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智能安全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3017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智能安全帽,包括内壳和定位器,所述内壳外表面设置有触点,且内壳左侧设置有开关,所述定位器设置于内壳左侧帽檐内,且内壳左侧帽檐下方固定连接有电池盒,所述电池盒左方设置有射灯,所述内壳内侧设置有内衬,且内壳外侧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内侧表面设置有压块,且外壳右侧固定连接有蜂鸣器,所述触点在内壳上呈圆周等距分布,且蜂鸣器通过内部线路与触点、开关相连接,所述压块在外壳内侧呈圆周等距分布,且压块与触点位置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各部分零件之间的配合,在使用安全帽时,可通过远端设备对定位器的移动信号进行实时捕捉,便于对人员进行实时定位,避免丢失人员信息。避免丢失人员信息。避免丢失人员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智能安全帽


[0001]本技术涉及安全帽
,具体为一种移动式智能安全帽。

技术介绍

[0002]安全帽是用来保护人们头顶而戴的钢质或类似材质制成的保护头帽,防止意外冲击无物对人们头部造成伤害的防护产品,在建筑工地、隧道施工、矿洞等场景中被普遍使用。
[0003]如申请号为CN202020298480.5的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安全帽,包括安全帽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安全帽本体内部的安全监测电路板和电源模块,设置于所述安全帽本体边沿侧的充电接口和告警模块;其中,所述安全监测电路板上集成有控制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检测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电连接。该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安全帽,可有效减少建筑工地安全隐患,改善工地安全,提升管理效率。
[0004]类似于上述申请的智能安全帽目前还存在以下不足:
[0005]在使用过程中难以对工人位置进行实时捕捉,可能会出现人员走失的情况。
[0006]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移动式智能安全帽,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智能安全帽,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智能安全帽,包括内壳和定位器,所述内壳外表面设置有触点,且内壳左侧设置有开关,所述定位器设置于内壳左侧帽檐内,且内壳左侧帽檐下方固定连接有电池盒,所述电池盒左方设置有射灯,所述内壳内侧设置有内衬,且内壳外侧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内侧表面设置有压块,且外壳右侧固定连接有蜂鸣器,所述触点在内壳上呈圆周等距分布,且蜂鸣器通过内部线路与触点、开关相连接,所述压块在外壳内侧呈圆周等距分布,且压块与触点位置相对应。
[0009]进一步的,所述外壳表面前后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反光条,且外壳与内壳之间设置有用于缓冲的防护组件。
[0010]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卡腔和卡板,所述内壳外侧表面开设有卡腔,且卡腔内嵌合连接有卡板。
[0011]进一步的,所述卡腔在内壳外表面等距圆周分布,且卡板通过卡腔与内壳滑动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组件还包括卡杆和卡簧,所述卡板靠近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杆,且卡杆外侧贴合设置有卡簧。
[0013]进一步的,所述卡簧两端分别与内壳、外壳固定连接,且外壳通过卡簧与内壳弹性
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内壳内侧设置有用于通风的通风组件,所述通风组件包括风道、出风口和进风口,所述内壳内开设有风道,且风道靠近内侧的一侧开设有出风口,所述风道右侧设置有进风口。
[0015]进一步的,所述通风组件还包括底框、防尘网和风扇,所述进风口内固定连接有底框,且底框右端固定连接有防尘网,所述底框内固定连接有风扇,且风扇通过内部线路与电池盒连接。
[001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式智能安全帽,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移动式智能安全帽,通过各部分零件之间的配合,在使用安全帽时,可通过远端设备对定位器的移动信号进行实时捕捉,便于对人员进行实时定位,避免丢失人员信息;
[0017]1、本技术通过定位器的设置,在使用安全帽时,可通过远端设备对定位器的移动信号进行实时捕捉,便于对人员进行实时定位,避免丢失人员信息,且在矿洞或隧道中进行作业时,射灯可以为工人提供良好的照明;
