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改良的植物移植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40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结构改良的植物移植袋,该移植袋为一无纺布的结构体,封闭底部衬以防水隔层,装有土壤,植株的主根在移植袋内范围成长,而细根可穿过移植袋侧面伸展,达到了不伤及主根、影响植株生长而便于移植的目的。(*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涉及一种结构改良的植物移植袋,它借助于无纺布结构的移植袋以及移植袋底部设置的防水隔层,使在袋内生长的植株主根可按照最自然的方式生长,仅有细根部份穿过移植袋侧面,移植时,可直接将移植袋连同袋内的植株拔离苗圃,既方便又快速,而且可将移植植株时所造成的伤害减少至最小,使植株保持最佳的生命力,移植后,可按照正常的速度生长,不会受到移植的影响。目前植物的种植,除了直接种植在生长地之外,大多数的种植方式,均先将植物种植在苗圃内,待植物幼苗成长到一定的程度时,再将它掘起,移植至它处。现有技术中移植所用的工具以及移植的方式常常会损害植株,使其存活率降低,非常影响移植的效果,以下分别对各种移植的方式以及所用的工具进行分析。最传统的方式,最先在苗圃中直接培植植株的幼苗,如图4所示,当植株10成长到一定的程度,要开始移植时,先将它断根,用工具在植株10的周围向下垂直插入,将植株10根部切断,经过一段时间的复原,待再长出短细根12,准备移植时,再将植株10底部的根部切断,连同其根部周围的土壤一并拔起,再移植至它处,这样的方式具有以下的缺点。1.对植株10伤害很大,严重影响存活率。由于植株10的根部一般均按照向地性及向水性生长,或向四周成幅射状散开,或朝下生长,因此当用工具垂直插入切断根部时,其周围较粗的主根11部份往往在此时被切断,被切断后,必须要一段极长的时间复原,待复原后,要再长出新根仍需一段时间,此段时间内的水份供应便相对减少,非常影响植株10的生长,复原还需耗费一定的养份,再者,由于植株10的底部无法用工具事先切断根部,多半用锄头在移植进行的同时连同整株植株10掘起,切断底部的主根11,使得植株10整体的根部完全受损,供应水份的管道瞬间减少许多,自然降低移植的存活率。2.耗时很长。由于移植前,必须先将主根11切断,并且在切断后,仍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复原,非常浪费时间。3.移出苗圃后土壤不易保持。当植株10拔离苗圃后,其根部原先粘结的土壤容易松散掉落,必须浪费人力及工时,在土壤外部用稻草或塑料袋包扎,使移植的成本增加。4.植株10对移植后的环境适应力差。由于所述的移植过程中,对主根11的伤害很大,而且原来附在主根11上的土壤多有散失,因此植入新穴时,植株10的主根11不但要对自己的伤害进行复原,还要发出新细根12以抓住新穴内的新土,其抓土能力不大,在移植的初期必须加上支持的结构,否则容易倾倒,并且在抓住新土后方可正常地供应水份,因而对新穴环境的适应力不佳。5.移植有季节性的限制。一般移植以春、秋两季为宜,因为该两季日晒较弱,气候温和,植物对于水份的需求比夏季小,而且在移植时,由前述可知植株10的主根11严重地受损,其供水有失衡的现象,故只能在需水量较小的季节移植,但各种植物为适应市场的需要,移植的时间并不一定集中在春、秋两季,时常为适应消费者的需要,而必须在夏、冬两季中移植,故对植物的生长有很不良的影响。目前另有一种方式是将植株10栽在埋在苗圃内的塑料袋或花盆内,如图5所示,移植时,将塑料袋或花盆13直接掘出,植至它处时,先将塑料袋或花盆13拆离植株10后,再植入新穴,这样的移植方式仍具有以下缺点。1.植株10的根部生长不正常。由于植株10生长受限于塑料袋或花盆13的直径,故当植株10主根11向四周散开为花盆13周壁阻挡时,便发生不当转折的现象,而向底部生长的主根11亦受盆13的阻碍而向侧面延伸,但在周围仍受到不当的限制,无法伸展,连同侧向生长的主根11及连带的细根12在花盆13内发生卷绕的情形,甚至互相揪结成团,与植物一般根部的发展不同,从而减低植物生长的速度。2.花盆13或塑料袋与周围的土壤并不相通。由于花盆13或塑料袋的材料均具有防水或防渗透性,因此花盆13内的土壤与外部的土壤无法互通,水份无法随时由花盆13外部送入内部的土壤,当内部土壤过于干燥时,无法适时补充水份,必须等到下一次浇水方能顺利补充,如内部土壤过湿,亦无法适时地消除水份,细根12或主根11会发生腐烂,对花盆13内植株10的生长速度极为不利。