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输电线路防外破预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2013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25
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输电线路防外破预警装置,包括有挂装盒体,挂装盒体内设置监测所用的雷达传感器以及便于安装的两组举升安装机构,操作人员借助长杆便能将预警装置送至指定的安装位置,并实现对电塔上横杆的自动挂装安装,相比于传统安装方式来说,不需要操作人员攀爬电塔,不仅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还有效提升了传感器的安装效率及安装质量,杜绝了安装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杜绝了安装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杜绝了安装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输电线路防外破预警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施防护装置
,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输电线路防外破预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力工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要基础产业,电力设施是重要的社会公用设施,由于其高危型特点,外力破坏电力设施会造成系统的破坏,更有甚者造成人员伤亡,严重影响社会正常秩序,故及时发现、整治危及电网安全运行的隐患,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等外力破坏引发的电网故障、安全事故刻不容缓。现有解决的方法是在电塔上安装雷达监测传感器,对电塔周围的线路通道进行扫描监测全程管理,但雷达监测传感器的安装需要操作人员攀爬至电塔上,并使用螺栓等其他紧固件,不仅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还降低了传感器的安装效率及安装质量,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输电线路防外破预警装置,装置内设有两组举升安装机构,操作人员使用长杆将挂装盒体顶升至指定高度位置后,松开长杆便能让活动卡箍转动至与固定卡箍相配合,让装置挂装到电塔的横杆上,便于实现装置的安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输电线路防外破预警装置,包括有挂装盒体,挂装盒体内安装有雷达传感器和电源,在挂装盒体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通过控制线路与电源相连接,所述挂装盒体内还安装有两组举升安装机构,各举升安装机构均包括有设置在挂装盒体后侧的固定卡箍,固定卡箍下侧铰接安装有能转动开合的活动卡箍,活动卡箍通过齿轮安装在挂装盒体上,固定卡箍上开设有插装槽,活动卡箍上安装有与插装槽相配合的插装块,插装槽位置处的固定卡箍上还安装有能拆装的扣盖,在挂装盒体内设有能竖向移动的立杆,立杆上安装有与齿轮相啮合的齿条,在立杆的顶部安装有弹簧,弹簧始终有推动立杆下移让活动卡箍与固定卡箍相配合锁定的趋势,在立杆底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举升杆,挂装盒体前侧开设有与举升杆相配合的避让槽,举升杆穿出避让槽的一端开设有插孔,举升杆在避让槽内上移时,活动卡箍能转动与固定卡箍相分离。所述举升杆靠近避让槽的一端铰接安装有转动板,举升杆上设有与转动板相配合的限位板,限位板位于挂装盒体内部,转动板与限位板相接触时转动至水平位置,插孔开设在转动板上,在转动板还安装有拉绳,转动板能在重力作用下经由避让槽转动进入到挂装盒体内。所述插装槽的内部安装有永磁铁,插装块的端部设有能被永磁铁吸引的铁磁板。
[0005]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输电线路防外破预警装置,包括有挂装盒体,挂装盒体内设置监测所用的雷达传感器以及便于安装的两组举升安装机构,操作人员借助长杆便能将预警装置送至指定的安装位置,并实现对电塔上横
杆的自动挂装安装,相比于传统安装方式来说,不需要操作人员攀爬电塔,不仅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还有效提升了传感器的安装效率及安装质量,杜绝了安装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07]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0008]图3是图2中A

A向剖视图的放大视图;
[0009]图4是图3中I的局部放大视图;
[0010]图5是图3中II的局部放大视图;
