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解锁手套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4972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内饰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动解锁手套箱结构。一种电动解锁手套箱结构,包括箱框、转动连接于箱框的外箱以及连接于箱框和外箱之间的锁具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箱和箱框之间的阻尼机构、连接于箱框的控制系统以及连接于阻尼机构的行程检测模块,所述行程检测模块和锁具结构信号连接于所述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阻尼结构实现了汽车外箱的平滑顺畅开启,并且配合行程检测模块可以检测手套箱开启闭合的状态。测模块可以检测手套箱开启闭合的状态。测模块可以检测手套箱开启闭合的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解锁手套箱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内饰的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动解锁手套箱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自动化、智能化成为汽车产品发展的趋势,如何使汽车产品在5G、人工智能时代到来时融入更多新技术元素,以提高产品竞争优势,是设计者必须要考虑的课题。仪表板外箱是汽车上的重要储物装置之一,现有的仪表板外箱多为扣手式,使用时需要全手动操作,不仅操作麻烦,乘员体验较差,而且外箱上必须保留手动操作的相关结构,影响外箱与车内装饰整体融合感,也降低了汽车整体自动化、智能化程度。
[0003]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外箱结构,包括外箱外板、外箱斗和外箱框,外箱斗嵌置在外箱框内并与外箱框铰接,且外箱斗可自然翻转下坠,外箱外板固连在外箱斗外侧,本电动外箱结构还包括电动锁闭机构,电动锁闭机构设于外箱框上并可锁止外箱斗。电动锁闭机构将外箱斗锁止时,外箱处于关闭状态;电动锁闭机构转换工作状态,解除外箱斗锁止时,外箱斗在重力作用下自然翻转下坠,外箱打开。本电动外箱结构为电动操作,只需通过简单的开关操作即可完成外箱开启,大大提高汽车整体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方便操作,改善乘员体验,同时由于取消了外箱上手动操作的相关结构,可使外箱外观更整洁,有利于外箱与车内装饰整体融合。
[0004]然而上述现有技术中通过齿轮与齿条啮合的方式控制手套箱斗的开启与锁止,难以实现手套箱斗顺畅匀速地开启,且无法检测手套箱开启闭合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难以实现手套箱斗顺畅匀速地开启,且无法检测手套箱开启闭合状态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动解锁手套箱结构,不仅可以顺畅匀速的开启和关闭,且可检测手套箱开启闭合状态。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提供一种电动解锁手套箱结构,包括箱框、转动连接于箱框的外箱以及连接于箱框和外箱之间的锁具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箱和箱框之间的阻尼机构、连接于箱框的控制系统以及连接于阻尼机构的行程检测模块,所述行程检测模块和锁具结构信号连接于所述控制系统。
[0008]本技术的一种电动解锁手套箱结构,外箱可以相对箱框转动,并且通过锁具结构相互锁止,设置在外箱和箱框之间的阻尼机构可以为外箱的开启增添阻尼感,让外箱与箱框之间的开合过程更加顺畅平滑,连接于阻尼机构的行程检测模块可以根据阻尼机构的行程位置判断外箱与箱框的开合状态,并发送电信号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接收到行程检测模块的电信号后进行信号处理,可以对锁具结构发送做出相应变更动作的电信号,起到对外箱的开启过程位置的实时监控并根据不同的位置控制锁具结构运行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实现手套箱斗顺畅匀速地开启,且无法检测手套箱开启闭合状态的技术问
题。
[0009]进一步地,所述阻尼机构包括连接于箱框且转动设有阻尼齿轮的阻尼器和转动连接于外箱的阻尼板,所述阻尼板设有与阻尼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阻尼器通过阻尼齿轮与齿条啮合滑动连接于阻尼板,所述行程检测模块设于阻尼器。当外箱相对箱框开启时,外箱带动阻尼板相对阻尼器滑动,与阻尼齿轮啮合的齿条驱动阻尼齿轮转动,行程检测模块根据阻尼器的相对阻尼板的位置读取外箱与箱框之间的位置关系并发送电信号给控制系统,同时阻尼齿轮转动反馈阻尼感给阻尼板,阻尼板传递阻尼感给外箱,外箱在重力作用和阻尼作用下缓慢打开,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同时减小冲击和噪声。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外箱包括转动连接于箱框的箱体和连接于箱体的盖板,所述箱体内设有与控制系统连接的照明灯。盖板连接于箱体外与汽车内饰融为一体,在箱体内设置照明灯便于使用者在车内光线昏暗的情况可以打开照明灯,提高箱体内的亮度,满足使用者在日照光线不足的环境下对外箱的使用需求,在行程检测模块检测到外箱开启时,控制系统控制照明灯打开,而无需人为打开照明灯,更加人性化。
