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袋装物料卸车抓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5075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卸车抓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袋装物料卸车抓手,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转动连接有若干传动辊,若干传动辊的外侧套设有传动带,传动带的外壁的两侧均设有若干均匀设置的安装板,每个安装板上均设有安装架,安装架上转动连接有夹持抓手,夹持抓手的顶部抵接与壳体的外壁,壳体底部的两侧设有导向部,夹持抓手在传动带传动过程中与传动带同步转动,当夹持抓手运动到导向部的位置时,夹持抓手的顶部在导向部的作用下向远离壳体的一侧转动,借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多个夹持抓手配合的凸轮输送结构,实现对多个袋装物料同时夹持,增加了夹持袋装物料的可靠性和袋装物料的搬运的效率和可靠性。料的搬运的效率和可靠性。料的搬运的效率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袋装物料卸车抓手


[0001]本技术涉及卸车抓手
,尤其涉及一种袋装物料卸车抓手。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工业中目前面临一种问题,即软包袋装货车的拆垛卸车问题,如饲料厂、粮食厂、化肥厂等都有拆垛卸车的需求,这些工作现在绝大多数的厂商仍然采用人工进行拆垛卸车作业。目前在行业里将软包(包括饲料、粮食、糖盐、水泥、黄沙等)从码垛好在卡车(或平板车等)上一包一包拆卸下来并一包一包重新码垛到地面的托盘卡板上完成收货转运工作,只能用大量的人工站到车上一包一包抓取、杂乱无章地扔到地上,然后再靠人工从地上一包一包抬起堆放到托盘卡板上,堆满后再用叉车运走。而且在实现袋装物料的自动装车和卸车过程中,对于袋装物料的夹持时只能进行单个夹持,将加持后的物料放下后再进行另一个物料的夹持,袋装物料的装车和卸车的效率较低。
[0003]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袋装物料卸车抓手,其可以通过设置多个夹持抓手配合的凸轮输送结构,实现对多个袋装物料同时夹持,增加了袋装物料的夹持输送的效率,同时设置板式夹持抓手,从而增加了袋装物料的搬运的效率和可靠性。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袋装物料卸车抓手,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转动连接有若干传动辊,若干所述传动辊的外侧套设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的外壁的两侧均设有若干均匀设置的安装板,每个所述安装板上均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转动连接有夹持抓手,所述夹持抓手的顶部抵接与所述壳体的外壁,所述壳体底部的两侧设有导向部,所述夹持抓手在传动带传动过程中与所述传动带同步转动,当所述夹持抓手运动到导向部的位置时,所述夹持抓手的顶部在导向部的作用下向远离所述壳体的一侧转动,两个对置的所述夹持抓手的底部相互配合对物料进行夹持。
[0006]根据本技术的袋装物料卸车抓手,所述安装架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端设有一与所述安装板平行设置的转动轴,所述夹持抓手上设有与所述转动轴配合设置的转动孔,所述转动孔与所述转动轴之间通过扭簧连接。
[0007]根据本技术的袋装物料卸车抓手,所述夹持抓手的顶部设有抵接头,所述抵接头在扭簧的作用下时刻与所述壳体的外壁抵接,所述夹持抓手的底部设有夹持板。
[0008]根据本技术的袋装物料卸车抓手,所述抵接头上设有可伸缩的伸缩柱,所述伸缩柱邻近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滚珠,所述伸缩柱与所述抵接头之间设有弹簧。
[0009]根据本技术的袋装物料卸车抓手,所述导向部为凸起的导轨结构,所述导轨的位置设置于所述抵接头的运行轨道上,所述导轨的两端设有斜面结构。
[0010]根据本技术的袋装物料卸车抓手,所述壳体上设有驱动所述传动辊转动的驱
动电机,所述壳体的边缘处紧贴所述传动带。
[001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袋装物料卸车抓手,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转动连接有若干传动辊,若干所述传动辊的外侧套设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的外壁的两侧均设有若干均匀设置的安装板,通过设置安装板对加持抓手进行定位,保证两个安装板上的夹持抓手配合对袋装的物料进行夹持,每个所述安装板上均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转动连接有夹持抓手,所述夹持抓手的顶部抵接与所述壳体的外壁,所述壳体底部的两侧设有导向部,所述夹持抓手在传动带传动过程中与所述传动带同步转动,当所述夹持抓手运动到导向部的位置时,所述夹持抓手的顶部在导向部的作用下向远离所述壳体的一侧转动,两个对置的所述夹持抓手的底部相互配合对物料进行夹持,实现对袋装物料的自动夹持和输送,减少物料在搬运和输送时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综上,本技术产生的技术效果是通过设置多个夹持抓手配合的凸轮输送结构,实现对多个袋装物料同时夹持,增加了袋装物料的夹持输送的效率,同时设置板式夹持抓手,增加了夹持袋装物料的可靠性,从而增加了袋装物料的搬运的效率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的传动带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技术的加持抓手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在图中,1