[0011]图6是操作人员使用长杆进行安装的状态示意图;
[0012]图7是该装置在电塔上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输电线路防外破预警装置,如图1

3所示,包括有挂装盒体1,挂装盒体1作为整体装置的安装基础,在挂装盒体1内安装有雷达传感器2和电源3,雷达传感器2能对电塔周围的环境进行实时监测,电源3可以为雷达传感器2提供必要的电能。为保证装置的续航使用能力,在挂装盒体1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板4,太阳能电池板4通过控制线路与电源3相连接。
[0014]为便于实现输电线路防外破预警装置的安装,免除操作人员攀爬电塔等危险操作,所述挂装盒体1内还安装有两组举升安装机构,如图3所示,各举升安装机构均包括有设置在挂装盒体1后侧的固定卡箍5,固定卡箍5下侧铰接安装有能转动开合的活动卡箍6,活动卡箍6能转动靠近固定卡箍5并与其相配合连接,让装置安装到电塔的横杆上。
[0015]活动卡箍6通过齿轮7安装在挂装盒体1上,由齿轮7的转动来带动活动卡箍6的旋转。为实现活动卡箍6与固定卡箍5之间的插装配合,在固定卡箍5上开设有插装槽8,活动卡箍6上安装有与插装槽8相配合的插装块9,为了在安装之前,避免插装块9进入到插装槽8内无法实现活动卡箍6与固定卡箍5之间的分离,在插装槽8位置处的固定卡箍5上还安装有能拆装的扣盖10,需要安装时,可以将扣盖10进行拆除,以便于活动卡箍6与固定卡箍5之间的配合连接。
[0016]为实现对齿轮7的转动驱动,在挂装盒体1内设有能竖向移动的立杆11,立杆11上安装有与齿轮7相啮合的齿条12,挂装盒体1内还设有与立杆11相配合的限位槽,确保立杆11进行竖直方向上的移动,来推动齿轮7转动。在立杆11的顶部安装有弹簧13,弹簧13始终有推动立杆11下移让活动卡箍6与固定卡箍5相配合锁定的趋势。
[0017]在立杆11底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举升杆14,挂装盒体1前侧开设有与举升杆14相配合的避让槽15,举升杆14穿出避让槽15的一端开设有插孔16,插孔16内可以配合设置长杆,操作人员借助长杆将整体装置顶升至电塔上的指定安装位置处,举升杆14在避让槽15内上移时,活动卡箍6能转动与固定卡箍5相分离。
[0018]在没有进行安装时,在弹簧13的弹力作用下,立杆11处于底部位置,由于扣盖10的阻挡,如图3所示,插装块9并未进入到插装槽8内,当需要进行安装时,操作人员将长杆的顶
部伸入到插孔16内,同时将扣盖10进行拆除,使用长杆将整体装置顶起,由于长杆与举升杆14相接触,不与挂装盒体1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力,那在整体装置被举升时,举升杆14会带动立杆11压缩弹簧13相对挂装盒体1进行上移,也就是让齿轮7在图3所示的方向上顺时针转动,活动卡箍6转动远离固定卡箍5,如图6所示,之后操作人员手持长杆的底部将整体装置顶升至电塔上的指定高度位置处,当固定卡箍5挂装到电塔上的横杆上时,向下抽拉长杆使其与装置分离,失去顶升力后的举升杆14及立杆11会在弹簧13的作用力进行下移,带动齿轮7逆时针转动,让活动卡箍6内的插装块9进入到固定卡箍5内的插装槽8内,完成安装。安装之后的输电线路防外破预警装置相当于固定在电塔上进行长时间使用,可以不需要进行后期的拆卸,且由于自身太阳能电池板4的设置,确保了该装置的续航能力。
[0019]进一步地,为了避免安装之后的举升杆14在外力作用下进行上移,解除活动卡箍6与固定卡箍5之间的锁定而产生安装不牢固的问题,如图4所示,所述举升杆14靠近避让槽15的一端铰接安装有转动板17,举升杆14上设有与转动板17相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输电线路防外破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挂装盒体(1),挂装盒体(1)内安装有雷达传感器(2)和电源(3),在挂装盒体(1)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板(4),太阳能电池板(4)通过控制线路与电源(3)相连接,所述挂装盒体(1)内还安装有两组举升安装机构,各举升安装机构均包括有设置在挂装盒体(1)后侧的固定卡箍(5),固定卡箍(5)下侧铰接安装有能转动开合的活动卡箍(6),活动卡箍(6)通过齿轮(7)安装在挂装盒体(1)上,固定卡箍(5)上开设有插装槽(8),活动卡箍(6)上安装有与插装槽(8)相配合的插装块(9),插装槽(8)位置处的固定卡箍(5)上还安装有能拆装的扣盖(10),在挂装盒体(1)内设有能竖向移动的立杆(11),立杆(11)上安装有与齿轮(7)相啮合的齿条(12),在立杆(11)的顶部安装有弹簧(13),弹簧(13)始终有推动立杆(11)下移让活动卡箍(6)与固定卡箍(5)相配合锁定的趋势,在立杆(11)底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阳巩乃奇程凤璐冯雨晴綦浩楠庞月龙宋香涛曹亚华庄杰王克斌付以贤李增伟李永明李冰冰赵辛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超高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