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双向钢筋桁架的混凝土叠合楼板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2744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双向钢筋桁架的混凝土叠合楼板的生产工艺。生产工艺采用带双向钢筋桁架的混凝土叠合楼板,双向钢筋桁架和预浇混凝土之间通过浇筑方式连接为一体式构件,生产工艺包括双向钢筋桁架的加工,具体为先将第一平面钢筋桁架与平面桁架上部结构焊接,然后将第一平面钢筋桁架与第二下弦钢筋焊接,最后将第二下弦钢筋与平面桁架上部结构焊接,方法还包括混凝土叠合楼板的加工,具体为固定模台模板、浇筑混凝土、布筋并振捣混凝土、混凝土的蒸养或养护、脱模。本发明专利技术工业化程度高,材料标准化,产品应用范围广,降低成本,解决了一般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加工过程中费工费时的问题,解决了效率问题,可实现产量和质量的大幅提升。升。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双向钢筋桁架的混凝土叠合楼板的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的一种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的生产工艺,具体是涉及了一种带双向钢筋桁架的混凝土叠合楼板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建筑工程
中,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是装配式建筑中应用范围最大的一类预制构件。
[0003]常规的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一般都在工厂进行加工预制。工厂预制的过程与常规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现场施工方法及工艺基本一致,需要通过设置模板(模台)、绑扎钢筋、布料(即浇筑混凝土)、振捣、蒸养、脱模等环节。其中的绑扎钢筋和布料(即浇筑混凝土)两个环节需要大量的工人参与,通过手工作业完成钢筋的布置、绑扎、固定等工作,混凝土的布料、初步平整和边角处理都需要人工介入。由于此部分工作均为非标准作业,暂没有合适的机械设备能够代替人工。
[0004]由于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的预制部分在装卸、运输、吊装等环节需要构件本身具备一定的刚度,其受力模式决定了预制部分的混凝土厚度不能过小,常规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的预制混凝土厚度一般不小于60mm。此厚度直接导致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的总厚度不会小于130mm。此厚度也决定了混凝土蒸养环节的蒸养耗时,也决定了工厂设备在单个工作日内的产出。
[0005]现有的常规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生产工艺由于其整体厚度大,人工用量大,整个生产环节的耗时多,效率相对较低,决定了其成本也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现有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带双向钢筋桁架的混凝土叠合楼板的生产工艺,解决了现有常规混凝土叠合楼板中需要大量人工及耗时较大的问题,该生产工艺实用性强,能够提高混凝土叠合楼板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0007]本专利技术的生产工艺主要步骤如下:
[0008]步骤S1:加工双向钢筋桁架
[0009]步骤S1.1、通过钢筋桁架加工设备将一根第一上弦钢筋、一根第一下弦钢筋和一根波浪形的第一腹杆钢筋焊接成一个第一平面钢筋桁架,第一腹杆钢筋波浪型的峰/谷拐点处外侧面分别与第一上弦钢筋/第一下弦钢筋的外侧面交替焊接,再通过钢筋桁架加工设备将一根第二上弦钢筋和一根第二腹杆钢筋焊接成一个平面桁架上部结构,第二腹杆钢筋波浪型的峰拐点处外侧面与第二上弦钢筋的外侧面焊接,然后通过钢筋调直设备加工一根第二下弦钢筋;
