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检测猴痘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12477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临床检测猴痘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临床检测猴痘的方法,包括提取猴痘假病毒基因组DNA,其具体操作步骤包括:S1:样本预处理;S101:取200μL回温至室温的血清等体液,转移至1.5mL的DNase/RN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床检测猴痘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临床检测猴痘
,具体为一种临床检测猴痘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猴痘(Monkeypox)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由猴痘病毒(Monkeypoxvirus)引起,典型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和淋巴结肿大,并可能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病毒最早在猴子身上发现。猴痘病毒分为两个支系:西非支系和刚果盆地(中非)支系。主要发生在中非和西非的热带雨林地区,有时也输出到其他地区,动物宿主包括一系列啮齿动物和非人灵长类动物。猴痘病毒通过与病变、体液、呼吸道飞沫和被褥等污染物质密切接触而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猴痘的潜伏期通常为6至13天,但也可为5至21天。猴痘通常是自限性的,但在某些人,如儿童、孕妇或由于其他健康状况而免疫抑制的人身上可能很严重。与刚果盆地支相比,西非支的人类感染引起的疾病似乎不那么严重,病死率为3.6%,而刚果盆地支的病死率为10.6%。
[0003]猴痘病毒在分类上属痘病毒科(Poxviridae)、痘病毒脊索亚科(Chrodopoxvirnae)、正痘病毒属(Orthopoxvirus),同属还有天花病毒和牛痘病毒。猴痘病毒与天花病毒有共同抗原,二者之间有很强的血清交叉反应,故猴痘流行期间,可接种牛痘进行预防。外形为圆角砖形或卵圆形,大小为200~400nm;外被脂蛋白膜或封套,中间具有两个含蛋白质的侧体,有1个厚膜核心,核心内为双链DNA基因体;基因组为双链DNA,长约197kb,基因组末端包含序列相同但方向相反的末端反向重复序列;基因组包含190个开放阅读框,GC含量较低(约33%);能抵抗乙醚,对干燥有较强抵抗力,易被氯仿、甲醇或福尔马林灭活;分为两个支系:西非支系和刚果盆地(中非)支系。
[0004]MPXV基因组由一个线形双链DNA(197kb)组成,末端由回文发夹结构共价连接,反向末端重复序列(ITR)由发夹环、串联重复序列和一些开放阅读框组成。虽然MPXV是一种DNA病毒,但它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发生在受感染细胞的细胞质中。病毒DNA复制、转录、病毒粒子组装和出口所需的所有蛋白质都由MPXV基因组编码。编码管家功能的基因在痘病毒(OPV)中高度保守,存在于基因组的中心区域,而编码病毒

宿主相互作用的基因则不太保守,位于末端区域。
[0005]MPXV感染宿主细胞后,显著抑制NK细胞在内的淋巴细胞表达,这也是宿主淋巴结肿大的关键原因,研究表明,MPXV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传播较差,MPXV利用细胞相关病毒血症通过其感染宿主传播。MPXV对MHCI类分子的细胞内转运的调控也与MPXV逃避抗病毒CD8+T细胞应答的机制有关。MPXV使用的免疫逃避机制模式抑制了与MPXV感染细胞同源互作后CD4+和CD8+T细胞的活化,从而保护病毒DNA免受宿主免疫监测。抗病毒CD4+和CD8+T细胞对MPXV感染的单核细胞识别能力较差,表明MPXV不通过病毒特异性T细胞触发炎症细胞因子(IFNγ或TNFα)的产生,但病毒能有效地感染单核细胞。
[0006]猴痘的最佳诊断样本来自皮肤病变——囊泡和脓疱的顶部或液体,以及干燥的结痂。在可行的情况下,活检是一种选择。病变样本必须储存在干燥、无菌的试管中(无病毒运
输介质)并保持低温。由于病毒血症的持续时间较短,不建议使用血液进行检测。确诊需要使用realtime PCR和测序。由于正痘病毒属间存在血清交叉反应,因此不推荐对人群使用血清抗体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临床检测猴痘的方法,设计猴痘B6R基因特异性引物后,引入一条特异性引物探针,该探针在其5'加入FAM序列,3'加入MGB序列。
[0009](二)技术方案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临床检测猴痘的方法,包括提取猴痘假病毒基因组DNA,其具体操作步骤包括:
[0011]S1:样本预处理;
[0012]S101:取200μL回温至室温的血清等体液,转移至1.5mL的DNase/RNase