[0018]2、本技术通过防护组件的设置,使得在使用装置时,若安全帽受到坠物冲击,外壳会对坠物进行阻挡,卡簧可以对冲击力进行缓冲,卡杆可通过卡板、卡腔对卡簧的振动进行限制,避免卡簧反复振动,且在外壳过于靠近内壳时,压块会压动触点,从而使蜂鸣器发出警报,而在出现施工人员被困的情况时,也可手动按动开关使蜂鸣器进行警报,便于对施工人员进行搜救;
[0019]3、本技术通过通风组件的设置,在佩戴安全帽时,风扇可带动空气流动,通过进风口、风道和出风口对佩戴者头部进行吹风,从佩戴者头部向下提供凉风,提升佩戴舒适度,防尘网可避免灰尘进入进风口,造成风道堵塞。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内壳;2、触点;3、开关;4、定位器;5、电池盒;6、射灯;7、内衬;8、外壳;9、压块;10、蜂鸣器;11、反光条;12、防护组件;1201、卡腔;1202、卡板;1203、卡杆;1204、卡簧;13、通风组件;1301、风道;1302、出风口;1303、进风口;1304、底框;1305、防尘网;1306、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5]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移动式智能安全帽,包括内壳1和定位器4,所述内壳1外表面设置有触点2,且内壳1左侧设置有开关3,所述定位器4设置于内壳1左侧帽檐内,且内壳1左侧帽檐下方固定连接有电池盒5,所述电池盒5左方设置有射灯6,所述内壳1内侧设置有内衬7,且内壳1外侧设置有外壳8,所述外壳8内侧表面设置有压块9,且外壳8右侧固定连接有蜂鸣器10,所述触点2在内壳1上呈圆周等距分布,且蜂鸣器10通过内部线路与触点
2、开关3相连接,所述压块9在外壳8内侧呈圆周等距分布,且压块9与触点2位置相对应,所述外壳8表面前后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反光条11,且外壳8与内壳1之间设置有用于缓冲的防护组件12,通过定位器4的设置,在使用安全帽时,可通过远端设备对定位器4的移动信号进行实时捕捉,便于对人员进行实时定位,避免丢失人员信息,且在矿洞或隧道中进行作业时,射灯6可以为工人提供良好的照明。
[0026]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防护组件12包括卡腔1201和卡板1202,所述内壳1外侧表面开设有卡腔1201,且卡腔1201内嵌合连接有卡板1202,所述卡腔1201在内壳1外表面等距圆周分布,且卡板1202通过卡腔1201与内壳1滑动连接,所述防护组件12还包括卡杆1203和卡簧1204,所述卡板1202靠近外壳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杆1203,且卡杆1203外侧贴合设置有卡簧1204,所述卡簧1204两端分别与内壳1、外壳8固定连接,且外壳8通过卡簧1204与内壳1弹性连接,通过防护组件12的设置,使得在使用装置时,若安全帽受到坠物冲击,外壳8会对坠物进行阻挡,卡簧1204可以对冲击力进行缓冲,卡杆1203可通过卡板1202、卡腔1201对卡簧1204的振动进行限制,避免卡簧1204反复振动,且在外壳8过于靠近内壳1时,压块9会压动触点2,从而使蜂鸣器10发出警报,而在出现施工人员被困的情况时,也可手动按动开关3使蜂鸣器10进行警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智能安全帽,包括内壳(1)和定位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1)外表面设置有触点(2),且内壳(1)左侧设置有开关(3),所述定位器(4)设置于内壳(1)左侧帽檐内,且内壳(1)左侧帽檐下方固定连接有电池盒(5),所述电池盒(5)左方设置有射灯(6),所述内壳(1)内侧设置有内衬(7),且内壳(1)外侧设置有外壳(8),所述外壳(8)内侧表面设置有压块(9),且外壳(8)右侧固定连接有蜂鸣器(10),所述触点(2)在内壳(1)上呈圆周等距分布,且蜂鸣器(10)通过内部线路与触点(2)、开关(3)相连接,所述压块(9)在外壳(8)内侧呈圆周等距分布,且压块(9)与触点(2)位置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智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8)表面前后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反光条(11),且外壳(8)与内壳(1)之间设置有用于缓冲的防护组件(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智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12)包括卡腔(1201)和卡板(1202),所述内壳(1)外侧表面开设有卡腔(1201),且卡腔(1201)内嵌合连接有卡板(120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智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腔(1201)在内壳(1)外表面等距圆周分布,且卡板(1202)通过卡腔(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海川位凯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阳鸿石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