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踩踏式的医疗垃圾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3137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是一种踩踏式的医疗垃圾桶,包括垃圾桶本体、活动分桶体以及踩踏驱动件,垃圾桶本体的右侧壁开设有一开口,踩踏驱动件配合装设在垃圾桶本体的左侧壁上,垃圾桶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滑动载板,踩踏驱动件与滑动载板相连接,并驱动滑动载板沿水平方向滑行移动,活动分桶体装设在所述滑动载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垃圾桶在打开或盖合时不会产生向上扇起的气流,防止气溶胶的生产,避免工作人员被气溶胶污染,降低病毒的传播风险。降低病毒的传播风险。降低病毒的传播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踩踏式的医疗垃圾桶


[0001]本技术涉及的是医疗垃圾桶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踩踏式的医疗垃圾桶。

技术介绍

[0002]医疗垃圾在投放进入垃圾桶及打开清理出垃圾桶时,是产生气溶胶污染的两个最危险的时刻,因为,传统的大部分医疗垃圾桶的桶盖结构都是掀盖结构,在投放垃圾或清理垃圾时都需要先将垃圾桶盖向上掀起打开,即工作人员都是通过脚踩向上开盖,向下关盖的方式打开垃圾桶的,而在将垃圾桶盖向上掀开时,垃圾桶内产生向上的气流,该气流就会扇向掀盖的工作人员;同样的,在将垃圾桶盖重新盖合时,垃圾桶内也同样会产生气流扇向盖合的工作人员,而产生的垃圾桶气流中就有可能含有病毒的气溶胶,气溶胶就会污染工作人员的衣物,存在病毒传播的风险。
[0003]中国专利:一种防气溶胶医疗垃圾桶(申请公布号:CN 114560198A),该专利文件公开的垃圾桶通过使得盖子从垃圾桶后侧往前侧移动打开垃圾桶,可以有效地防止气溶胶扇向站在垃圾桶前侧的开盖人,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气溶胶污染,减小病毒传播风险。
[0004]本技术方案公开的医疗垃圾桶,通过对现有的垃圾桶结构进行改良,改变其掀盖结构,实现垃圾桶在打开或盖合时不会产生向上扇起的气流,防止气溶胶的生产,避免工作人员被气溶胶污染,降低病毒的传播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公开的是一种踩踏式的医疗垃圾桶,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和缺点。
[0006]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踩踏式的医疗垃圾桶,包括垃圾桶本体、活动分桶体以及踩踏驱动件,所述垃圾桶本体的右侧壁开设有一开口,所述踩踏驱动件配合装设在所述垃圾桶本体的左侧壁上,所述垃圾桶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滑动载板,该踩踏驱动件与所述滑动载板相连接,并驱动所述滑动载板沿水平方向滑行移动,所述活动分桶体装设在所述滑动载板上;所述踩踏驱动件包括踏板、连接直杆、连接弹簧以及连接斜杆,所述连接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垃圾桶本体的上部,该连接弹簧的下端与所述连接直杆的上端连接,所述连接直杆呈竖直状设置,该连接直杆的下端与所述连接斜杆的上端相转动连接,该连接斜杆的下端与所述滑动载板的后端转动连接,所述踏板垂直安装在所述连接直杆上,该踏板可带动所述连接直杆沿上下方向移动。
[0008]更进一步,所述活动分桶体的上部呈敞开设置,该活动分桶体内活动装设有一内桶体。
[0009]更进一步,所述垃圾桶本体的两对称侧壁底部分别设置有滑行槽,所述滑动载板配合滑行安装在两所述滑行槽上。
[0010]更进一步,所述滑动载板的侧壁上配合装设有一滑轮体,该滑轮体与所述滑行槽相适配滑行安装。
[0011]更进一步,所述滑动载板的中部向下凹设,形成一放置区,所述活动分桶体配合活动放置在所述放置区上。
[0012]通过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3]本技术通过设置垃圾桶本体、活动分桶体以及踩踏驱动件,可以利用踩踏驱动件将活动分桶体沿水平方向推出垃圾桶本体外,从而实现垃圾桶的打开,方便使用者投入垃圾或者清理垃圾,同时,该踩踏驱动件利用弹簧回复力,可以将活动分桶体沿水平方向重新推送回到垃圾桶本体内,从而实现垃圾桶的闭合。本技术通过设置推进推出的垃圾桶结构,改变了传统掀盖式的垃圾桶结构,同时,也避免掀盖垃圾桶在打开或盖合时产生气流和气溶胶的问题,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滑动载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技术垃圾桶本体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垃圾桶本体1、开口11、滑行槽12、活动分桶体2、踩踏驱动件3、踏板31、连接直杆32、连接弹簧33、连接斜杆34、滑动载板4、滑轮体41、放置区42、内桶体5。