[0010]步骤S1.2、采用双向钢筋桁架组焊设备将多个第一平面钢筋桁架、多个平面桁架上部结构和多根第二下弦钢筋组装焊接成一个双向钢筋桁架;
[0011]步骤S2:固定模台和模板
[0012]首先清理模台,然后在模台表面刷脱模剂,按照拟加工制作的混凝土叠合楼板的尺寸及双向钢筋桁架的尺寸等在模台上固定用于支模的模板;
[0013]步骤S3:浇筑混凝土
[0014]采用布料机按量将所需的预浇混凝土均匀地布置在模台上方的模板内,采用平移式整料设备将模板内的预浇混凝土上表面进行整平,将预浇混凝土的厚度控制在一定厚度范围内,然后在与第二下弦钢筋对应位置处的预浇混凝土内拉出槽路;
[0015]步骤S4:布筋并振捣混凝土
[0016]将步骤S1中加工完成的双向钢筋桁架移至模台上方,再根据槽路的位置将双向钢筋桁架放置在已整平好的预浇混凝土上,利用双向钢筋桁架自身的重量或下压设备将双向钢筋桁架压入预浇混凝土中,以形成混凝土叠合楼板,并利用震动设备对混凝土叠合楼板中的预浇混凝土进行振捣;
[0017]步骤S5:蒸养或养护
[0018]将完成振捣的混凝土叠合楼板、模台和模板整体移入蒸养间或养护平台,对混凝土叠合楼板中的预浇混凝土进行蒸养或养护,直至预浇混凝土达到所需强度;
[0019]步骤S6:脱模
[0020]预浇混凝土完成蒸养或养护达到所需强度后,将混凝土叠合楼板、模台和模板整体移出蒸养间或养护平台,拆除预浇混凝土周围的模板然后将混凝土叠合楼板吊离模台。
[0021]所述的步骤S1.2具体为,首先将多根第二下弦钢筋均匀平行间隔放置在工作台上,利用双向钢筋桁架组焊设备,将多个第一平面钢筋桁架沿着第二下弦钢筋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地放置在第二下弦钢筋上,使得第一平面钢筋桁架的第一下弦钢筋和第二下弦钢筋在第一腹杆钢筋波浪型的谷拐点处接触,每个第一平面钢筋桁架与第二下弦钢筋保持垂直;
[0022]利用双向钢筋桁架组焊设备将多个平面桁架上部结构沿着垂直于第二下弦钢筋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地放置在第一平面钢筋桁架上,使得第一平面钢筋桁架的第一上弦钢筋和平面桁架上部结构的第一上弦钢筋在第二腹杆钢筋波浪型的峰拐点处接触,同时每个平面桁架上部结构的第二上弦钢筋与一根自身对应的第二下弦钢筋位置在竖直方向上对齐;
[0023]固定完成第一平面钢筋桁架、平面桁架上部结构和第二下弦钢筋的布置之后,利用双向钢筋桁架组焊设备进行焊接,先将每个第一平面钢筋桁架的第一上弦钢筋与每个平面桁架上部结构的第二上弦钢筋焊接在第二腹杆钢筋波浪型的峰拐点处,再将每个第一平面钢筋桁架的第一下弦钢筋与每根第二下弦钢筋焊接第一腹杆钢筋波浪型的谷拐点处,最后将平面桁架上部结构的第二腹杆钢筋波浪型的谷拐点处外侧面与对应位置处的第二下弦钢筋的外侧面焊接,使得一个平面桁架上部结构和一根第二下弦钢筋组装形成一个第二平面钢筋桁架;
[0024]最终形成的多个第二平面钢筋桁架与多个第一平面钢筋桁架相互垂直穿插交错布置,从而组装焊接成一个双向钢筋桁架。
[0025]所述生产工艺采用带双向钢筋桁架的混凝土叠合楼板,混凝土叠合楼板包括双向钢筋桁架和预浇混凝土,双向钢筋桁架的底部和预浇混凝土之间通过浇筑方式连接为一体式构件,双向钢筋桁架主要由多个第一平面钢筋桁架、多个平面桁架上部结构和多根第二
下弦钢筋组成;
[0026]第一平面钢筋桁架包括一根第一上弦钢筋、一根第一下弦钢筋和一根连续波浪形的第一腹杆钢筋,第一上弦钢筋和第一下弦钢筋相互平行分别上下布置,第一上弦钢筋和第一下弦钢筋的中间区域通过第一腹杆钢筋焊接为一体式的第一平面钢筋桁架,第一腹杆钢筋波浪型的峰/谷拐点处外侧面分别与第一上弦钢筋/第一下弦钢筋的外侧面交替焊接固定为一体,平面桁架上部结构包括一根第二上弦钢筋和一根连续波浪形的第二腹杆钢筋,第二腹杆钢筋波浪型的峰拐点处外侧面与第二上弦钢筋的外侧面焊接固定为一体;
[0027]每个平面桁架上部结构的第二上弦钢筋与一根自身对应的第二下弦钢筋位置在竖直方向上对齐,每个平面桁架上部结构的第二腹杆钢筋波浪型的谷拐点处外侧面与对应位置处的一根第二下弦钢筋的外侧面焊接,使得一个平面桁架上部结构和一根第二下弦钢筋形成一个第二平面钢筋桁架,多个第二平面钢筋桁架与多个第一平面钢筋桁架相互垂直穿插交错布置;
