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植被护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5110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1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植被护坡结构,包括螺旋圈体、挡土翼、平面网层,螺旋圈体在边坡上由上而下铺设,其相互连接而形成螺旋圈整体,螺旋圈体纵向分布,且间距相等,螺旋圈体的高度低于翼板,螺旋圈体通过高强钢丝与挡土翼固定连接;挡土翼由翼板和锚杆两部分组成,锚杆通过高强钢丝与翼板固定连接,翼板两侧设有挡板,挡板下端切割成与坡面所匹配的斜面;挡土翼与坡面形成一个凹槽,挡土翼在坡面上布置方式为梅花桩式,在挡土翼上端铺设平面网层,平面网层与锚杆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解决现有边坡加固机构容易受暴雨冲刷,引发二次滑坡,以及螺旋圈体的结构空隙大,方便植被攀爬生长,保持水土稳定。保持水土稳定。保持水土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植被护坡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生态护坡领域,尤其是一种生态植被护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道路、桥梁、水利水电、住宅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随之得到飞速发展。工程建设的开挖直接导致大面积的山体边坡裸露,生态系统严重被破坏,并伴有局部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造成河、湖、水库淤积,使洪涝灾害加剧,甚至造成山体滑坡及泥石流等严重的次生灾害,严重危害公共安全,
[0003]以前常采用的护面墙、框格护坡、浆砌片石护坡、喷锚混凝土护坡、六角空心砖护坡等工程护坡方法,虽然可快速有效的加固边坡,但工程造价较高,不利于植被恢复,有时甚至进一步破坏了生态环境,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浆砌片石、混凝土等都会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而发生风化、老化,效果会越来越差,后期维护整治费用高。
[0004]生态护坡是利用优良植物的自然生长将边坡岩土进行固结和团集于植物根系周围,以达到钢砼护坡相同和相应的护坡效果。其目的既要达到土木工程边坡稳定、稳固功能,又要达到恢复工程所在地域的系统生态平衡。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领域工作人员对生态护坡进行了不同的研究:
[0006]中国专利申请201520295560.4公开了“一种高陡边坡用绿化网毯”,包括焊接在高陡边坡内锚杆上的交叉网层,所述交叉网层由相互交叉的多个横向螺旋圈体和多个纵向螺旋圈体组成,所述横向螺旋圈体和纵向螺旋圈体的螺距均为2cm~5cm,所述横向螺旋圈体和纵向螺旋圈体的交叉处形成上交叉点和下交叉点,所述上交叉点处设置有植生袋;所述交叉网层上设置有平面网层。该申请文件易于运输安装,其中的植生袋有序排列,能够控制种子的播种密度和植被密度,绿化网毯的结构空隙大,方便植被攀爬生长。但是,其螺旋圈体的固定只通过锚杆与坡体的连接,且植生袋悬空放置,植物成长需要一定周期,当植物还未完全成长时,突遇暴风雨天气,单凭借着锚杆,此时的水土极不稳定,易造成水土流失,螺旋圈体不稳定。
[0007]因此有必要对生态护坡结构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以解决上述的各种不端。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申请的目的:在于解决和克服现有技术和应用的不足,提供一种生态植被护坡结构,有效解决现有边坡加固机构容易受暴雨冲刷,引发二次滑坡,以及螺旋圈体的结构空隙大,方便植被攀爬生长,保持水土稳定。
[0009]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生态植被护坡结构,包括:螺旋圈体、挡土翼、平面网层,所述螺旋圈体在边坡上,由上而下铺设,其相互连接而形成螺旋圈整体,所述螺旋圈体通过高强钢丝与挡土翼固定连接;
[0010]所述挡土翼由翼板和锚杆两部分组成,所述锚杆通过高强钢丝与翼板固定连接,所述翼板两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下端切割成与坡面所匹配的斜面;
[0011]所述挡土翼与坡面形成一个凹槽,所述挡土翼在坡面上布置方式为梅花桩式,所述在挡土翼上端铺设平面网层,所述平面网层与锚杆固定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翼板为长方形防腐木板,翼板上设有高强钢丝穿过的洞孔,翼板高度为12cm~17cm。
[0013]优选地,所述锚杆一端整体高出翼板,另一端锚杆入坡面深度为20cm~30cm。
[0014]优选地,所述锚杆与翼板相平行,每块翼板上设有2~4根锚杆。
[0015]优选地,所述螺旋圈体纵向分布,且间距相等,螺旋圈体的高度低于翼板。
[0016]优选地,所述平面网层单元格为菱形,其边长为4cm~8cm。