调节柱,2

连接柱,3

传动带,31

安装板,32

传动部,33

传动辊,4

壳体,5

导向部,6

安装架,7

夹持抓手,71

伸缩柱,72

弹簧,73

转动孔,74

夹持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8]参见图1、图3和图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袋装物料卸车抓手,该袋装物料卸车抓手包括壳体4,壳体4的外壁通过连接柱2进行固定,两个连接柱2 的顶部设有调节柱1,通过调节柱1固定在预定的位置并对整个壳体4进行位置调节,所述壳体4上设有转动连接有若干传动辊33,若干所述传动辊33的外侧套设有传动带3,传动带的传动部32与传动辊33配合传动,所述传动带3的外壁的两侧均设有若干均匀设置的安装板31,通过设置安装板31对加持抓手进行定位,保证两个安装板31上的夹持抓手7配合对袋装的物料进行夹持,每个所述安装板31上均设有安装架6,所述安装架6上转动连接有夹持抓手7,所述夹持抓手7的顶部抵接与所述壳体4的外壁,所述壳体4底部的两侧设有导向部5,所述夹持抓手7在传动带3传动过程中与所述传动带3同步转动,当所述夹持抓手7运动到导向部5的位置时,所述夹持抓手7的顶部在导向部5的作用下向远离所述壳体4的一侧转动,两个对置的所述夹持抓手7的底部相互配合对物料进行夹持,实现对袋装物料的自动夹持和输送,减少物料在搬运和输送时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0019]参见图1和图4,优选的是,本技术的所述安装架6远离所述安装板 31的一端
设有一与所述安装板平行设置的转动轴,所述夹持抓手7上设有与所述转动轴配合设置的转动孔73,所述转动孔73与所述转动轴之间通过扭簧连接,通过扭簧的扭力保证夹持抓手7的顶部一直抵接在壳体4的外壁上,所述夹持抓手7的顶部设有抵接头,所述抵接头在扭簧的作用下时刻与所述壳体4的外壁抵接,所述夹持抓手7的底部设有夹持板74,通过夹持板74保证对袋装物料的夹持效果,增加夹持袋装物料的夹持效果。
[0020]参见图2和图4,另外,本技术的所述抵接头上设有可伸缩的伸缩柱 71,所述伸缩柱71邻近所述壳体4的一端设有滚珠,所述伸缩柱71与所述抵接头之间设有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袋装物料卸车抓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转动连接有若干传动辊,若干所述传动辊的外侧套设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的外壁的两侧均设有若干均匀设置的安装板,每个所述安装板上均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转动连接有夹持抓手,所述夹持抓手的顶部抵接与所述壳体的外壁,所述壳体底部的两侧设有导向部,所述夹持抓手在传动带传动过程中与所述传动带同步转动,当所述夹持抓手运动到导向部的位置时,所述夹持抓手的顶部在导向部的作用下向远离所述壳体的一侧转动,两个对置的所述夹持抓手的底部相互配合对物料进行夹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装物料卸车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端设有一与所述安装板平行设置的转动轴,所述夹持抓手上设有与所述转动轴配合设置的转动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吉祥孙红金宋培近王浩军刘光进吕晓鹏辛福鼎宋平郑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安丘博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