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极式电控耦合臭氧气浮水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复极式电控耦合臭氧气浮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来源于煤化工、纺织、印染等行业的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中含有大量难降解有机物和氨氮,这些污染物排入水体环境会影响地表水水质,造成人体产生破坏性和累积性的生物病变,威胁人体安全,同时会引发水体的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针对有机物和氨氮的同步去除,水处理中工艺常采用的方法为生物处理,但是这些废水中愈发复杂的难降解有机物组分和高浓度氨氮导致生物处理工艺稳定性差,水力停留时间长,占地面积大等问题。物理吸附法也常用于水体中有机物和氨氮的同步去除,主要是利用沸石和活性炭对水体进行吸附,但该方法无法实现有机物和氨氮彻底去除,且需要定期反冲洗及更换吸附剂,运行成本较高,存在二次污染问题。
[0003]电催化氧化技术通过将水体中的氯离子在阳极氧化为自由氯,依据折点氯化的方式有效去除氨氮。然而电催化氧化对于高浓度有机物的去除效果通常受体系传质效率的影响较差。电絮凝与臭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极式电控耦合臭氧气浮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筒体(17)和设置于反应筒体(17)内的复合电极(14)与臭氧布气管(9);所述复合电极(14)通电后表面同时产生自由氯和混凝剂,所述自由氯和混凝剂与臭氧协同作用产生活性物种;所述活性物种和所述混凝剂共同作用同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极式电控耦合臭氧气浮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筒体(17)内,位于复合电极(14)上方形成气浮区(15),位于复合电极(14)下方形成沉淀区(16),所述气浮区(15)在顶部连接排渣管(10),所述沉淀区(16)在底部连接排泥管(11),所述反应筒体(17)的进水口(1)位于复合电极(14)的下方,出水口(13)位于复合电极(14)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复极式电控耦合臭氧气浮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布气管(9)布设于所述复合电极(14)的下方,与臭氧进气管(8)相连,反应筒体(17)内臭氧浓度为30~80mg/L,废水在反应筒体(17)和沉淀区(16)的停留时间分别为60~120min和30~60min,气浮区(15)的顶部至出水口(13)的高度为10~30cm。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复极式电控耦合臭氧气浮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电极(14)选用复合阳极形式或复合阴极形式,当废水中COD浓度高于3000mg/L时,选用复合阳极形式,废水中氨氮浓度高于100mg/L时,选用复合阴极形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复极式电控耦合臭氧气浮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阳极形式中,阳极由铁粉(4)、电催化阳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鑫,金鹏康,许路,朱秀荣,石烜,白雪,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