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预设钢筋的桁架楼承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6214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向预设钢筋的桁架楼承板。桁架主向上弦杆和多根桁架次向上弦杆之间纵横交错布置后焊接形成桁架楼承板的上层钢筋,多根桁架主向下弦杆和多根桁架次向下弦杆之间纵横交错布置后焊接形成桁架楼承板的下层钢筋,下层钢筋下端面的中部焊接有桁架临时支撑,上层钢筋和下层钢筋之间通过多根桁架腹杆相连,上层钢筋和下层钢筋中对称的安装有至少两列水平支撑组,每列水平支撑组沿桁架楼承板的主向或者次向布置。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受力简单,可明显降低单项桁架受力的不均匀性,提供更好的整体受力性能,可减少杆件的数量。可减少杆件的数量。可减少杆件的数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预设钢筋的桁架楼承板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钢结构
,具体为一种双向预设钢筋的桁架楼承板,可在满足其受力要求的前提下显著降低制作难度及材料用量。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我国钢铁产量的不断增长与国家对装配式建筑的推广,桁架楼承板逐步替代普通钢筋混凝土楼板,成为建筑楼板设计的主流选择。桁架楼承板是将混凝土板中的钢筋或型材与施工模板组合成一体,组成一个在施工阶段能承受湿混凝土自重及施工荷载的承重构件,其可作为现浇混凝土的永久模板,免除了施工中安装与拆除模板的工序,且安装完成之后可作为施工平台使用。并作为钢梁的侧向支撑,可以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节约材料,减轻结构重量,符合当下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桁架楼承板逐步实现了机械自动化生产,通过自动化设备对桁架杆件进行自动裁切、弯折并自动焊接连接,可以做到钢筋排列间距均匀、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一致,提高了楼板的施工质量,并减少了现场钢筋绑扎工程量,进而可以加快施工进度,增加施工安全保证,实现文明施工。其中,双向预设钢筋的桁架楼承板的受力较为平均,不会发生明显单向应力集中及失稳的情况,故其承载能力更佳。
[0003]在现有的钢筋桁架楼承板中,钢筋桁架均采用单向布置,另一方向需在施工现场穿设钢筋,其穿设的钢筋仅在楼板混凝土达到强度后的使用阶段才能形成承载能力。钢筋桁架都独立承担竖向荷载,无法协同工作,在不均匀荷载的作用下容易产生变形差,造成楼板底面不平整。此类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整体受力性能差,板底平整度不好,大量钢筋需在现场绑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避免现有的钢筋桁架楼板受力不均匀,应用效果不好,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双向预设钢筋的桁架楼承板,用以在满足结构受力的条件下,对其构造进行进一步优化。本技术双向预设钢筋的桁架楼承板可在降低钢材使用的同时,进一步降低制作难度。从而提高双向预设钢筋的桁架楼承板方案的经济性及加工制作的便利性。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技术中,桁架楼承板对称布置,包括桁架主向上弦杆、桁架主向下弦杆、桁架次向上弦杆和桁架次向下弦杆;
[0007]多根桁架主向上弦杆和多根桁架次向上弦杆之间纵横交错布置后焊接形成桁架楼承板的上层钢筋,多根桁架主向下弦杆和多根桁架次向下弦杆之间纵横交错布置后焊接形成桁架楼承板的下层钢筋,还包括桁架临时支撑、水平支撑和桁架腹杆;下层钢筋下端面的中部设置有桁架临时支撑,上层钢筋和下层钢筋之间通过多根桁架腹杆相连,
[0008]所述上层钢筋和下层钢筋中对称的安装有至少两列水平支撑组,每列水平支撑组沿桁架楼承板的主向或者次向布置,每列水平支撑组由多根水平支撑首尾相连后形成V字型组成。
[0009]所述上层钢筋和下层钢筋中对称的安装有至少两列水平支撑组,每列水平支撑组沿桁架楼承板的主向或者次向布置,每列水平支撑组由多根水平支撑首尾相连后形成V字型组成,具体为:
[0010]上层钢筋中,每根水平支撑的一端和第一桁架主向上弦杆与第一桁架次向上弦杆的焊接处焊接,当前水平支撑的另一端和第二桁架主向上弦杆与第二桁架次向上弦杆的焊接处焊接,第一桁架主向上弦杆与第二桁架主向上弦杆相邻,第一桁架次向上弦杆和第二桁架次向上弦杆相邻;
[0011]当每列水平支撑组沿桁架楼承板的主向布置时,第一桁架主向上弦杆与第二桁架主向上弦杆之间通过水平支撑组连接;当每列水平支撑组沿桁架楼承板的次向布置时,第一桁架次向上弦杆和第二桁架次向上弦杆之间通过水平支撑组连接。
[0012]所述第一桁架主向上弦杆与第二桁架主向上弦杆之间通过水平支撑组连接时,上层钢筋和下层钢筋之间通过多根桁架主向腹杆相连,具体地,每榀桁架主向上弦杆和对应的桁架主向下弦杆之间通过多根桁架主向腹杆连接,每根桁架主向腹杆的一端与桁架主向上弦杆焊接,当前桁架主向腹杆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桁架主向下弦杆焊接,相邻两根桁架主向腹杆之间端部焊接形成V字型;下层钢筋下端面的中部设置有沿桁架楼承板次向布置的桁架临时支撑。
