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对地震灾害的跨行业联合应急指挥方法及辅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12196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提供了一种应对地震灾害的跨行业联合应急指挥方法和辅助系统,包括:集成交通、住房、电网、通信等地震灾害、应急相关信息,对地震灾害引起的建筑物、人员伤亡等情况进行实时统计;在通信断开情况下,利用北斗短报文通信方式建立应急指挥中心与应急人员、应急车辆、应急物资、道路交通等之间建立实时通信通道,以更好获取应急人员、应急车辆、应急物资、道路交通的实时状态;该方法以突出地震应急跨行业应急指挥为导向,融合不同数据源的数据,自动生成地震跨行业联合应急一张图,辅助地震应急的跨行业联合应急指挥,以更好支撑电网、交通、通信、住房等跨行业的地震灾害应急协同管理,夯实综合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协同应急处置效率。急处置效率。急处置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对地震灾害的跨行业联合应急指挥方法及辅助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然灾害应急
,具体涉及一种应对地震灾害的跨行业联合应急指挥方法及辅助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云南省地震自然灾害事故频发,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是一个典型的地震频发省份,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管理任务繁重艰巨,但民政、交通、电网、消防、通信等行业各自为政,建成的应急系统多数不能做到统一调度,协调应急资源,造成了建设资金的极大浪费。同时,由于缺乏统一的地震灾害应急指挥辅助系统,不同的应急职能部门之间无法进行有效的配合与协调,应急事件的信息也得不到良好的共享,一旦突发地震,往往无法实现协调的社会应急行动,就可能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应对地震灾害的跨行业联合应急指挥方法及辅助系统,以地震灾害跨行业联合应急为导向,为实现地震灾害应急数据、信息、情报的高度集成,为用户实时获取灾害信息、应急信息提供数据支撑,辅助用户指定应急指挥决策,进而提高综合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0004]根据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对地震灾害的跨行业联合应急指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步骤S1:采集并集成跨行业的地震灾害应急信息
[0006]所述跨行业包括交通、住房、电网及通信行业;所述地震灾害应急信息包括震中位置、震级、震源深度、建筑物分布、道路、消防救援队伍分布、通信及电网架构;
[0007]步骤S2:对地震灾害引起的建筑物损坏、人员伤亡、电网、道路交通及通信情况进行实时上报、统计;
[0008]步骤S3:建立实时通信通道,为应急指挥人员、应急人员、应急车辆等配置北斗车载终端、手持终端,在重灾区通信被破坏时,利用北斗短报文通信建立与应急人员之间的实时通信通道,通过北斗车载终端、手持终端实时上传应急人员、应急车辆的实时位置,同时,利用手持终端语音对讲、视频上传、音视频通话、高清录像功能,将地震灾害研判情况、应急行动策略利用北斗手持终端推送给应急人员,应急人员将现场实时情况通过视频、语音方式反馈地震灾情给应急指挥人员;
[0009]步骤S4:获取应急人员、应急车辆、应急物资及道路交通的实时状态;
[0010]所述实时状态包括应急人员、应急车辆及应急物资的实时位置;
[0011]步骤S5:结合应急人员、应急车辆、应急物资、道路交通及灾情的实时状态进行地震灾害跨行业辅助应急调度、辅助应急指挥。
[00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对所述地震灾害应急信息的采集方式包括:监测终端规约解析、非实时类数据接入、实时流数据处理等,鉴于数据流通安全、数据可信安全,利用区
块链、联邦技术等构建贯彻地震灾害数据全生命周期、上下协同的安全防护体系,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为电网、交通、民政、通信、消防等跨行业多主体提供数据价值实现,实现地震灾害应急的全空间数据集成,设计全时空应急数据模型,可准确的跟踪地震灾害应急空间数据动态变化,满足地震灾害应急数据不同应用需求,实现空间数据与时间信息的有机组织、高效管理、灵活使用,为地震灾害跨行业应急提供数据支撑。
[001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还包括:
[0014]基于地震灾害,实时上报建筑物损坏情况、人员伤亡情况,统计分析建筑物损坏情况、人员伤亡上报情况,并汇总成报表;
[0015]基于地震灾害及涉及道路交通信息,利用无人机回传图像、北斗位置回传信息及实时监控视频等实时分析道路堵塞、道路毁坏情况,将实时分析结果实时上报,并形成实时路况分布图;
[0016]基于地震灾害及涉及电网架构信息、停电信息、电压监测信息等,实时分析地震灾害影响的输电线路、配网线路、重要用户等,构建地震对电网影响的分布图;基于地震灾害及涉及通信信息,实时研判通信是否正常,将研判结果实时上报。
[001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还包括:利用北斗车载终端、手持终端获取应急车辆、应急人员、应急物资等的实时位置,并通过终端将位置信息实时回传给应急指挥中心。
[001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还包括:结合灾情信息、应急车辆、应急人员、应急物资等的实时位置、道路实时交通情况,为应急指挥中心提供辅助决策建议。