free离心管中;
[0013]S102:加入400μL裂解液LB并加入4μL Carrier RNA储存溶液,立即涡旋震荡混匀15sec;
[0014]S103:然后将S102震荡后的液体进行静置;
[0015]S104:加入450μL无水乙醇,立刻涡旋振荡15sec充分混匀;
[0016]S2:DNA/RNA提取;
[0017]S201:将RNA吸附柱V1套入2mL收集管中,备用;
[0018]S202:将预处理混合液加入到RNA吸附柱V1中,然后再进行对其进行离心震荡,弃掉废液;
[0019]S203:再次加入500μL去蛋白液,然后再进行对其进行离心震荡,弃掉废液;
[0020]S204:再将RNA吸附柱V1放回收集管,加入500μL漂洗液,然后再进行对其进行离心震荡,弃掉废液;
[0021]S205:再将RNA吸附柱V1放回收集管,空柱进行离心震荡,以除去残留的漂洗液;
[0022]S206:将RNA吸附柱V1放入新的洁净DNase/RNase

free 1.5mL离心管中,在RNA吸附柱V1中央加入30

50μL RNase

free H2O,室温放置1min;然后进行离心震荡后收集滤液即为检测所需的样本DNA或RNA;
[0023]S3:将S206中得到的样品进行保存;
[0024]S4:将提取出的猴痘假病毒基因组,并进行梯度稀释;
[0025]S5:然后进行qPCR检测并建立标准曲线。
[0026]优选的,所述S103中,静置条件为室温(15

25℃)放置10min。
[0027]优选的,S104中,当周围环境高30℃,无水乙醇需要冰上预冷后再加入。
[0028]优选的,S202中,离心频率为12000rpm,离心时间为1min。
[0029]优选的,S203中,离心频率为12000rpm,离心时间为30min。
[0030]优选的,S204中,离心频率为12000rpm,室温环境下离心时间为30min。
[0031]优选的,S205中,离心频率为12000rpm,在室温环境下离心2min。
[0032]优选的,S206中,离心频率为12000rpm,离心1min。
[0033]优选的,S3中的样品置于

20℃短期保存,

80℃长期保存。
[0034](三)有益效果
[00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临床检测猴痘的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36]1、该一种临床检测猴痘的方法,提高TM值—平均15bases可提高18℃,这样可以使探针的长度缩短,尤其对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床检测猴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取猴痘假病毒基因组DNA,其具体操作步骤包括:S1:样本预处理;S101:取200μL回温至室温的血清等体液,转移至1.5mL的DNase/RNase

free离心管中;S102:加入400μL裂解液LB并加入4μL Carrier RNA储存溶液,立即涡旋震荡混匀15sec;S103:然后将S102震荡后的液体进行静置;S104:加入450μL无水乙醇,立刻涡旋振荡15sec充分混匀;S2:DNA/RNA提取;S201:将RNA吸附柱V1套入2mL收集管中,备用;S202:将预处理混合液加入到RNA吸附柱V1中,然后再进行对其进行离心震荡,弃掉废液;S203:再次加入500μL去蛋白液,然后再进行对其进行离心震荡,弃掉废液;S204:再将RNA吸附柱V1放回收集管,加入500μL漂洗液,然后再进行对其进行离心震荡,弃掉废液;S205:再将RNA吸附柱V1放回收集管,空柱进行离心震荡,以除去残留的漂洗液;S206:将RNA吸附柱V1放入新的洁净DNase/RNase

free 1.5mL离心管中,在RNA吸附柱V1中央加入30

50μL RNase

free H2O,室温放置1min;然后进行离心震荡后收集滤液即为检测所需的样本DNA或RNA;S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德先阚虎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艾菱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