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投药智能控制系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5064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投药智能控制系统装置,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该污水处理投药智能控制系统装置,包括若干座窄长槽造型的絮凝池,絮凝池的入水口设置有搅拌池,搅拌池通过加药管与储药池相连,加药管上设置有加药泵;搅拌池通过进水管与输水管相连,进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和前置浊度仪,电磁阀位于前置浊度仪的上游;絮凝池通过出水管与排水管相连,絮凝池内靠近出水管的位置处设置有后置浊度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缩小单独一座絮凝池的体积,若干座絮凝池分别对应设置一组搅拌池、加药泵、前置浊度仪、后置浊度仪、电磁三通阀和回流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仅根据污水的体积添加药剂时存在的污水处理不彻底或药剂浪费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投药智能控制系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污水处理投药智能控制系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大多数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时,都是根据污水的体积添加相关药剂,比如在絮凝阶段,根据絮凝池中处理污水的体积添加絮凝剂,污水越多添加的絮凝剂越多。然而,实际上这样配比药剂并不科学,因为污水处理厂会处理来源不同的污水,污水的成分、浓度等细节并不相同,单纯根据体积添加药剂很容易造成处理不彻底或药剂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投药智能控制系统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仅根据污水的体积添加药剂时存在的污水处理不彻底或药剂浪费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污水处理投药智能控制系统装置,包括若干座窄长槽造型的絮凝池,所述絮凝池的入水口设置有搅拌池,所述搅拌池通过加药管与储药池相连,所述加药管上设置有加药泵。
[0006]所述搅拌池通过进水管与输水管相连,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和前置浊度仪,所述电磁阀位于前置浊度仪的上游。
[0007]所述絮凝池通过出水管与排水管相连,所述絮凝池内靠近出水管的位置处设置有后置浊度仪,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电磁三通阀,所述电磁三通阀位于后置浊度仪的下游。
[0008]所述电磁三通阀与回流管的一端相连,所述回流管的另一端连接在电磁阀与前置浊度仪之间的进水管上,所述回流管上设置有回流泵。
[0009]所述电磁阀、加药泵、电磁三通阀和回流泵的信号输入端均分别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前置浊度仪和后置浊度仪的信号输出端均分别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还与存储器和计时器信号连接。
[0010]优选的,若干座所述絮凝池分别对应一组搅拌池、加药管、加药泵、进水管、电磁阀、前置浊度仪、出水管、后置浊度仪、电磁三通阀、回流管和回流泵。
[0011]优选的,所述加药泵为微型变频泵。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的絮凝池在现有技术上不改变结构但缩小宽度尺寸,缩小单独一座絮凝池的体积,若干座絮凝池分别对应一组搅拌池、加药泵、前置浊度仪、后置浊度仪、电磁三通阀和回流泵,分别对进入搅拌池的污水和流出絮凝池的污水进行浑浊度测量,从而分别控制搅拌池的加药剂量以及控制絮凝池的污水排出或回流重新处理,缩小絮凝池体积并单独监测和控制处理和排出,监测数据更加准确,单次重新处理的污水体积小,节约时间,有
利于控制成本,方便操作,达到综合根据污水浑浊度和体积实时加药的效果,加药剂量控制更加精准科学,降低污水处理不彻底现象的发生,减少浪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仅根据污水的体积添加药剂时存在的污水处理不彻底或药剂浪费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系统原理图。
[0016]图中:1、絮凝池;2、搅拌池;3、加药管;4、储药池;5、加药泵;6、进水管;7、输水管;8、电磁阀;9、前置浊度仪;10、出水管;11、排水管;12、后置浊度仪;13、电磁三通阀;14、回流管;15、回流泵;16、控制器;17、存储器;18、计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如图1

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投药智能控制系统装置,包括若干座窄长槽造型的絮凝池1,絮凝池1的入水口设置有搅拌池2,搅拌池2通过加药管3与储药池4相连,加药管3上设置有加药泵5。
[0019]搅拌池2通过进水管6与输水管7相连,进水管6上设置有电磁阀8和前置浊度仪9,电磁阀8位于前置浊度仪9的上游。
[0020]絮凝池1通过出水管10与排水管11相连,絮凝池1内靠近出水管10的位置处设置有后置浊度仪12,出水管10上设置有电磁三通阀13,电磁三通阀13位于后置浊度仪12的下游。
[0021]电磁三通阀13与回流管14的一端相连,回流管14的另一端连接在电磁阀8与前置浊度仪9之间的进水管6上,回流管14上设置有回流泵15。
[0022]电磁阀8、加药泵5、电磁三通阀13和回流泵15的信号输入端均分别与控制器16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前置浊度仪9和后置浊度仪12的信号输出端均分别与控制器16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控制器16还与存储器17和计时器18信号连接。
[002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若干座絮凝池1分别对应一组搅拌池2、加药管3、加药泵5、进水管6、电磁阀8、前置浊度仪9、出水管10、后置浊度仪12、电磁三通阀13、回流管14和回流泵15。
[002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加药泵5为微型变频泵,加药泵5根据前置浊度仪9的检测结果实时改变加药流量从而实现控制加药剂量。
[0025]工作原理:电磁阀8打开,污水经过输水管7和进水管6进入搅拌池2,前置浊度仪9实时监测污水的浑浊度,通过控制器16驱动加药泵5工作,根据对应进水管6上的前置浊度仪9的监测数据,对应的加药泵5把药剂添加到对应的搅拌池2中,搅拌池2的搅拌时间、电磁阀8的开启时间以及加药泵5的开启时间和絮凝池1的絮凝时间均由计时器18控制,絮凝达到设定时间后,后置浊度仪12检测絮凝池1尾端污水的浑浊度,浑浊度满足絮凝要求则电磁三通阀13切换联通出水管10和排水管11排出污水进行下一道工序,若浑浊度超过絮凝要求
则电磁三通阀13切换联通出水管10和回流管14,控制器16驱动对应的回流泵15抽取经过一次絮凝的污水进行二次加药搅拌和絮凝,实现自动控制加药。
[002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2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投药智能控制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座窄长槽造型的絮凝池(1),所述絮凝池(1)的入水口设置有搅拌池(2),所述搅拌池(2)通过加药管(3)与储药池(4)相连,所述加药管(3)上设置有加药泵(5);所述搅拌池(2)通过进水管(6)与输水管(7)相连,所述进水管(6)上设置有电磁阀(8)和前置浊度仪(9),所述电磁阀(8)位于前置浊度仪(9)的上游;所述絮凝池(1)通过出水管(10)与排水管(11)相连,所述絮凝池(1)内靠近出水管(10)的位置处设置有后置浊度仪(12),所述出水管(10)上设置有电磁三通阀(13),所述电磁三通阀(13)位于后置浊度仪(12)的下游;所述电磁三通阀(13)与回流管(14)的一端相连,所述回流管(14)的另一端连接在电磁阀(8)与前置浊度仪(9)之间的进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云华
申请(专利权)人:宣城市宣州区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