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复合耐热型合金铣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4501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复合耐热型合金铣刀,包括固定座、支撑杆、限位套、限位凸块、注水柱、锁定螺丝、刀杆、限位槽、铣削杆、退屑槽、第一联动杆、对接板、第二联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本铣刀中的固定座的内部空腔中呈转动式竖直连接有蜗杆,蜗杆通过其上的螺旋状槽口与齿盘啮合连接,使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转动蜗杆带动齿盘转动,通过齿盘转动带动第一联动杆、对接板、第二联动杆整体联动,进而使工作人员能够快速控制支撑杆上下移动,在本铣刀中的限位套的中心处竖直固定有注水柱,注水柱限位对接在刀杆的底部空腔中,通过注水柱将冷却液注入铣削杆的内部空腔中并通过漏液微孔喷出,进而实现对铣削杆的内冷,提高其耐热性。热性。热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复合耐热型合金铣刀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合金铣刀,具体为一种多功能复合耐热型合金铣刀,属于合金铣刀


技术介绍

[0002]合金铣刀是一种使用合金材料制作而成的一种质地较硬的一种金属切削工具,主要应用于一些切割质地较硬的金属材质,以及一些特殊行业中的一种应用材料,铣刀在加工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避免铣刀受热损坏,因此耐热性的合金铣刀应运而生。
[0003]然而现有的耐热型合金铣刀大多存在着各种问题:
[0004]1)为了使提高合金铣刀的耐热性,一般在合金铣刀的表面喷涂有耐热涂层,并在铣削时在铣刀的外部喷射冷却液加快散热,但是其只能将铣刀的外表面进行冷却散热,其散热效率低;
[0005]2)铣刀在加工时需要进行移动以实现对工件的扩孔,而现有的移动结构大多是控制转动的工件整体移动,而工件的体积与重量一般较大,不便于进行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多功能复合耐热型合金铣刀。
[0007]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多功能复合耐热型合金铣刀,包括:
[0008]铣削机构,其包括刀杆、铣削杆,用于铣削的所述铣削杆构成该合金铣刀的主体结构,所述刀杆竖直焊接固定在铣削杆的底部;
[0009]冷却机构,其包括限位槽,所述冷却机构设置在铣削机构上,所述限位槽呈内凹式设置在铣削杆的侧壁上,并在限位槽内密布有漏液微孔,且所述刀杆、铣削杆的内部均设置有空腔,漏液微孔与空腔贯通;r/>[0010]连接机构,其包括固定座、支撑杆、限位套,所述铣削机构连接在连接机构上,所述限位套竖直焊接固定在支撑杆的顶端,所述刀杆连接并锁定在限位套的内部空腔中,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机床上并在固定座上竖直贯穿设置有直径大于支撑杆的通孔,所述支撑杆的杆身穿过通孔,且所述支撑杆位于固定座上方的杆身与外设的夹持固定装置进行连接;
[0011]联动机构,其包括第一联动杆、对接板、第二联动杆、齿盘,所述联动机构连接在连接机构的内部空腔中,所述齿盘呈转动式连接在固定座的内部空腔中,所述第二联动杆水平固定在齿盘上的边缘处,所述第一联动杆水平固定在支撑杆上,所述对接板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对接板的一端通过转杆呈转动式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联动杆、第二联动杆呈转动式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座的内部空腔中呈转动式竖直连接有蜗杆,蜗杆通过其上的螺旋状槽口与齿盘啮合连接。
[00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蜗杆的顶端水平固定有转盘,并在转盘上胶结有一层防滑手胶。
[0014]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套的中心处竖直固定有注水柱,注水柱限位对接在刀杆的底部空腔中,并在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水管连接头。
[0015]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套的内部空腔中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凸块,刀杆的侧壁上呈内凹式设置有限位槽,限位凸块、限位槽分别前后左右呈对称式设置有四个,并上下一一对应设置。
[001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刀杆的侧壁上设置有螺孔,限位套的侧壁上贯穿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锁定螺丝,锁定螺丝旋拧锁定在螺孔内。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在本铣刀中的固定座的内部空腔中呈转动式竖直连接有蜗杆,蜗杆通过其上的螺旋状槽口与齿盘啮合连接,使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转动蜗杆带动齿盘转动,通过齿盘转动带动第一联动杆、对接板、第二联动杆整体联动,进而使工作人员能够快速控制支撑杆上下移动;
