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含铅废料冶炼还原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3648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含铅废料冶炼还原炉装置,包括炉体、与炉体相配合的水冷降温机构和出料机构,还包括储料仓、以及与炉体相配合的电磁加热机构,所述储料仓与炉体的内腔之间连接有输送绞龙,所述炉体的内腔呈十字型分向连接有氢气输送管道,所述氢气输送管道上均分别并联有氮气输送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简化结构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冶炼还原效果和还原效率,降低了投入成本,提升了整体的作业安全性。全性。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含铅废料冶炼还原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铅酸蓄电池生产
,具体地来说,涉及一种新型含铅废料冶炼还原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铅酸蓄电池可逆性好、电压特性平稳、使用寿命长、适用范围广、原材料丰富、造价低廉,因而应用广泛。在蓄电池的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因产品报废、极板分切打磨、酸淋洗等工序,产生一些含铅废料,而该种含铅废料中含有超过废料总重量99.5%的Pb、PbO、PbO2和PbSO4。然而,虽然部分工序产生的含铅废料可以直接在铅酸蓄电池的制造过程中回用,但大多数含铅废料若直接回用,则会影响蓄电池的性能,因而需要对含铅废料进行冶炼还原。传统的铅的还原炉需要使用成本高昂的冶金焦,焦炉煤气、天然气、粒煤或粉煤,成本和能耗极高,且烟尘率高。
[0003]针对上述问题,中国专利,公开号CN 204138734 U,公开一种侧吹铅熔融还原装置,文中提出“所述还原炉具有炉体,所述炉体内具有炉腔,所述炉腔的下部构成熔池,所述炉体的顶部设有出烟口,所述炉体的侧壁的上部分别设有冷料加入口和热料加入口,所述炉体的侧壁的下部分别设有侧吹喷枪孔、虹吸出铅口、出渣口和用于排空所述炉腔的底铅放空口,插入到所述侧吹喷枪孔内且用于向所述熔池内喷入低热值可燃气体和含氧气体的侧吹喷枪,所述熔池的外周壁包括耐火砖成和设在所述耐火砖层外面的冷却元件,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侧吹铅熔融还原装置的操作流程进一步包括通过所述冷料加入口向所述炉腔内加入含铅冷料,通过所述冷料加入口向所述炉腔内加 入固体还原剂,例如块煤”。
[0004]该现有技术中虽然通过使用低热值的可燃气体补热,并通过富氧侧吹还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能耗和烟尘率,但是该现有技术的作业安全性一般,对于含有超过废料总重量99.5%的Pb、PbO、PbO2和PbSO4的蓄电池含铅废料的铅还原效果和还原效率的提升也有限,且结构复杂,同时在该装置的作业过程中仍然需要添加块煤等冷料,从而导致整体投入成本仍然较高。
[0005]为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含铅废料冶炼还原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现阶段的含铅废料冶炼还原装置,其结构复杂,投入成本较高,同时对于含有超过废料总重量99.5%的Pb、PbO、PbO2和PbSO4的蓄电池含铅废料的冶炼还原效果和还原效率一般,整体作业安全性也一般的技术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新型含铅废料冶炼还原炉装置,包括储料仓、炉体、与炉体相配合的水冷降温机构、出料机构及电磁加热机构,所述储料仓与炉体的内腔之间连接有输送绞龙,所述输送绞龙呈水平设置,所述储料仓连接于输送绞龙的一端上方,所述输送绞龙的另一端贯穿于
炉体的上端侧壁,所述炉体的内腔呈十字型分向连接有氢气输送管道,所述氢气输送管道上均分别并联有氮气输送管道,所述炉体的外周设有炉外壳,所述炉体和炉外壳的下方设有炉体支架,所述氢气输送管道均分别依次贯穿于炉外壳和炉体,所述炉体的上端侧壁上还设有检修口,所述检修口和输送绞龙均位于炉外壳的上方,所述炉体的顶部形成有烟气排出口;
[0009]进一步的,所述水冷降温机构包括冷却水道、以及与冷却水道相连接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电磁加热机构包括电磁加热线圈,所述电磁加热线圈和冷却水道均设于炉体与炉外壳之间,所述冷却水道位于电磁加热线圈的上方,所述冷却水道与炉外壳之间具有保温砖层,所述电磁加热线圈与炉外壳之间具有第一保温材料层,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均分别贯穿于炉外壳;
