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车用齿轮齿面点蚀损伤判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机车检修技术,尤其涉及轨道机车的齿轮检测技术,具体是一种机车用齿轮齿面点蚀损伤判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铁路机车进入到大修修程以后,特别是经历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大修修程,齿轮表面的状态一般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点蚀现象。点蚀现象是齿轮在滚动接触或滚动与滑动混合接触的齿面疲劳现象,损伤面的颗粒状脱落使得齿面呈现散布麻点状。依据国铁企业标准,在铁路机车进入大修修程时,齿轮齿面的点蚀面积不允许超过15%,超过15%即为失效,若齿面点蚀损伤进一步发展则会形成齿面剥离,标准规定机车齿轮大修齿面剥离单个面积不应大于6mm2。
[0003]由于齿面点蚀典型现象呈现散布麻点状,目前,对于散布麻点状的判定方法只能依靠人工,其具体检测过程如下:检测工具为板尺,通过测量每个点蚀的大小,计算出单个点蚀面积,最后得出点蚀总面积。这种方法虽然准确,但明显速度极慢,而一台机车上的齿轮数量众多,这样的检测方式无疑对对齿轮检修的质量及效率产生极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车用齿轮齿面点蚀损伤判定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制作模拟面板A和模拟面板B,所述模拟面板A、模拟面板B均与待检齿面的尺寸大小相同,在模拟面板A上制作散布的多个点蚀A,多个点蚀A的总面积等于模拟面板A面积的15%,单个点蚀A的直径D
A
为0.8~1.2
㎜
;在模拟面板B上制作散布的多个点蚀B,多个点蚀B的总面积等于模拟面板B面积的15%,单个点蚀B的直径D
B
为2.4~2.7
㎜
;第二步,设定待检齿面上直径小于等于D
A
的点蚀为小点蚀,直径大于D
A
且小于等于D
B
的点蚀为大点蚀;第三步、使用模拟面板B与待检齿面进行比对,如待检齿面的齿面存在单个点蚀面积大于单个点蚀B的面积,判定为齿面剥离,即不合格;否则转入第四步;第四步、使用模拟面板B与待检齿面进行比对,如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胜有,王倍倍,杜华亮,任晓刚,钱俊辉,徐冬明,林之昊,刘延慧,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洛阳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