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3681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属于计算机散热技术领域,解决了计算机散热孔堵塞和散热功率不足的问题;其包括:计算机壳体、设置于计算机壳体中的气冷组件以及水冷组件,计算机壳体中设有隔离板,以供形成回形的计算机内腔。气冷组件包括分别与计算机内腔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设置于进气口中的清灰单元,设置于出气口中的气体驱动单元,清灰单元与计算机壳体固定连接且用于清除进气口处附着的灰尘,气体驱动单元用于驱动空气经进气口朝出气口输出。水冷组件包括嵌设于计算机壳体内壁上的循环管、用于冷却和存储冷却水的储水单元以及液体驱动单元,循环管的两端分别与储水单元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升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计算机散热
,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计算机(computer)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
[0003]计算机的CPU及其他部件高速运转过程中会产生热量,散热其实就是一个热传递的过程,目的是将CPU产生的热量带到其它介质上,将CPU温度控制在一个稳定范围之内。
[0004]现有的计算机散热装置通常是利用风扇,驱动空气流动带走CPU的热量,但是长期使用风冷式的散热装置,散热孔处的过滤网容易堵塞,使得计算机的散热效率更低,极大的降低了计算机的使用寿命。并且风冷式散热装置在一些情景中无法满足计算机的散热要求,从而出现计算机主机烧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用以解决计算机散热孔堵塞和散热功率不足的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包括:包括:计算机壳体、设置于计算机壳体中的气冷组件以及水冷组件;
[0007]所述计算机壳体中设有隔离板,以供形成回形的计算机内腔;
[0008]所述气冷组件包括分别与所述计算机内腔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设置于进气口中的清灰单元,设置于出气口中的气体驱动单元,所述清灰单元与所述计算机壳体固定连接且用于清除进气口处附着的灰尘,所述气体驱动单元用于驱动空气经所述进气口朝所述出气口输出;
[0009]所述水冷组件包括嵌设于所述计算机壳体内壁上的循环管、用于冷却和存储冷却水的储水单元以及液体驱动单元,所述循环管的两端分别与储水单元连通,所述液体驱动单元设置于所述循环管上供于驱动冷却水于所述循环管与储水单元之间循环流动。
[0010]进一步的,所述隔离板与所述计算机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隔离板远离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的一侧与所述计算机壳体的内壁之间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连通位于所述隔离板两侧的计算机内腔。
[0011]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设有过滤片,所述过滤片为两个且分别与所述计算机壳体的内壁连接,所述清灰单元设置于两所述过滤片之间,以供清除附着于所述过滤片上的灰尘。
[0012]进一步的,所述清灰单元包括滚珠丝杆螺母副、清灰头和驱动电机,滚珠丝杠的两端与所述计算机壳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计算机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且驱动滚珠丝杠转动,所述清灰头的中部与滚珠螺母连接,所述清灰头的两侧与所述过滤片
接触。
[0013]进一步的,所述清灰头包括基板以及设置于基板两侧的清灰刷,滚珠螺母与所述基板的中部固定连接供于驱动所述基板沿滚珠丝杠往复移动,所述清灰刷与所述过滤片抵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清灰单元下方设有用于存储灰尘的积灰抽屉,所述积灰抽屉与嵌设于所述计算机壳体中且与所述计算机壳体活动连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循环管沿所述计算机壳体的内壁卷绕设置,所述循环管经所述通风口延伸至位于所述隔离板下方的所述计算机内腔中。
[0016]进一步的,所述循环管包括导热层和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设置于所述导热层的外侧且与所述导热层固定连接。
[0017]进一步的,所述导热层为铜或者铝,所述绝缘层为导热硅胶。
[0018]进一步的,所述储水单元包括储水箱、用于给冷却水降温的冷却器,所述冷却器与所述储水箱的内壁连接。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0020](1)本技术的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在过滤片处设置有清灰单元,通过横向布置的滚珠丝杆螺母副,驱动清灰头沿滚珠丝杠运动,使用清灰刷对过滤片进行清理,清除附着于过滤孔中的灰尘,防止过滤孔被堵塞而影响过滤效果,提升了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
[0021](2)本技术的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配合使用气冷和水冷两种散热方式,提高计算机的散热效率。在水冷降温系统中,计算机壳体的内壁中设置内部通有冷却水的循环管,采用水冷的方式降低计算机内腔中的温度,被加热的冷却水输出到储水箱中被冷却器降温,再重新输入到循环管中,完成对计算机内腔的持续降温。
附图说明
[002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3]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中循环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技术中计算机机箱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技术中清灰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计算机壳体100、隔离板110、通风口111、计算机内腔120、水冷组件200、循环管210、导热层211、绝缘层212、储水单元220、储水箱221、冷却器222、液体驱动单元230、气冷组件300、进气口310、出气口320、清灰单元330、滚珠丝杆螺母副331、清灰头332、基板332a、清灰刷332b、驱动电机333、气体驱动单元340、过滤片350、积灰抽屉360。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技术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9]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包括:计算机壳体100、设置于计算机壳体100中的气冷组件300以及水冷组件200。计算机主板安装在计算机壳体100的内腔中,计算机的主板工作时释放的热量被水冷组件200和气冷组件300吸收并传导到外界,防止计算机主板因过热而影响处理速度。
[0030]请查阅图1,计算机壳体100中设有隔离板110,以供形成回形的计算机内腔120,气流在计算机内腔120流动形成回形通路,能够增大气流与计算机主板的接触时间,增强散热效率。
[0031]请查阅图1、图3和图4,气冷组件300包括分别与计算机内腔120连通的进气口310和出气口320、设置于进气口310中的清灰单元330,设置于出气口320中的气体驱动单元340,清灰单元330与计算机壳体100固定连接,清灰单元330用于清除进气口310处附着的灰尘,气体驱动单元340驱动外界的空气从进气口310输入到计算机内腔120中,吸收计算机主板的热量后从出气口320输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进气口310和出气口320均为开放式开口,连通着计算机内腔120和外界,清灰单元330通过机械装置清理附着在进气口310处的灰尘,气体驱动单元340设置在出气口320中,气体驱动单元340包括多个风扇,风扇嵌设在出气口320中。通过将计算机内腔120的中的空气排出到外界,使计算机内腔120中形成负压,在大气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壳体、设置于计算机壳体中的气冷组件以及水冷组件;所述计算机壳体中设有隔离板,以供形成回形的计算机内腔;所述气冷组件包括分别与所述计算机内腔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设置于进气口中的清灰单元,设置于出气口中的气体驱动单元,所述清灰单元与所述计算机壳体固定连接且用于清除进气口处附着的灰尘,所述气体驱动单元用于驱动空气经所述进气口朝所述出气口输出;所述水冷组件包括嵌设于所述计算机壳体内壁上的循环管、用于冷却和存储冷却水的储水单元以及液体驱动单元,所述循环管的两端分别与储水单元连通,所述液体驱动单元设置于所述循环管上供于驱动冷却水于所述循环管与储水单元之间循环流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与所述计算机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隔离板远离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的一侧与所述计算机壳体的内壁之间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连通位于所述隔离板两侧的计算机内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设有过滤片,所述过滤片为两个且分别与所述计算机壳体的内壁连接,所述清灰单元设置于两所述过滤片之间,以供清除附着于所述过滤片上的灰尘。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灰单元包括滚珠丝杆螺母副、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宏鸣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