[0011]进一步地,所述盖板靠近箱框的一侧设有缓冲钉。缓冲钉连接在盖板靠近箱框的一侧,当外箱与箱框闭合时,盖板的缓冲钉先接触到箱框,减少盖板与箱框的接触面积,避免使用者暴力关箱时盖板与箱框直接接触导致盖板损坏,影响车辆内饰外观。
[0012]进一步地,所述箱框两侧设有固定轴,所述箱体两侧设有转动连接于固定轴的夹持部,两侧所述夹持部之间设有连接于盖板的定位块,所述箱框设有与定位块相嵌合的定位槽。外箱通过两侧的夹持部转动连接于箱体两侧的固定轴实现外箱和箱框之间的转动连接,为了保证外箱与箱框在关闭时不会发生沿固定轴轴向的移动,在两侧所述夹持部之间设置了定位块,并且在箱框设置了与定位块相嵌合的定位槽,当外箱与箱框关闭时,定位块嵌合入定位槽,实现了外箱和箱框之间的稳固关闭状态。
[0013]进一步地,所述外箱连接有导向轴,所述箱框设有滑槽,所述导向轴滑动连接于滑槽。设置导向轴连接于外箱并且滑动连接于设置在箱框的滑槽内,可以限制外箱相对箱框转动的角度,控制外箱相对箱框的开合行程,同时使外箱相对箱框滑动得更加平稳。
[0014]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轴表面贴设有缓冲毛毡。由于毛毡质地柔软,耐磨强度高,将缓冲毛毡贴设于导向轴表面,可以使导向轴在滑槽内滑动得更加平缓顺畅,同时增加缓冲效果,为外箱与箱框的开合增加阻尼感。
[0015]进一步地,所述锁具结构包括滑动连接于箱框且设有右锁舌的右锁杆以及用于驱动右锁杆滑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外箱设有可与右锁舌扣合的右锁孔,所述右锁杆连接于驱动装置的输出端。通过右锁舌与右锁孔扣合的方式实现外箱与箱框的锁止,右锁孔连接于滑动连接在箱框的右锁杆上,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右锁杆相对箱框滑动,带动右锁舌脱出右锁孔从而解锁外箱与箱框之间的固定,驱动装置可以接收控制系统发送的电信号做出相应动作从而改变右锁舌与右锁孔之间的锁止状态,实现电动开启汽车外箱,具有通用性强、成本低、易于安装的优点。
[0016]进一步地,所述锁具结构还包括滑动连接于箱框且设有左锁舌的左锁杆和转动连接于箱框且连接设置在左锁杆和右锁杆之间的转动杆,所述外箱设有可与左锁舌扣合的左锁孔。驱动装置驱动右锁杆相对箱框滑动,带动转动设置在左锁杆和右锁杆之间的转动杆一端转动,由于转动杆的另一端连接于左锁杆,转动杆转动带动左锁杆相对箱框同时滑动,
左锁杆和右锁杆的滑动方向相反,当右锁杆滑动至右锁舌脱出右锁孔同时左锁杆滑动至左锁舌脱出左锁孔,外箱随着重力作用下相对箱框转动开启;增设的左锁杆可以加强外箱与箱框之间的锁止固定状态,避免单侧产生外箱与箱框之间的固定状态不稳定。
[0017]进一步地,所述右锁杆和箱框之间连接有右弹簧,所述左锁杆和箱框之间连接有左弹簧。在右锁杆和箱框之间设置右弹簧,在左锁杆和箱框之间设置左弹簧,有利于对驱动装置断电之后左锁杆和右锁杆的快速复位,减少驱动装置的动态能源消耗,同时还可以牢固外箱与箱框之间的关闭状态。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本技术的阻尼机构可以为外箱的开启增添阻尼感,让外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解锁手套箱结构,包括箱框(100)、转动连接于箱框(100)的外箱(200)以及连接于箱框(100)和外箱(200)之间的锁具结构(3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箱(200)和箱框(100)之间的阻尼机构(400)、连接于箱框(100)的控制系统(500)以及连接于阻尼机构(400)的行程检测模块(600),所述行程检测模块(600)和锁具结构(300)信号连接于所述控制系统(5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解锁手套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机构(400)包括连接于箱框(100)且转动设有阻尼齿轮(411)的阻尼器(410)和转动连接于外箱(200)的阻尼板(420),所述阻尼板(420)设有与阻尼齿轮(411)啮合的齿条(421),所述阻尼器(410)通过阻尼齿轮(411)与齿条(421)啮合滑动连接于阻尼板(420),所述行程检测模块(600)设于阻尼器(4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解锁手套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200)包括转动连接于箱框(100)的箱体(210)和连接于箱体(210)的盖板(220),所述箱体(210)内设有与控制系统(500)信号连接的照明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解锁手套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20)靠近箱框(100)的一侧设有缓冲钉(222)。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解锁手套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框(100)两侧设有固定轴,所述箱体(210)两侧设有转动连接于固定轴的夹持部(211),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