[0013]所述第一桁架次向上弦杆和第二桁架次向上弦杆之间通过水平支撑组连接时,上层钢筋和下层钢筋之间通过多根桁架次向腹杆相连,具体地,每榀桁架次向上弦杆和对应的桁架次向下弦杆之间通过多根桁架次向腹杆连接,每根桁架次向腹杆的一端与桁架次向上弦杆焊接,当前桁架次向腹杆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桁架次向下弦杆焊接,相邻两根桁架次向腹杆之间端部焊接形成V字型;下层钢筋下端面的中部设置有沿桁架楼承板主向布置的桁架临时支撑。
[0014]所述水平支撑组设置在桁架楼承板主向的两侧或者桁架楼承板次向的两侧。
[0015]所述水平支撑组还设置在桁架楼承板主向的两侧之间或者次向的两侧之间。
[0016]所述相邻两榀桁架次向上弦杆之间的每榀桁架主向上弦杆和对应的桁架主向下弦杆之间的桁架主向腹杆的数量为2。
[0017]所述相邻两榀桁架主向上弦杆之间的每榀桁架次向上弦杆和对应的桁架次向下弦杆之间的桁架次向腹杆的数量为2。
[0018]本技术的技术原理为:
[0019]1、在施工阶段双向预设钢筋的桁架楼承板受力模式中,在沿楼板较长一边(也可以沿楼板较短一边)可设置临时支撑(不限形式,楼板边长较小时可取消),使得钢筋桁架的跨度减小。因临时支撑作用与周边的钢梁支座类似,双向预设钢筋的桁架楼承板由临时支撑分为多个部分,此时被临时支撑所隔断的各部分的桁架仅需较小的截面需求就可以承担施工阶段的竖向荷载,从而达到减小杆件的截面尺寸的目的。
[0020]钢筋桁架的另一方向,桁架的上下弦钢筋层均匀布置了钢筋,配合上下层钢筋设置的水平支撑杆件,此方向上的钢筋及间隔一定间距布置的水平支撑杆件形成了对钢筋桁架的侧向支撑。
[0021]因此在本技术中,一个方向的钢筋桁架承担竖向荷载,另一方向的钢筋及水平支撑杆件为钢筋桁架提供侧向稳定支撑,避免钢筋桁架在承担荷载是发生侧向失稳。
[0022]2、在本技术双向预设钢筋的桁架楼承板的结构设计中,水平支撑杆件的布置无需每个区格都布置,可根据双向预设钢筋的桁架楼承板的尺寸采取间隔布置。
[00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4]1、本技术双向预设钢筋的桁架楼承板构造简单,可在工厂中制作安装,实现批量工业化制作,降低了现场施工周期与劳动力损耗;
[0025]2、本技术双向预设钢筋的桁架楼承板的受力简单,可明显降低单项桁架受力的不均匀性,提供更好的整体受力性能。
[0026]3、本技术双向预设钢筋的桁架楼承板可减少杆件的数量,进而减少钢材的使用,降低了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水平支撑式双向钢筋桁架的俯视示意图;
[0028]图2为水平支撑式双向钢筋桁架主桁架的侧视示意图;
[0029]图3为水平支撑式双向钢筋桁架的立体示意图(桁架次向支撑);
[0030]图4为水平支撑式双向钢筋桁架的立体示意图(桁架主向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预设钢筋的桁架楼承板,桁架楼承板对称布置,包括桁架主向上弦杆(2)、桁架主向下弦杆(3)、桁架次向上弦杆(4)和桁架次向下弦杆(5);多根桁架主向上弦杆(2)和多根桁架次向上弦杆(4)之间纵横交错布置后焊接形成桁架楼承板的上层钢筋,多根桁架主向下弦杆(3)和多根桁架次向下弦杆(5)之间纵横交错布置后焊接形成桁架楼承板的下层钢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桁架临时支撑(7)、水平支撑(1)和桁架腹杆;下层钢筋下端面的中部设置有桁架临时支撑(7),上层钢筋和下层钢筋之间通过多根桁架腹杆相连,所述上层钢筋和下层钢筋中对称的安装有至少两列水平支撑组,每列水平支撑组沿桁架楼承板的主向或者次向布置,每列水平支撑组由多根水平支撑(1)首尾相连后形成V字型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预设钢筋的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钢筋和下层钢筋中对称的安装有至少两列水平支撑组,每列水平支撑组沿桁架楼承板的主向或者次向布置,每列水平支撑组由多根水平支撑(1)首尾相连后形成V字型组成,具体为:上层钢筋中,每根水平支撑(1)的一端和第一桁架主向上弦杆与第一桁架次向上弦杆的焊接处焊接,当前水平支撑(1)的另一端和第二桁架主向上弦杆与第二桁架次向上弦杆的焊接处焊接,第一桁架主向上弦杆与第二桁架主向上弦杆相邻,第一桁架次向上弦杆和第二桁架次向上弦杆相邻;当每列水平支撑组沿桁架楼承板的主向布置时,第一桁架主向上弦杆与第二桁架主向上弦杆之间通过水平支撑组连接;当每列水平支撑组沿桁架楼承板的次向布置时,第一桁架次向上弦杆和第二桁架次向上弦杆之间通过水平支撑组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向预设钢筋的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桁架主向上弦杆与第二桁架主向上弦杆之间通过水平支撑组连接时,上层钢筋和下层钢筋之间通过多根桁架主向腹杆(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飞凡卢楠杨怡李梓捷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井格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