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来进一步地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踩踏式的医疗垃圾桶,包括垃圾桶本体1、活动分桶体2以及踩踏驱动件3,所述垃圾桶本体1的右侧壁开设有一开口 11,所述踩踏驱动件3配合装设在所述垃圾桶本体1的左侧壁上,所述垃圾桶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滑动载板4,该踩踏驱动件3与所述滑动载板4相连接,并驱动所述滑动载板4沿水平方向滑行移动,所述活动分桶体2装设在所述滑动载板4上。
[0022]所述踩踏驱动件3包括踏板31、连接直杆32、连接弹簧33以及连接斜杆34,所述连接弹簧33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垃圾桶本体1的上部,该连接弹簧33的下端与所述连接直杆32的上端连接,所述连接直杆32呈竖直状设置,该连接直杆32的下端与所述连接斜杆34的上端相转动连接,该连接斜杆34的下端与所述滑动载板4的后端转动连接,所述踏板31垂直安装在所述连接直杆32上,该踏板31向下踩踏时,可带动所述连接直杆32向下移动,连接直杆32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会驱动所述连接斜杆34 将滑动载板4向外推出,从而使滑动载板上的活动分桶体向外推出,实现垃圾桶的打开。
[0023]更进一步,所述活动分桶体2的上部呈敞开设置,该活动分桶体2内活动装设有一内桶体5,该内桶体5用于放置垃圾,也方便垃圾提起清理。
[0024]更进一步,所述垃圾桶本体1的两对称侧壁底部分别设置有滑行槽12,所述滑动载板4配合滑行安装在两所述滑行槽12上。
[0025]更进一步,所述滑动载板4的侧壁上配合装设有一滑轮体41,该滑轮体41与所述滑行槽12相适配滑行安装。
[0026]更进一步,所述滑动载板4的中部向下凹设,形成一放置区42,所述活动分桶体2配合活动放置在所述放置区42上,通过设置放置区42,可以使活动分桶体2的放置更加稳定,避免其在推进推出的过程中发生倾倒。
[0027]以下是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法和使用过程;
[0028]打开垃圾桶:
[0029]使用者将踏板31向下踩踏,踏板31带动连接直杆32向下移动,连接直杆32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会驱动所述连接斜杆34将滑动载板4向外推出,从而使滑动载板4上的活动分桶体2向外推出,实现垃圾桶的打开。
[0030]闭合垃圾桶:
[0031]完成垃圾投放,或者清理取出垃圾后,需要重新闭合垃圾桶,使用者这时将踏板31松开,在连接弹簧33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踏板31和连接直杆向上升起,连接直杆31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会带动所述连接斜杆34将滑动载板4向内拉进,从而使滑动载板4上的活动分桶体2向内推进,实现垃圾桶的闭合。
[0032]垃圾桶的打开与闭合方式克服了传统掀盖式的打开与盖合方式,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垃圾桶内气流的产生,防止气溶胶的污染,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0033]通过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踩踏式的医疗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桶本体、活动分桶体以及踩踏驱动件,所述垃圾桶本体的右侧壁开设有一开口,所述踩踏驱动件配合装设在所述垃圾桶本体的左侧壁上,所述垃圾桶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滑动载板,该踩踏驱动件与所述滑动载板相连接,并驱动所述滑动载板沿水平方向滑行移动,所述活动分桶体装设在所述滑动载板上;所述踩踏驱动件包括踏板、连接直杆、连接弹簧以及连接斜杆,所述连接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垃圾桶本体的上部,该连接弹簧的下端与所述连接直杆的上端连接,所述连接直杆呈竖直状设置,该连接直杆的下端与所述连接斜杆的上端相转动连接,该连接斜杆的下端与所述滑动载板的后端转动连接,所述踏板垂直安装在所述连接直杆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绪波王建福郭勤华蔡清华谢丹丹徐淑端张珍珠陈招虹朱大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