[0019]2)在本铣刀中的限位套的中心处竖直固定有注水柱,注水柱限位对接在刀杆的底部空腔中,通过注水柱将冷却液注入铣削杆的内部空腔中并通过漏液微孔喷出,进而实现对铣削杆的内冷,提高其耐热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齿盘及其整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刀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限位套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固定座,2、支撑杆,3、限位套,4、限位凸块,5、注水柱,6、锁定螺丝,7、刀杆,8、限位槽,9、铣削杆,10、退屑槽,11、第一联动杆,12、对接板,13、第二联动杆,14、齿盘,15、蜗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实施例一
[0027]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多功能复合耐热型合金铣刀,包括:
[0028]铣削机构,其包括刀杆7、铣削杆9,用于铣削的铣削杆9构成该合金铣刀的主体结构,刀杆7竖直焊接固定在铣削杆9的底部;
[0029]冷却机构,其包括限位槽8,冷却机构设置在铣削机构上,限位槽8呈内凹式设置在铣削杆9的侧壁上,并在限位槽8内密布有漏液微孔,且刀杆7、铣削杆9的内部均设置有空腔,漏液微孔与空腔贯通;
[0030]连接机构,其包括固定座1、支撑杆2、限位套3,铣削机构连接在连接机构上,限位套3竖直焊接固定在支撑杆2的顶端,刀杆7连接并锁定在限位套3的内部空腔中,固定座1固定在机床上并在固定座1上竖直贯穿设置有直径大于支撑杆2的通孔,所述支撑杆2的杆身穿过通孔,且所述支撑杆2位于固定座1上方的杆身与外设的夹持固定装置进行连接;
[0031]联动机构,其包括第一联动杆11、对接板12、第二联动杆13、齿盘14,联动机构连接在连接机构的内部空腔中,齿盘14呈转动式连接在固定座1的内部空腔中,第二联动杆13水平固定在齿盘14上的边缘处,第一联动杆11水平固定在支撑杆2上,对接板12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对接板12的一端通过转杆呈转动式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联动杆11、第二联动杆13呈转动式连接。
[003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固定座1的内部空腔中呈转动式竖直连接有蜗杆15,蜗杆15通过其上的螺旋状槽口与齿盘14啮合连接,使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转动蜗杆15带动齿盘14转动,通过齿盘14转动带动第一联动杆11、对接板12、第二联动杆13整体联动,进而使工作人员能够快速控制支撑杆2上下移动。
[003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蜗杆15的顶端水平固定有转盘,并在转盘上胶结有一层防滑手胶,使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转盘快速带动蜗杆15转动。
[0034]实施例二
[0035]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多功能复合耐热型合金铣刀,包括:
[0036]铣削机构,其包括刀杆7、铣削杆9,用于铣削的铣削杆9构成该合金铣刀的主体结构,刀杆7竖直焊接固定在铣削杆9的底部;...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复合耐热型合金铣刀,其特征在于,包括:铣削机构,其包括刀杆(7)、铣削杆(9),用于铣削的所述铣削杆(9)构成该合金铣刀的主体结构,所述刀杆(7)竖直焊接固定在铣削杆(9)的底部;冷却机构,其包括限位槽(8),所述冷却机构设置在铣削机构上,所述限位槽(8)呈内凹式设置在铣削杆(9)的侧壁上,并在限位槽(8)内密布有漏液微孔,且所述刀杆(7)、铣削杆(9)的内部均设置有空腔,漏液微孔与空腔贯通;连接机构,其包括固定座(1)、支撑杆(2)、限位套(3),所述铣削机构连接在连接机构上,所述限位套(3)竖直焊接固定在支撑杆(2)的顶端,所述刀杆(7)连接并锁定在限位套(3)的内部空腔中,所述固定座(1)固定在机床上并在固定座(1)上竖直贯穿设置有直径大于支撑杆(2)的通孔,所述支撑杆(2)的杆身穿过通孔,且所述支撑杆(2)位于固定座(1)上方的杆身与外设的夹持固定装置进行连接;联动机构,其包括第一联动杆(11)、对接板(12)、第二联动杆(13)、齿盘(14),所述联动机构连接在连接机构的内部空腔中,所述齿盘(14)呈转动式连接在固定座(1)的内部空腔中,所述第二联动杆(13)水平固定在齿盘(14)上的边缘处,所述第一联动杆(11)水平固定在支撑杆(2)上,所述对接板(12)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文豪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利豪刃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