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生产用物料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3692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生产用物料运输装置,涉及建筑工程生产物料运输技术领域,包括物料运输装置主体,所述物料运输装置主体包括有运输车架,所述运输车架的上方设置有拼接运输车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拼接运输车机构,电机工作带动双头螺纹杆转动,限位杆起到限位的作用,移动架梁在双头螺纹杆与限位杆的限位配合下沿着运输车架进行相对移动,使运输车厢组成的运输车厢的长度可以进行延伸,便于运输一些长度较长的建筑物料,提高运输装置的实用性,移动滚轮减小移动架梁与运输车架内表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使移动架梁移动更加方便,移动滚轮起到固定运输车厢底部与移动架梁上表面之间的作用,使运输车厢随着移动架梁进行移动。架梁进行移动。架梁进行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生产用物料运输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生产物料运输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生产用物料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工程生产是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以及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也指各种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又称建筑工作量,这部分投资额必须兴工动料,通过施工活动才能实现,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运输装置对物料进行运送,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建筑工程生产用物料运输装置。
[0003]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公开号为CN216709348U,公开日为2022年06月10日的中国技术专利文件,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物料运输车装置,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一侧的推手、设置于底座上部的举升平台以及设置于底座与举升平台之间举升机构,所述举升平台两侧分别设置侧限位挡架,所述举升平台靠近推手的一端设置固定端部挡架,另一端铰接可动端部挡架,所述侧限位挡架之间设置装卸板组件,所述装卸板组件靠近可动端部挡架的一端通过转动座与举升平台转动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并通过装卸板控制组件与举升平台外端连接。
[0004]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以下问题:运输装置的尺寸是固定的,有些过长的建筑物料,例如钢管、横梁等不便于进行放置运输,实用性不足;缺少对于物料的限位固定机构,在运输过程中物料之间容易相互滑动,不够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生产用物料运输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建筑工程生产用物料运输装置,包括物料运输装置主体,所述物料运输装置主体包括有运输车架,所述运输车架的上方设置有拼接运输车机构,所述拼接运输车机构的内部设置有物料限位机构,所述拼接运输车机构包括有电机、双头螺纹杆、移动架梁和运输车厢,所述电机的侧表面与运输车架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物料限位机构包括有安装滑动槽板、物料限位块和移动滑块,所述安装滑动槽板的外表面与运输车厢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
[000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双头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双头螺纹杆的另一端与运输车架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所述双头螺纹杆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分别与运输车架的内表面固定连接,电机工作起到带动双头螺纹杆转动的作用,限位杆起到限位的作用。
[000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移动架梁的外表面与运输车架的内
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架梁的一侧内壁与双头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所述移动架梁的另一侧内壁与限位杆的外表面活动连接,移动架梁在双头螺纹杆与限位杆的限位配合下沿着运输车架进行相对移动,使运输车厢组成的运输车厢的长度可以进行延伸,便于运输一些长度较长的建筑物料,提高运输装置的实用性。
[00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移动架梁的两侧分别活动安装有移动滚轮,所述运输车架的内表面设置有与移动滚轮适配的滑槽,所述移动架梁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移动滚轮减小移动架梁与运输车架内表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使移动架梁移动更加方便。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运输车厢的下表面与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运输车厢之间设置有相互适配的卡接板和卡接槽,移动滚轮起到固定运输车厢底部与移动架梁上表面之间的作用,使运输车厢随着移动架梁进行移动。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物料限位块由耐磨橡胶材料制成,所述移动滑块的外侧表面与安装滑动槽板的内侧表面相接触,所述安装滑动槽板的内表面设置有与移动滑块相适配的滑动槽,物料限位块起到对运输车厢承载的建筑物料进行限位固定,物料限位块表面的弧形槽可以对钢管等物料进行卡接限位。
[00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移动滑块之间固定安装有挤压弹簧柱,所述移动滑块的内壁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物料限位块的侧表面铰接,安装滑动槽板起到安装移动滑块的作用,移动滑块因为挤压弹簧柱的弹性挤压在安装滑动槽板内表面进行移动,通过连接杆对物料限位块提供弹性支撑作用力,使物料限位块对建筑物料具有弹性挤压固定的作用。
[001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5]1、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生产用物料运输装置,通过安装拼接运输车机构,电机工作带动双头螺纹杆转动,限位杆起到限位的作用,移动架梁在双头螺纹杆与限位杆的限位配合下沿着运输车架进行相对移动,使运输车厢组成的运输车厢的长度可以进行延伸,便于运输一些长度较长的建筑物料,提高运输装置的实用性,移动滚轮减小移动架梁与运输车架内表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使移动架梁移动更加方便,移动滚轮起到固定运输车厢底部与移动架梁上表面之间的作用,使运输车厢随着移动架梁进行移动。
[0016]2、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生产用物料运输装置,通过安装物料限位机构,物料限位块起到对运输车厢承载的建筑物料进行限位固定,物料限位块表面的弧形槽可以对钢管等物料进行卡接限位,安装滑动槽板起到安装移动滑块的作用,移动滑块因为挤压弹簧柱的弹性挤压在安装滑动槽板内表面进行移动,通过连接杆对物料限位块提供弹性支撑作用力,使物料限位块对建筑物料具有弹性挤压固定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展开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拼接运输车机构剖面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物料限位机构剖面示意图。
[0021]图中:1、物料运输装置主体;11、运输车架;2、拼接运输车机构;21、电机;22、双头
螺纹杆;221、限位杆;23、移动架梁;231、移动滚轮;232、支撑板;24、运输车厢;3、物料限位机构;31、安装滑动槽板;32、物料限位块;33、移动滑块;331、挤压弹簧柱;332、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生产用物料运输装置,包括物料运输装置主体1,物料运输装置主体1包括有运输车架11,运输车架11的上方设置有拼接运输车机构2,拼接运输车机构2的内部设置有物料限位机构3,拼接运输车机构2包括有电机21、双头螺纹杆22、移动架梁23和运输车厢24,电机21的侧表面与运输车架11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物料限位机构3包括有安装滑动槽板31、物料限位块32和移动滑块33,安装滑动槽板31的外表面与运输车厢24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电机21的输出轴与双头螺纹杆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生产用物料运输装置,包括物料运输装置主体(1),所述物料运输装置主体(1)包括有运输车架(11),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车架(11)的上方设置有拼接运输车机构(2),所述拼接运输车机构(2)的内部设置有物料限位机构(3),所述拼接运输车机构(2)包括有电机(21)、双头螺纹杆(22)、移动架梁(23)和运输车厢(24),所述电机(21)的侧表面与运输车架(11)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物料限位机构(3)包括有安装滑动槽板(31)、物料限位块(32)和移动滑块(33),所述安装滑动槽板(31)的外表面与运输车厢(24)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生产用物料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1)的输出轴与双头螺纹杆(2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双头螺纹杆(22)的另一端与运输车架(11)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所述双头螺纹杆(22)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杆(221),所述限位杆(221)的两端分别与运输车架(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生产用物料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梁(23)的外表面与运输车架(1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架梁(23)的一侧内壁与双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洁敏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酱香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