3.移植后适应性不良。由于植株10根部的生长有转向或揪结成团的现象,这样,当移植入新穴后,其主根11无法立即向外伸展,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该主根11长出的新根方能按照一般植物的生长方式四散伸展,抓住新穴的土壤,方达到固定的效果。这是一段极长的适应期,必须十分小心的照顾,否则容易倾倒死亡。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株移植专用的移植袋,它以无纺布为整体的结构体,借以提供适于根部发展的最佳的形态规格,使根部的结构与自然生长的形态相当,可相对节省整体移植所需的费用,以及减少植物所受的损害,从而提高移植植株存活的比率。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改良的植物移植袋,其特征在于一个布满孔隙的移植袋,开口向上,封闭的底部设一防水隔层。前述的结构改良的植物移植袋,其特征在于移植袋可采用无纺布为结构体。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目的。附图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系统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组合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部份放大平面示意图。图4为传统移植形态的平面示意图。图5为以花盆为移植工具的平面示意图。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技术用于植株10栽种的工具是以无纺布为结构体的移植袋20,无纺布结构体的移植袋20的周壁具有细密的孔隙,而移植袋20是一圆柱状向上开口的袋体,在底部封闭端上设置一防水隔层21,该防水隔层21可用聚苯乙烯或一般的塑料材料制成,而土壤30直接装在防水隔层21的上方,以防止土壤30向下流失,而土壤30的周缘为移植袋20所局限住,亦不会有偏向流失的现象,将其整体置入苗圃内,以便栽培植株10幼苗。当植株10在移植袋20内生长时,其主根11的部份,可按照一般植物生长的方式四散伸展,当遇及移植袋20的周壁时,由于主根11尖端的细根12触及移植袋20的周壁,该细根12会自动穿过移植袋20的隙孔,以固定主根11生长的方向,待细根12继续长大,成为主根11,如图3所示,由于细根12穿过移植袋20的周壁,使该细根12上继续长粗的主根11定位在该方位上,不会发生卷绕或不当生长的情形,而该主根11在移植袋20的周壁内缘自然形成根瘤110,而该植株10生长的过程中,由在移植袋20以具有隙孔的无纺布为结构体,其内部与外部形成一相通的形态,水份或养份可直接通过该移植袋20周壁,以适时调节移植袋20内土壤30水份的含量。本技术的结构改良的植物袋,用于植物移植时,对其生长极为有利,优点为1.主根11生长自然。当植株10的细根12向外伸展时,它可穿过移植袋20周壁,以固定细根12生长的方向,当根径长粗成根11时,亦按照该细根12的方向生长,而向下生长的主根11及细根12部份,触及底部的防水隔层21后,向侧面伸展,从移植袋20的周围底部以向四周散开的方式生长,整体根系仍成自然的伸展形态,并无不当的弯折或卷绕的情形,因此主根11的生长一直保持自然正常的伸展形态,故移植后的主根11生长方向,可按照植物最自然的形态伸展,可以最快的速度向外扩张发育。2.生长环境可与周围的土壤自然调节。由于该移植袋20具有孔隙,故水份或者养份可在移植袋20周壁的内部与外部随意地流动,因此具有自然调节的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结构改良的植物移植袋,其特征在于:它是一个布满孔隙的移植袋,开口向上,封闭的底部设一防水隔层。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结构改良的植物移植袋,其特征在于它是一个布满孔隙的移植袋,开口向上,封闭的底部设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秀云
申请(专利权)人:七巧园艺事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