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量含碳气体流量的枢转装置及流量测量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碳中和、碳排放
,涉及一种测量含碳气体流量的枢转装置及流量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碳中和一般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因此,国家将对各大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碳排放进行含碳量监控;首先需要对企业排放气体中的碳浓度进行测量,从而获得排放气体中的含碳量。现有技术中,公开了用于电力生产的碳排放监测报警系统CN113341080B,然而其并没有解决,实际测量得到的碳排放量和企业标称的碳排放量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量含碳气体流量的枢转装置,包括:固定部,沿所述固定部的轴线方向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部用于密封连接至管道上;枢转部,所述枢转部包括第一枢转体和第二枢转体,所述第二枢转体枢转安装至所述第一枢转体的远端;所述第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量含碳气体流量的枢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31),沿所述固定部(31)的轴线方向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部(31)用于密封连接至管道(10)上;枢转部(30),所述枢转部(30)包括第一枢转体(33)和第二枢转体(34),所述第二枢转体(34)枢转安装至所述第一枢转体(33)的远端;所述第一枢转体(33)的周向上,并沿第一枢转体(33)的轴线方向开设有开放的容置腔,所述第二枢转体(34)可沿其枢转中心枢转并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并使所述第二枢转体(34)沿所述第一枢转体(33)的轴线方向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枢转体(33)沿该轴线方向的投影区域内;枢转轴(32),所述枢转轴(32)的轴体部分枢转安装至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枢转轴(32)的远端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一枢转体(33)的近端,所述枢转轴(32)的近端用于连接至速度传感器(20)的输入轴(21)。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测量含碳气体流量的枢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转体(33)的周向上的一侧,并沿所述第一枢转体(33)的轴线方向开设有单侧容置槽(330),所述单侧容置槽(330)延伸并贯穿所述第一枢转体(33)的远端;所述第二枢转体(34)可沿其枢转中心枢转并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单侧容置槽(330)内。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测量含碳气体流量的枢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转体(33)的远端开设有限位槽(330a),所述限位槽(330a)位于所述单侧容置槽(330)相对的一侧,并且所述限位槽(330a)与所述单侧容置槽(330)连通;所述第二枢转体(34)可旋转至抵接所述限位槽(330a)的槽底部(33a),使所述第一枢转体(33)的轴线处于水平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测量含碳气体流量的枢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转体(33)与所述第二枢转体(34)之间设置有弹性复位组件,所述弹性复位组件包括:安装轴(340),所述第二枢转体(34)通过所述安装轴(340)旋转安装至所述第一枢转体(33)的远端;弹簧(333),所述弹簧(333)套设于所述安装轴(340)的外周,并且所述弹簧(333)一端沿所述安装轴(340)的轴线方向卡接固定于所述第二枢转体(34)的侧壁;所述弹簧(333)的另一端固定至所述第一枢转体(33),或者与所述第一枢转体(33)固定连接的固定件(332)上。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测量含碳气体流量的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春,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瑞吉绿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