述拉线式位移计(2)、倾角仪(3)和水准仪(4)的信号输出端与电路单元(5)连接;所述电路单元(5),用于接收并处理拉线式位移计(2)、倾角仪(3)和水准仪(4)的输出信号,并生成用于上传的传输信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线合并监测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3)包括:液管接口(41)、气管接口(42)、通讯线缆接口(12)、气孔(21)、线栓(22)和方向转换装置(23);所述液管接口(41)、气管接口(42)和通讯线缆接口(12)安装于壳体(13)的表面,且数量均为两个;所述液管接口(41)在气管接口(42)的下方;所述液管接口(41)和气管接口(42)分别与水准仪(4)连接;两个通讯线缆接口(12)相连,其中一个通讯线缆接口(12)与电路单元(5)连接;所述气孔(21)、线栓(22)和方向转换装置(23)位于壳体(13)上;所述气孔(21)与水准仪(4)和拉线式位移计(2)分别连接;所述线栓(22)位于气孔(21)一侧,所述线栓(22)和方向转换装置(23)与拉线式位移计(2)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线合并监测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准仪(4)的液体管(46)两端,分别与壳体(13)侧面的两个液管接口(41)相连;所述水准仪(4)的气体管(44)两端,分别与壳体(13)侧面的两个气管接口(42)相连;所述气体管(44)还与壳体(13)上的气孔(21)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线合并监测装置(1),其特征在于,拉线式位移计(2)的拉线穿过水准仪(4)的气体管(44),经方向转换装置(23)换向后从气孔(21)穿出,并固定于线栓(22)上;所述气体管(44)用于通气和防止外界误触拉线式位移计(2)的拉线;所述方向转换装置(23)用于保证拉线式位移计(2)的拉线与拉线式位移计(2)的轮毂转动方向间的角度不变。5.气线合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
‑
4任一项所述的气线合并监测装置(1)若干台、供电和数据采集器(6)和连接件若干;若干台设置于杆塔(9)预设监测点上的气线合并监测装置(1)按设定顺序,经若干连接件连接组成连接电路后,与所述供电和数据采集器(6)连接,构成回路;所述若干台气线合并监测装置(1),用于获取杆塔姿态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后上传至供电和数据采集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毅,赵斌滨,杨知,程永锋,孔小昂,刘彬,李孟轩,赵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