[0017]优选地,所述挡土翼与坡面所形成的夹角为40度~80度。
[0018]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明显优点和效果:
[0019]1、挡土翼增大了边坡土体与坡面的接触面积,并承担了大部分的土壤侧面压力,从而增大了土壤与坡面的静摩擦力,尤其对强降雨产生的坡面径流对边坡土体产生的拖曳力从而产生的边坡滑坡,冲沟有明显的作用。
[0020]2、挡土翼具有强的承载力,使其能够稳定采用喷播技术附着于岩石边坡的土体厚度更厚,使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的效果更好,后期养护更容易,效果更。
[0021]3、在边坡上从上到下铺设螺旋圈体形成螺旋圈网,螺旋圈网结构空隙大,利于植被攀爬生长,且能够适应于多种地形,与喷播技术结合,保持水土流稳定,增加边坡稳定性。
[0022]4、植被形成后,根系发达的草本植物根系网,将坡面上植物、挡土翼和土壤(或岩石)表层紧紧的连在一起,比直接附着在边坡岩壁上具有更强大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申请的整体结构布置图。
[0024]图2是本申请中挡土翼与螺旋圈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申请中挡土翼分布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申请中挡土翼的立面图。
[0027]图5是本申请中平面网层的平面图。
[0028]本申请中的标记说明:
[0029]1边坡、2螺旋圈体、3挡土翼、31翼板、32锚杆、31a左挡板、31b右挡板、4平面网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0]结合附图和以下说明描述了本申请的特定实施例以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制造和使用本申请的最佳模式。为了教导申请原理,已简化或省略了一下常规方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源自这些实施例的变形落在本申请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下述特征能够以各种方式结合以形成本申请的多个变型。本申请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由此,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下述特定实施例,而仅由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0031]图1至5示出,本申请生态植被护坡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例。
[0032]一种生态植被护坡结构,包括螺旋圈体2、挡土翼3、平面网层4,所述螺旋圈体2在
边坡1上,由上而下铺设,其相互连接而形成螺旋圈整体,所述螺旋圈体2通过高强钢丝与挡土翼3固定连接;所述挡土翼3由翼板31和锚杆32两部分组成,所述锚杆32通过高强钢丝与翼板31固定连接,所述翼板31两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下端切割成与坡面所匹配的斜面;所述挡土翼3与坡面形成一个凹槽,所述挡土翼3在坡面上布置方式为梅花桩式,所述在挡土翼3上端铺设平面网层4,所述平面网层4与锚杆32固定连接。本技术有效解决现有边坡1加固机构容易受暴雨冲刷,引发二次滑坡,以及螺旋圈体2的结构空隙大,方便植被攀爬生长,保持水土稳定。
[0033]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
[0034]一种生态植被护坡结构,包括螺旋圈体2、挡土翼3、平面网层4,螺旋圈体2在边坡1上,由上而下铺设,其相互连接而形成螺旋圈整体,螺旋圈体2通过高强钢丝与挡土翼3固定连接;
[0035]挡土翼3由翼板31和锚杆32两部分组成,锚杆32通过高强钢丝与翼板31固定连接,所述翼板31两侧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植被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旋圈体、挡土翼、平面网层,所述螺旋圈体在边坡上,由上而下铺设,其相互连接而形成螺旋圈整体,所述螺旋圈体通过高强钢丝与挡土翼固定连接;所述挡土翼由翼板和锚杆两部分组成,所述锚杆通过高强钢丝与翼板固定连接,所述翼板两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下端切割成与坡面所匹配的斜面;所述挡土翼与坡面形成一个凹槽,所述挡土翼在坡面上布置方式为梅花桩式,所述在挡土翼上端铺设平面网层,所述平面网层与锚杆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植被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翼板为长方形防腐木板,翼板上设有高强钢丝穿过的洞孔,翼板高度为12cm~17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卫锋
申请(专利权)人:元成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