[0028]第一平面钢筋桁架的第一上弦钢筋与平面桁架上部结构的第二上弦钢筋焊接在第二腹杆钢筋波浪型的峰拐点处,第一平面钢筋桁架的第一下弦钢筋与第二下弦钢筋焊接在第一腹杆钢筋波浪型的谷拐点处。
[0029]步骤S3中,所述预浇混凝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双向钢筋桁架的混凝土叠合楼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生产工艺的步骤如下:步骤S1:加工双向钢筋桁架(2)步骤S1.1、通过钢筋桁架加工设备将一根第一上弦钢筋、一根第一下弦钢筋和一根波浪形的第一腹杆钢筋焊接成一个第一平面钢筋桁架(1a),第一腹杆钢筋波浪型的峰/谷拐点处外侧面分别与第一上弦钢筋/第一下弦钢筋的外侧面交替焊接,再通过钢筋桁架加工设备将一根第二上弦钢筋和一根第二腹杆钢筋焊接成一个平面桁架上部结构(1b),第二腹杆钢筋波浪型的峰拐点处外侧面与第二上弦钢筋的外侧面焊接,然后通过钢筋调直设备加工一根第二下弦钢筋(1c);步骤S1.2、采用双向钢筋桁架组焊设备将多个第一平面钢筋桁架(1a)、多个平面桁架上部结构(1b)和多根第二下弦钢筋(1c)组装焊接成一个双向钢筋桁架(2);步骤S2:固定模台和模板首先清理模台,然后在模台表面刷脱模剂,按照拟加工制作的混凝土叠合楼板的尺寸及双向钢筋桁架(2)的尺寸等在模台上固定用于支模的模板;步骤S3:浇筑混凝土采用布料机按量将所需的预浇混凝土(3)均匀地布置在模台上方的模板内,采用平移式整料设备(6)将模板内的预浇混凝土(3)上表面进行整平,将预浇混凝土(3)的厚度控制在一定厚度范围内,然后在与第二下弦钢筋(1c)对应位置处的预浇混凝土(3)内拉出槽路;步骤S4:布筋并振捣混凝土将步骤S1中加工完成的双向钢筋桁架(2)移至模台上方,再根据槽路的位置将双向钢筋桁架(2)放置在已整平好的预浇混凝土(3)上,利用双向钢筋桁架(2)自身的重量或下压设备将双向钢筋桁架(2)压入预浇混凝土(3)中,以形成混凝土叠合楼板,并利用震动设备对混凝土叠合楼板中的预浇混凝土(3)进行振捣;步骤S5:蒸养或养护将完成振捣的混凝土叠合楼板、模台和模板整体移入蒸养间或养护平台,对混凝土叠合楼板中的预浇混凝土(3)进行蒸养或养护,直至预浇混凝土(3)达到所需强度;步骤S6:脱模预浇混凝土(3)完成蒸养或养护达到所需强度后,将混凝土叠合楼板、模台和模板整体移出蒸养间或养护平台,拆除预浇混凝土(3)周围的模板然后将混凝土叠合楼板吊离模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双向钢筋桁架的混凝土叠合楼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2具体为,首先将多根第二下弦钢筋(1c)均匀平行间隔放置在工作台上,利用双向钢筋桁架组焊设备,将多个第一平面钢筋桁架(1a)沿着第二下弦钢筋(1c)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地放置在第二下弦钢筋(1c)上,使得第一平面钢筋桁架(1a)的第一下弦钢筋和第二下弦钢筋(1c)在第一腹杆钢筋波浪型的谷拐点处接触,每个第一平面钢筋桁架(1a)与第二下弦钢筋(1c)保持垂直;利用双向钢筋桁架组焊设备将多个平面桁架上部结构(1b)沿着垂直于第二下弦钢筋(1c)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地放置在第一平面钢筋桁架(1a)上,使得第一平面钢筋桁架(1a)的第一上弦钢筋和平面桁架上部结构(1b)的第一上弦钢筋在第二腹杆钢筋波浪型的峰拐
点处接触,同时每个平面桁架上部结构(1b)的第二上弦钢筋与一根自身对应的第二下弦钢筋(1c)位置在竖直方向上对齐;固定完成第一平面钢筋桁架(1a)、平面桁架上部结构(1b)和第二下弦钢筋(1c)的布置之后,利用双向钢筋桁架组焊设备进行焊接,先将每个第一平面钢筋桁架(1a)的第一上弦钢筋与每个平面桁架上部结构(1b)的第二上弦钢筋焊接在第二腹杆钢筋波浪型的峰拐点处,再将每个第一平面钢筋桁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娜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井格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