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筒形工件预上料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2634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筒形工件预上料模组,包括连通振动盘的槽型接料桥,和设于槽型接料桥末端的接料台;接料台上纵向穿设有出料通道,接料台设有连通槽型接料桥和出料通道的进料通道;模组还包括轴向活动设置在出料通道内的顶料轴,以及驱动顶料轴轴向移动的顶升气缸;初始状态下,顶料轴的上端位于出料通道内且与进料通道的底面齐平;工作时,顶升轴位于出料通道内且其上端与进料通道的底面齐平,工件自槽型接料桥内进入进料通道并进入出料通道,到位后顶升轴上顶使得工件套设在收窄部进而顶出接料台,进而使得工件保持竖直状态,以便机械手拾取,整个过程完全自动化实现,而且也可保证机械手拾取的工件处于合规状态,进而保证了生产效率。保证了生产效率。保证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筒形工件预上料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上料
,特别涉及一种微筒形工件预上料模组。

技术介绍

[0002]套筒工件是指圆柱形结构的工件,套筒工件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套筒工件要用不同的材质,材质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套筒工件的质量,套筒工件是建筑工程和机械设备必需的材料,套筒工件是在机械系统中起连接、控制、变向、分流、密封、支撑等作用的零部件的统称。
[0003]套筒工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将经过前道工序生产加工的套筒工件依次逐个进行上料使能进行后道工序的加工,现有的套筒工件在经过前道工序的生产加工后,为了继续将套筒工件进行生产加工,现有的方法是采用人工将套筒工件逐个手动上料,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并且套筒工件的上料效率较低,使得难以满足大规模的套筒工件生产加工的需要,目前这种人工上料的方式绝大部分已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采用机械手夹持移动的上料方式,但是采用这种方式需要将工件提前摆放呈适合夹持的姿态,否则对于尺寸较小的工件来说,机械手也无能为力,为此,我们专门提出一种微筒形工件预上料模组以配合机械手实现完整上料工序,满足日常生产需要,并提升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微筒形工件预上料模组,该微筒形工件预上料模组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要求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提供一种微筒形工件预上料模组,该模组包括连通振动盘的槽型接料桥,和设于所述槽型接料桥末端的接料台;所述接料台上纵向穿设有出料通道,所述接料台设有连通所述槽型接料桥和所述出料通道的进料通道;所述模组还包括轴向活动设置在所述出料通道内的顶料轴,以及驱动所述顶料轴轴向移动的顶升气缸;初始状态下,所述顶料轴的上端位于所述出料通道内且与所述进料通道的底面齐平。
[0007]本技术所述的微筒形工件预上料模组,其中,所述顶料轴的上端设有供筒形工件套设的收窄部,到位时,所述收窄部位于筒形工件内。
[0008]本技术所述的微筒形工件预上料模组,其中,所述接料台上位于所述出料通道的出口的一侧竖直设有导正板,所述导正板朝向所述出口的一侧壁上设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设有两个且水平相对设置,顶出到位时,所述顶料轴穿过两所述导向件之间并将工件顶出所述导正板的上端。
[0009]本技术所述的微筒形工件预上料模组,其中,所述导正板与所述出口部分重合,所述导正板的侧壁上纵向设有弧形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位于两所述导向件之间,所述导向槽贯穿所述导向板的上下两端端面,装配到位时,所述弧形导向槽与所述出口对齐。
[0010]本技术所述的微筒形工件预上料模组,其中,所述进料通道贯穿所述接料台
的上表面,所述导正板的下端设有延伸部,装配到位时,所述延伸部盖设在所述进料通道上,所述延伸部与所述接料台可拆卸连接。
[0011]本技术所述的微筒形工件预上料模组,其中,所述模组还包括固定架,所述接料台和所述顶升气缸均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工作时,顶升轴位于出料通道内且其上端与进料通道的底面齐平,工件从振动盘内有序地进入槽型接料桥并接而进入进料通道并进入出料通道,到位后,顶升轴上顶插入筒形工件内,进而顶出接料台,进而使得工件保持竖直状态,以便机械手拾取,整个过程完全自动化实现,无需人工干预,而且也可保证机械手拾取的工件处于合规状态,进而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进行以及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0014]图1是本技术微筒形工件预上料模组的整体结构图。
[0015]图2是图1中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16]图3是图2的另一侧视角结构图。
[0017]图4是本技术微筒形工件预上料模组的纵向剖视图。
[0018]图5是本技术微筒形工件预上料模组的初始状态结构图。
[0019]图6是本技术微筒形工件预上料模组的顶料轴顶入工件的位置关系图。
[0020]图7是本技术微筒形工件预上料模组的顶料轴将工件完全顶出接料台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22]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0023]“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024]而且,表示方位的术语“上、下、左、右、上端、下端、纵向”等均以本方案所述的装置或设备在正常使用时候的姿态位置为参考。
[0025]为了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6]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微筒形工件预上料模组,如图1

7所示,该模组包括水平连通振动盘1的槽型接料桥2,和设于槽型接料桥2末端的接料台3;接料台3上纵向穿设有出料通道4,接料台3的侧壁上设有垂直连通槽型接料桥2和出料通道4的进料通道5,具体的,进料通道5的纵截面呈长方形且与筒形工件的外轮廓适配,出料通道4为圆孔型,内径与筒形工件适配;进一步的,本模组还包括轴向活动设置在出料通道4内顶出筒形工件100的顶料轴6,以及驱动顶料轴6轴向移动的顶升气缸7;初始状态下,顶料轴6的上端位于出料通道4内且与进料通道5的底面齐平。
[0027]工作时,顶升轴位于出料通道4内且其上端与进料通道5的底面齐平,工件从振动盘1内有序地进入槽型接料桥2并接而进入进料通道5并进入出料通道4,到位后,顶升轴上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筒形工件预上料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模组包括连通振动盘的槽型接料桥,和设于所述槽型接料桥末端的接料台;所述接料台上纵向穿设有出料通道,所述接料台设有连通所述槽型接料桥和所述出料通道的进料通道;所述模组还包括轴向活动设置在所述出料通道内的顶料轴,以及驱动所述顶料轴轴向移动的顶升气缸;初始状态下,所述顶料轴的上端位于所述出料通道内且与所述进料通道的底面齐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筒形工件预上料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料轴的上端设有供筒形工件套设的收窄部,到位时,所述收窄部位于筒形工件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筒形工件预上料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台上位于所述出料通道的出口的一侧竖直设有导正板,所述导正板朝向所述出口的一侧壁上设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设有两个且水平相对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智勇夏辉郑康福刘宇
申请(专利权)人:亿和塑胶电子制品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