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装配式生态护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2143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生态护岸,包括多个护岸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个护岸单元包括:承重部件,包括:地基梁;柱脚,设置于地基梁的上方;至少两个立柱,安装在柱脚上,每个立柱都包括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第一插槽邻近立柱的外侧设置、并从立柱的顶部在高度方向向下延伸,第二插槽从立柱的内侧沿近似垂直于第一插槽的方向朝向第一插槽延伸;挡土部件,设置于相邻的两个立柱之间,挡土部件的两侧插入第一插槽,用于对土壤进行阻挡;以及功能部件,设置于相邻的两个立柱之间,功能部件的两侧通过抽拉滑动的方式插入第二插槽,用于对护岸单元的功能进行拓展。能进行拓展。能进行拓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生态护岸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护岸
,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生态护岸。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装配式结构的显著优势体现在工业化、机械化的生产施工流程上,针对现有航道工程施工工序多、工业化程度低的问题,出现一种“一键式”生态护岸,采用整体大空箱内嵌套鱼巢的结构,并利用榫卯结构相互连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进一步地,预制箱型装配式护岸将箱体预制构件相互垒加,可用于挡土高度大于4米的结构。
[0003]同时,人们也在探究护岸功能的多样化,其中一种主要的思路是通过养护种植在护岸上的植物实现生态功能。例如,嵌入式生态驳岸,运用透水和透气材料设计五层结构的阶梯式生态砖体框架,将整个框架嵌入到泥土中形成嵌入隐藏式砖体驳岸,这种结构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基于地下水过滤收集技术的卡扣型生态驳岸,用于在生态固堤的同时净化、过滤、渗透、收集雨水;装配式生态护岸,通过在种植区下方埋设雨水存储箱,实现了雨水的收集与自动浇水功能。
[0004]此外,装配式护岸还有混凝土桩生态护岸、混凝土格梗叠梁装配结构生态护岸等结构,均对于传统的硬化河道护岸的生态问题提出了良好的解决思路。但以上护岸结构或是结构过于简单,功能单一,或是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生态护岸,通过设计承重立柱和功能部件,实现更多生态功能。
[0006]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生态护岸,包括多个护岸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个护岸单元包括:
[0007]承重部件,包括:地基梁;柱脚,设置于地基梁的上方;至少两个立柱,安装在柱脚上,每个立柱都包括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第一插槽邻近立柱的外侧设置、并从立柱的顶部在高度方向向下延伸,第二插槽从立柱的内侧沿近似垂直于第一插槽的方向朝向第一插槽延伸;
[0008]挡土部件,设置于相邻的两个立柱之间,挡土部件的两侧插入第一插槽,用于对土壤进行阻挡;以及
[0009]功能部件,设置于相邻的两个立柱之间,功能部件的两侧通过抽拉滑动的方式插入第二插槽,用于对护岸单元的功能进行拓展。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第一插槽包括外插槽和以及位于外插槽内侧的内插槽,挡土部件包括:
[0011]反滤层,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土工布、土工格栅、第二土工布,反滤层插入外插槽中;以及
[0012]橡胶止水,包括骨架以及部分地包覆在骨架外部充气橡胶套,骨架的两端长度内
插槽。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功能部件包括植草箱,植草箱包括:
[0014]两个平行设置的侧壁,每个侧壁的外侧设有与第二插槽配合的突起部;连接壁,连接在两个侧壁的内侧之间;以及
[0015]底壁,连接在两个侧壁的底部之间,使得两个侧壁、连接壁、底壁、以及挡土部件围成用于容纳植物土壤的植草空间。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两个侧壁之间设有与连接壁和底壁连接的加强隔壁,加强隔壁上设有通孔。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立柱包括:
[0018]两个外立柱,通过两个柱脚分别安装在地基梁的两端,两个外立柱的相对的内侧设有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以及
[0019]至少一个内立柱,设置在两个外立柱之间,每个内立柱的相反的两侧都设有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使得每个内立柱的两侧能够分别安装功能部件。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功能部件的抽拉方向为斜向上。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立柱的前端设置有固定环或止水槽,固定环或止水槽间隔设置。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立柱的顶部设置有凹槽,凹槽用于放置监测仪器。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地基梁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槽,
[0024]柱脚包括:基部,设置在地基梁上;第一安装突起,从基部向下延伸并插入第一安装槽中;以及第二安装槽,形成在基部的上部,每个立柱的下端以卯榫结合的方式插入第二安装槽。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护岸单元由C30混凝土制成。
[0026]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配式生态护岸,通过设计承重立柱和功能部件,方便对功能部件进行更换升级,同时扩展了生态护岸的功能,未来开发出新的水生态治理装置后,可将旧的功能部件拉出,升级为具有新功能的功能部件,实现更多生态功能。同时通过功能部件,能够将城市河流划分为不同功能分区,组合多种功能,实现城市河流的综合治理与监管。功能部件的设计使得天然河流也可通过监测设备并利用物联网技术,从而作为装配式无人监测站,推进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配式生态护岸在带来社会与生态效益的同时,施工流程的简化与方便的维护方式利于减少施工与运行费用,简单易学的设计流程能够提高设计效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27]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配式生态护岸的立体示意图;
[0028]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配式生态护岸的主视图;
[0029]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配式生态护岸的侧视图;
[0030]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配式生态护岸的俯视图;
[0031]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配式生态护岸承重立柱中一个外立柱的立体示意图;
[0032]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配式生态护岸承重立柱中另一个外立柱
的立体示意图;
[0033]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配式生态护岸承重立柱中内立柱的立体示意图;
[0034]图8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配式生态护岸挡土部件中反滤层的立体示意图;
[0035]图9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配式生态护岸挡土部件中净水填料层的立体示意图;
[0036]图10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配式生态护岸功能部件中植草箱的立体示意图;
[0037]图1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配式生态护岸功能部件中折叠式平台的立体示意图;
[0038]图1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配式生态护岸功能部件中橡胶坝的立体示意图;
[0039]图1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配式生态护岸功能部件中流速仪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0040]图1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配式生态护岸中柱脚的立体示意图;
[0041]图1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配式生态护岸中地基梁的立体示意图。
[0042]【附图标记】
[0043]1‑
承重部件;
[0044]11

