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设备的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3826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设备的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网和框架,所述防护网的两侧均与框架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防护网、框架、壳体、凹槽、第一通孔、控制组件、第二通孔、固定组件、连杆、第一行程槽、第二行程槽、限位杆、孔洞、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配合使用,使用者通过按压壳体右侧的控制块,使控制杆带动活动块移动,通过活动块表面的第一固定杆推动连杆做杠杆运动,使连杆靠近第二固定杆的一端通过第二固定杆带动凸台和固定块移动,使固定块于框架表面的凹槽中脱离,使框架与防护网脱离固定状态,解决了现有在搬运过程中,由于地形、空间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的防护装置不便于工人的运输的问题。便于工人的运输的问题。便于工人的运输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设备的防护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防护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机械设备的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防护装置是用屏护方法使人体与生产危险相隔离的装置,生产中的危险部分包括操作时可能接触到机器设备的运转部分,加工材料碎屑可能飞出的地方,机器设备上容易被触及的带电部分、高温部分和辐射热地带,以及厂院、工作场所可能引起坠落、跌伤的地方等,其防护装置是根据隔离危险因素原理创造的,对预防伤亡事故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机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验收和使用过程中,都应同时考虑设置必要的安全装置,在设备处于非使用状态或是长期使用状态时,为防止人员靠近会使用到防护网,现有的防护网与框架使用焊接的方式固定,使装置整体体积过大,在地形复杂、空间狭小的通道内不便于装置的搬运,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在搬运过程中,由于地形、空间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的防护装置不便于工人的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械设备的防护装置,具备防护网与框架可拆卸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在搬运过程中,由于地形、空间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的防护装置不便于工人的运输的问题。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机械设备的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网和框架,所述防护网的两侧均与框架活动连接,所述防护网顶部与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靠近防护网的一侧与防护网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框架靠近壳体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壳体靠近框架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壳体远离框架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壳体远离框架的一侧开设有与控制组件配合使用的第二通孔,所述壳体靠近框架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组件。
[0005]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块、控制杆和活动块,所述控制块的左侧与控制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杆的左侧与活动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与固定组件配合使用。
[000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块、凸台和弹簧,所述固定块的右侧与凸台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凸台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所述凸台靠近弹簧的一侧与弹簧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远离凸台的一侧与壳体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与第一固定杆配合使用。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杆的表面套设有连杆,所述连杆靠近第一固定杆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固定杆配合使用的第一行程槽,所述连杆远离第一固定杆的一侧与第二固定杆活动连接,所述连杆靠近第二固定杆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二固定杆配合使用的第二行程槽。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前侧和后
侧均与壳体内壁的前侧和后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前侧开设有与限位杆配合使用的孔洞。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壳体内壁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一固定杆配合使用。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壳体内壁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第二固定杆配合使用。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1、本技术通过设置防护网、框架、壳体、凹槽、第一通孔、控制组件、第二通孔、固定组件、连杆、第一行程槽、第二行程槽、限位杆、孔洞、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配合使用,使用者通过按压壳体右侧的控制块,使控制杆带动活动块移动,通过活动块表面的第一固定杆推动连杆做杠杆运动,使连杆靠近第二固定杆的一端通过第二固定杆带动凸台和固定块移动,使固定块于框架表面的凹槽中脱离,使框架与防护网脱离固定状态,解决了现有在搬运过程中,由于地形、空间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的防护装置不便于工人的运输的问题。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控制组件,能够对连杆的运动起到控制作用,通过控制连杆的移动使固定组件移动,达到防护网与框架固定的效果。
[0014]3、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组件,能够对防护网的位置起到固定作用,通过与连杆和控制组件的配合使用,使框架固定在防护网的两侧以起到防护作用。
[0015]4、本技术通过设置连杆,能够对固定块的移动起到辅助作用,通过控制组件的控制,可以有效的控制固定组件的移动。
[0016]5、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杆和孔洞,能够对连杆的位置起到限制效果,通过限位杆和孔洞的配合使用和相互限制,使连杆在使用时不会出现偏移的现象。
[0017]6、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滑槽,能够对活动块的移动起到辅助作用,通过与活动块表面的第一固定杆配合使用,能够防止活动块在移动时出现偏移的情况。
[0018]7、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二滑槽,能够对凸台的移动起到辅助效果,通过与凸台表面第二固定块的配合使用,能够防止凸台与固定块移动时出现偏移,能够使固定块更加准确的插入框架表面的凹槽内。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前视的剖视图;
[002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中:1、防护网;2、框架;3、壳体;4、凹槽;5、第一通孔;6、控制组件;601、控制块;602、控制杆;603、活动块;604、第一固定杆;7、第二通孔;8、固定组件;801、固定块;802、凸台;803、第二固定杆;804、弹簧; 9、连杆;10、第一行程槽;11、第二行程槽;12、限位杆;13、孔洞;14、第一滑槽;15、第二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0026]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械设备的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网1和框架2,防护网1的两侧均与框架2活动连接,防护网1顶部与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壳体3,壳体3靠近防护网1的一侧与防护网1的表面固定连接,框架2靠近壳体3的一侧开设有凹槽4,壳体3靠近框架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5,壳体3远离框架2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组件6,壳体3远离框架2的一侧开设有与控制组件6配合使用的第二通孔7,壳体3靠近框架2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组件8。
[0027]参考图4,控制组件6包括控制块601、控制杆602和活动块603,控制块 601的左侧与控制杆602的右侧固定连接,控制杆602的左侧与活动块603的右侧固定连接,活动块603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604,第一固定杆604与固定组件8配合使用。
[0028]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控制组件6,能够对连杆9的运动起到控制作用,通过控制连杆9的移动使固定组件8移动,达到防护网1与框架2固定的效果。
[00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设备的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网(1)和框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1)的两侧均与框架(2)活动连接,所述防护网(1)顶部与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壳体(3),所述壳体(3)靠近防护网(1)的一侧与防护网(1)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框架(2)靠近壳体(3)的一侧开设有凹槽(4),所述壳体(3)靠近框架(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5),所述壳体(3)远离框架(2)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组件(6),所述壳体(3)远离框架(2)的一侧开设有与控制组件(6)配合使用的第二通孔(7),所述壳体(3)靠近框架(2)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组件(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设备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6)包括控制块(601)、控制杆(602)和活动块(603),所述控制块(601)的左侧与控制杆(602)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杆(602)的左侧与活动块(603)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603)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604),所述第一固定杆(604)与固定组件(8)配合使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械设备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8)包括固定块(801)、凸台(802)和弹簧(804),所述固定块(801)的右侧与凸台(802)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凸台(802)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803),所述凸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雷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舒扬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