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载结构及生物检测仪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4138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5:06
本申请涉及一种承载结构,其包括: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上开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位于所述导热板的中心及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的连线上。本申请还涉及一种生物检测仪器,用于对试剂盒中的待测样本进行检测,其包括:中控组件,包括电路板及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控制芯片;温控组件,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用于提供样本检测所需的热量;信号收发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的光源、信号接收组件以及位于光源与信号接收组件之间的传导光信号的导光体;以及承载结构,设置于所述温控组件上,且所述导光体位于承载结构朝向所述电路板的表面,所述承载结构用于将温控组件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所述试剂盒。用于将温控组件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所述试剂盒。用于将温控组件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所述试剂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承载结构及生物检测仪器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材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承载结构及包括所述承载结构的生物检测仪器。

技术介绍

[0002]体外诊断,即IVD(In Vitro Diagnosis),是指在人体之外,通过对人体样本(血液、体液、组织等)进行检测而获取临床诊断信息,进而判断疾病或机体功能的产品和服务。通常来说,体外诊断过程中所需的耗材和设备,均需要专业人员在特定的实验室中或医学机构中进行操作,不仅价格高昂,而且等待分析结果的过程,也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
[0003]近些年来,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人们对于体外诊断的需求大大增加,最常见的方式有两种:1)基于免疫学原理的抗原检测或抗体检测;2)基于分子生物学原理的核酸扩增检测。其中抗原或抗体检测,囿于其方法学的原理限制,其灵敏度、特异性等关键指标,均逊于核酸扩增检测(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st,NAAT),而后者也是目前病毒检测的“金标准(Gold Standard)”。
[0004]通常来说,进行核酸扩增检测,需要特定的仪器或设备。这些设备一般都具有加热功能及光学检测功能。其中:1)加热功能是为了给扩增反应提供适宜的温度;2)光学检测功能则是通过分析反应产物在特定光学条件下的变化,从而判断测试样本中是否存在靶基因。
[0005]针对上述两个要求,通常做法为:
[0006]1)分开设置加热系统与光学系统,使之相互独立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加热系统和光学系统通常位于待测反应容器的两侧,而反应过程中又需要严格的温度控制,因此又要对反应容器和加热系统之间的间隙进行控制,通常使用外力(如弹簧、卡扣、磁力等)进行压紧或固定,使“加热系统、反应容器、光学系统”三者形成类似三明治的多层堆叠式结构;
[0007]2)此外,核酸扩增检测的过程中的待测靶标数量通常大于1。因此在光学系统中,要么针对每个检测靶标设置分体式的独立光学组件,该方案通常会导致设备检测系统的整体体积较大;要么设置直线(或圆周)运动的光学系统,对多个检测单元进行轮式检测,该方案存在的问题是检测结果极易受到运动机构精度的影响,轻微的差异(如装配工艺、运输影响、长期使用自然老化、电机控制偏差等因素)都会导致光学系统出现难以预测的误差。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检测精度可控的承载结构能实现上述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申请提供一种承载结构及包括有所述承载结构的生物检测仪器,所述承载结构的将加热系统与光学系统进行了有效集成,易于组装,结构稳定,从而提高生物检测仪器的可靠性与易用性。
[0009]一种承载结构,包括:
[0010]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上至少开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
孔的中心位于所述导热板的中心及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的连线上。
[0011]在本申请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板包括相背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承载结构还包括传热元件,所述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且显露所述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
[0012]在本申请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表面设置有限位部,所述传热元件的形状与所述限位部的形状相适配,且所述传热元件位于所述限位部。
[0013]在本申请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为自第二表面向第一表面凹设形成的凹槽。
[0014]在本申请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表面凸设有第一环状凸缘及第二环状凸缘,第一环状凸缘自第二表面的边缘向远离第二表面的方向延伸且与第二环状凸缘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环状凸缘及第二环状凸缘共同形成所述限位部。
[0015]在本申请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热元件为多个彼此独立的结构或者为一体的环形结构。
[0016]在本申请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板的材质为金属或者陶瓷。
[0017]在本申请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热元件的材质为导热硅胶、导热硅脂或者导热介质。
[0018]在本申请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位于第一环状凸缘内侧,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一环状凸缘与所述第二环状凸缘之间。
[0019]在本申请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通孔位于同一圆周且均匀分布。
[0020]在本申请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通孔位于同一圆周且均匀分布;且所述第二通孔的数量与第一通孔的数量一致,且每个第二通孔位于所述导热板的中心及与其对应的第一通孔的中心的连线上。
[0021]在本申请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孔为圆柱形、锥形或者漏斗形。
[0022]在本申请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孔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孔部及第二孔部,第一孔部自第一表面开设向第二表面延伸,第二孔部自第二表面开设向第一表面延伸,第一孔部的直径大于第二孔部的直径,第一孔部的内侧面为弧形面。
[0023]一种生物检测仪器,用于对试剂盒中的待测样本进行检测,包括:
[0024]中控组件,包括电路板及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控制芯片;
[0025]温控组件,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用于提供样本检测所需的热量;
[0026]信号收发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的光源及信号接收组件;以及
[0027]承载结构,设置于所述温控组件上,其中,所述承载结构是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承载结构;所述导光体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通孔;
[0028]待检测的试剂盒能设置于所述承载结构上,所述承载结构用于将温控组件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所述试剂盒,所述光源发出的经过第一通孔传输至所述试剂盒,所述试剂盒能够将入射至其表面的光通过所述导光体导向所述信号接收组件,所述信号接收组件电连接所述控制芯片。
[0029]本申请能达到的技术效果是:所述承载结构包括导热板,在导热板中设置相互间隔的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位于所述导热板的中心及所述第一通孔的
中心的连线上,当将所述导热板用于生物检测仪器中时,用于传导光信号的导光体的第一汇聚透镜能位于第二通孔,光源发出的光信号经过第一通孔传输至试剂盒,经过试剂盒的反射后入射至导光体的实施第一汇聚透镜,最后被第一汇聚透镜反射至信号接收组件,被信号接收组件接收,从而承载结构与试剂盒是分开设置且结构简单,能提高生物检测仪器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承载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是图1提供的承载结构的又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3是图1提供的承载结构的部分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0033]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生物检测仪器的示意图;
[0034]图5是图4沿A

A方向的剖视图;
[0035]图6是图4提供的生物检测仪器包括的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7是图4提供的生物检测仪器包括的导光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8是图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上开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位于所述导热板的中心及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的连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包括相背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承载结构还包括传热元件,所述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且显露所述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设置有限位部,所述传热元件的形状与所述限位部的形状相适配,且所述传热元件位于所述限位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为自第二表面向第一表面凹设形成的凹槽。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凸设有第一环状凸缘及第二环状凸缘,第一环状凸缘自第二表面的边缘向远离第二表面的方向延伸且与第二环状凸缘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环状凸缘及第二环状凸缘共同形成所述限位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元件为多个彼此独立的结构或者为一体的环形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位于第一环状凸缘内侧,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一环状凸缘与所述第二环状凸缘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通孔位于同一圆周且均匀分布。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通孔位于同一圆周且均匀分布;且所述第二通孔的数量与第一通孔的数量一致,且每个第二通孔的中心位于所述导热板的中心及与其对应的第一通孔的中心的连线上。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的材质为金属或者陶瓷。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元件的材质为导热硅胶、导热硅脂或者导热介质。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设置有反射涂层或者为抛光表面。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为圆柱形、锥形或者漏斗形。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峰付雄林霄赵英杰王虎陈永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百康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