地基梁;111

第一安装槽;
[0045]12

柱脚;121

基部;122

第一安装突起;123

第二安装槽;
[0046]1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生态护岸,包括多个护岸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护岸单元包括:承重部件,包括:地基梁;柱脚,设置于所述地基梁的上方;至少两个立柱,安装在所述柱脚上,每个所述立柱都包括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所述第一插槽邻近所述立柱的外侧设置、并从所述立柱的顶部在高度方向向下延伸,所述第二插槽从所述立柱的内侧沿近似垂直于所述第一插槽的方向朝向所述第一插槽延伸;挡土部件,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柱之间,所述挡土部件的两侧插入所述第一插槽,用于对土壤进行阻挡;以及功能部件,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柱之间,所述功能部件的两侧通过抽拉滑动的方式插入所述第二插槽,用于对所述护岸单元的功能进行拓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槽包括外插槽和以及位于所述外插槽内侧的内插槽,所述挡土部件包括:反滤层,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土工布、土工格栅、第二土工布,所述反滤层插入所述外插槽中;以及橡胶止水,包括骨架以及部分地包覆在所述骨架外部的充气橡胶套,所述骨架的两端插入所述内插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部件包括植草箱,所述植草箱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侧壁,每个侧壁的外侧设有与所述第二插槽配合的突起部;连接壁,连接在所述两个侧壁的内侧之间;以及底壁,连接在两个所述侧壁的底部之间,使得两个所述侧壁、所述连接壁、所述底壁、以及所述挡土部件围成用于容纳植物土壤的植草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壁之间设有与所述连接壁和所述底壁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沛崔溦武梦迪贺欣宇宁凡清曹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