[0019]根据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应对地震灾害的跨行业联合应急指挥辅助系统,包括:
[0020]地震灾情分布模块:用于地震震中位置分布、人员伤亡情况、建筑物损失情况、电网网架受影响情况、道路受损情况、通信中断、次生灾害排查情况等;
[0021]地震灾情通报模块:用户地震灾害信息、引起人员伤亡、经济损失评估、地震趋势分析等;
[0022]应急资源分布模块:用于应急物资、应急人员、应急车辆等实时分布情况;
[0023]应急路径规划模块:用于地震灾害发生后,道路受损情况下,为应急车辆提供科学、合理的路径规划;
[0024]地震应急辅助建议:用于基于地震灾情严重程度,应急资源分布情况等,给出地震应急辅助决策建议,为制定地震应急措施及预案提供技术支撑。包括:地震灾害监测预警、次生灾害影响评估、根据灾情严重程度进行物资分配、人员及车辆调度等。
[0025]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6]本专利技术通过融合民政、交通、电网、消防、通信等行业地震应急相关数据,突破各行业在应急协同中出现信息沟通不畅、协同效率低下等传统弊端,对各行业视频监控资源、人力、物力、通讯手段整合利用,实现地震灾害应急数据、信息、情报的高度集成,促进地震灾害应急在民政、交通、电网、消防、通信等行业之间协同处置,构建覆盖跨行业地震应急指挥体系,提前预判风险、优化地震应急资源配置、精准调度指挥,进而提高地震应急协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应对地震灾害的跨行业联合应急指挥方法的流程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应对地震灾害的跨行业联合应急指挥辅助系统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实施例1
[003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对地震灾害的跨行业联合应急指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2]步骤S1:集成交通、住房、电网、通信等地震灾害、应急相关信息;所述地震灾害应急信息包括震中位置、震级、震源深度、建筑物分布、道路、消防救援队伍分布、通信、电网架构等;这些信息有些存储在消防救援专网、电网管理平台、移动及电信通信等业务系统中,需在保证数据安全、数据隐私的前提下通过专网方式整合数据,还有些是市政部门掌握的数据,比如人口数据、建筑物分布等等,还有些需要地震灾害发生后进行实时上报等等,通过对现有数据存储情况进行分析,采取的数据采集方式主要有:监测终端规约解析、非实时类数据接入、实时流数据处理等,鉴于数据流通安全、数据可信安全等,利用区块链、联邦技术等构建贯彻地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对地震灾害的跨行业联合应急指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采集并集成跨行业的地震灾害应急信息所述跨行业包括交通、住房、电网及通信行业;所述地震灾害应急信息包括震中位置、震级、震源深度、建筑物分布、道路、消防救援队伍分布、通信及电网架构;步骤S2:对地震灾害引起的建筑物损坏、人员伤亡、电网、道路交通及通信情况进行实时上报、统计;步骤S3:建立实时通信通道,为应急指挥人员、应急人员、应急车辆配置北斗车载终端、手持终端,在重灾区通信被破坏时,利用北斗短报文通信建立与应急人员之间的实时通信通道,通过北斗车载终端、手持终端实时上传应急人员、应急车辆的实时位置,同时,利用手持终端语音对讲、视频上传、音视频通话、高清录像功能,将地震灾害研判情况、应急行动策略利用北斗手持终端推送给应急人员,应急人员将现场实时情况通过视频、语音方式反馈地震灾情给应急指挥人员;步骤S4:获取应急人员、应急车辆、应急物资及道路交通的实时状态;所述实时状态包括应急人员、应急车辆及应急物资的实时位置;步骤S5:结合应急人员、应急车辆、应急物资、道路交通及灾情的实时状态进行地震灾害跨行业辅助应急调度、辅助应急指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对所述地震灾害应急信息的采集方式包括监测终端规约解析、非实时类数据接入、实时流数据处理,鉴于数据流通安全、数据可信安全,利用区块链、联邦技术构建贯彻地震灾害数据全生命周期、上下协同的安全防护体系,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为电网、交通、民政、通信、消防跨行业多主体提供数据价值实现,实现地震灾害应急的全空间数据集成,设计全时空应急数据模型,可准确的跟踪地震灾害应急空间数据动态变化,满足地震灾害应急数据不同应用需求,实现空间数据与时间信息的有机组织、高效管理、灵活使用,为地震灾害跨行业应急提供数据支撑。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还包括:基于地震灾害,实时上报建筑物损坏情况、人员伤亡情况,统计分析建筑物损坏情况、人员伤亡上报情况,并汇总成报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还包括:基于地震灾害及涉及道路交通信息,利用无人机回传图像、北斗位置回传信息及实时监控视频实时分析道路堵塞、道路毁坏情况,将实时分析结果实时上报,并形成实时路况分布图。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基于地震灾害及涉及电网架构信息、停电信息、电压监测信息,实时分析地震灾害影响的输电线路、配网线路、重要用户,构建地震对电网影响的分布图;基于地震灾害及涉及通信信息,实时研判通信是否正常,将研判结果实时上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冬梅陈达王一风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能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