[0010]进一步的,所述炉体的底壁与炉体支架之间具有第二保温材料层,所述出料机构包括第一出料管和第二出料管,所述第一出料管依次竖直贯穿于炉体的底壁、第二保温材料层和炉体支架,所述第二出料管依次水平贯穿于炉体的下端侧壁、第一保温材料层和炉外壳后向下倾斜延伸形成第三出料管。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中在简化整体结构的同时,利用炉体的内腔与氢气输送管道的配合设置、以及炉体与电磁加热机构的配合设置,通过进入炉体内腔的氢气与含铅废料中的Pb、PbO、PbO2和PbSO4等物质,在电磁加热的作用下,发生还原反应形成铅金属,极大地提升了铅的冶炼还原效果,降低了投入成本,提升了整体的作业安全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氢气输送管道相对于炉体的内腔呈十字型分向连接的配合设置、以及输送绞龙的配合设置,大幅度地提高了冶炼还原效率,并进一步提升了还原效果,并配合通过氢气输送管道上并联的氮气输送管道的设置,在氢气进入炉体内腔前,将炉体内腔中的空气全部置换出来,进一步提升了整体的作业安全性;
[0013]2.本技术中通过冷却水道与炉外壳之间的保温砖层、电磁加热线圈与炉外壳之间的第一保温材料层、以及炉体的底壁与炉体支架之间的第二保温材料层的配合设置,多方位协同作用,在有效地保证整体的作业安全性的同时,极大地减少了整体作业过程的无效散热量,降低了能耗,从而提升了还原效率和还原效果;
[0014]3.本技术中的出料机构由竖直设置的第一出料管、水平设置的第二出料管、以及向下倾斜的第三出料管组成,通过第一出料管、第二出料管和第三出料管的配合设置,可以确保炉体的内腔完全出料,进一步保证了整体的作业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氮气输送管道和氢气输送管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第二出料管和第三出料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炉体,2、冷却水道,3、烟气排出口,41、第二出料管,42、第三出料管,5、电磁加热线圈,6、炉外壳,7、保温砖层,8、第一出料管,91、第一保温材料层,92、第二保温材料层,10、炉体支架,11、储料仓,12、输送绞龙,13、进水管,14、出水管,15、氮气输送管道,16、氢气输送管道,17、检修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实施例用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内容,并不限制本技术的应用。
[0020]请参阅图1~图3所示,其示出一种新型含铅废料冶炼还原炉装置(正常还原炉上常配的控制系统等基础结构在此未作具体描述,但不应因此限制其功能实现),包括炉体1、间隔设于炉体1外周的炉外壳6、以及设于炉体1和炉外壳6下方的炉体支架10,炉体1的内腔呈十字型分向连接有氢气输送管道16,氢气输送管道16上均分别连接氮气输送管道15(现有气体输送管道上具备的控制阀等基础结构在此未作具体描述,但不应因此限制其功能实现),氮气输送管道15与氢气输送管道16一一对应呈T字型设置,炉体1的顶部形成有用于与外部烟气处理装置相连接的烟气排出口,炉体1的上端侧壁设有检修口17且水平贯穿有输送绞龙12,输送绞龙12的一端与炉体1的内腔相连通,输送绞龙12的另一端上方连接有储料仓11,输送绞龙12和检修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含铅废料冶炼还原炉装置,包括炉体、与炉体相配合的水冷降温机构和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料仓、以及与炉体相配合的电磁加热机构,所述储料仓与炉体的内腔之间连接有输送绞龙,所述炉体的内腔呈十字型分向连接有氢气输送管道,所述氢气输送管道上均分别并联有氮气输送管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含铅废料冶炼还原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绞龙呈水平设置,所述储料仓连接于输送绞龙的一端上方,所述输送绞龙的另一端贯穿于炉体的上端侧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含铅废料冶炼还原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设于炉体外周的炉外壳、以及设于炉体和炉外壳下方的炉体支架,所述氢气输送管道均分别依次贯穿于炉外壳和炉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含铅废料冶炼还原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降温机构包括冷却水道、以及与冷却水道相连接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电磁加热机构包括电磁加热线圈,所述电磁加热线圈和冷却水道均设于炉体与炉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涛沈煜婷李博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宝资源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