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电缆通道基础数据采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11808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力电缆通道基础数据采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数据采集精度的设置;步骤s2:保证数据采集准确性;步骤s3:数据采集规范;步骤s4:数据采集实施方法;步骤s5:采集作业流程;步骤s6:电缆及通道路径采集;步骤s7:电缆井开盖采集。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采用一种方法即可实现对多场景的数据采集。集。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电缆通道基础数据采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维护
,特别是一种电力电缆通道基础数据采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城区的电力线路大量采用电缆的敷设方式,由于建设年代、建设主体、建设标准各不相同,造成电缆通道的结构、形式、检查井及内部电缆资源使用情况的基础信息存在一定缺失,制约了日常巡视、检修工作。因此,作为电力输送的电缆以及相应通道的基础数据采集就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电缆通道基础数据采集是依托单一类型的移动终端采集工具实现的,无法实现不同采集点精度差异要求。现有电缆通道基础数据采集方法未区分的具体应用场景(排管、沟道等)及命名规范。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电缆通道基础数据采集方法,实现对多场景的数据采集。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电缆通道基础数据采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步骤s1:数据采集精度的设置;
[0006]步骤s2:保证数据采集准确性;
[0007]步骤s3:数据采集规范;
[0008]步骤s4:数据采集实施方法;
[0009]步骤s5:采集作业流程;
[0010]步骤s6:电缆及通道路径采集;
[0011]步骤s7:电缆井开盖采集。
[0012]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3]步骤s11:隐蔽管线点的探查精度:针对单一管线,平面位置限差δts:0.10h;埋深限差δth:0.15h;平面位置限差δts:0.20h;埋深限差δth:0.30h;
[0014]步骤s12:明显管线点的测量精度:平面位置测量中误差ms不大于
±
5cm;高程测量中误差mh不大于
±
3cm;
[0015]步骤s13:非开挖定向钻拖拉管线探测精度:达到平面位置限差δts:0.5%L,埋深限差δth:0.3%L,式中L为拖拉管出入地两端长度,单位为米,当L<100米时以100米代入限差公式计算,坐标点采样密度不大于1米;
[0016]步骤s14:掩埋工井探测精度:平面位置限差δts:0.5米;
[0017]步骤s15:采集坐标统一采用CGCS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统,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0018]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9]步骤s21:电气联结逻辑准确到间隔,中间设备无遗漏,并形成完整单线图;
[0020]步骤s22:对于单芯电缆,查明回路属性和A/B/C相位;
[0021]步骤s23:对于三芯电缆,查明回路属性;
[0022]步骤s24:对于中间接头,查明所在位置及归属线路名称;
[0023]步骤s25:通道保证查明类型、通联关系、几何尺寸;
[0024]采用数字化采编模式从项目开启至项目竣工验收形成一个闭环的数据流,并对数据的逻辑性、完整性、一致性进行不少于3次的质量检查,确保数据质量。
[0025]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地下电缆路径探测、电缆管、工井资源数据普查和采集、电缆身份识别及挂牌以及数据建模;对于电缆资源的属性数据,通过从现场采集记录和相关业务系统中获取,并在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过程中对其相关业务系统的各类信息进行核对和更新;对于各类电网资源照片,均与数据采集工作同步进行清晰拍摄并保存,用于建模使用;电缆走向及路径实地勘测与建模确保基于竣工图纸;
[0026]步骤s31:地下电缆路径探测及身份识别,通过使用电缆识别仪、寻踪仪专业专用仪器探测出电缆准确的路径信息,并对路径上每个电缆工井内的电缆身份进行识别;
[0027]步骤s311:地下电缆路径探测,电缆路径探测内容包括电缆路径探测、电缆起点、电缆终点、电缆拐点、电缆中间接头、电缆分支箱关键设备的坐标采集,并结合管沟普查情况完善数据台账信息;具体标准如下:
[0028](1)对电缆实际的埋设路径及走向进行探测,并绘制成CAD格式成果材料;路径图完整涵盖整条电缆路径途经的电缆工井、电缆拐点、电缆起点、电缆终点及电缆挂接设备信息;
[0029](2)采集电缆连接设备、电缆井、电缆拐点、电缆分支点、电缆中间接头关键点坐标;
[0030](3)记录电缆起点、终点设备信息及相关连接关系;
[0031](4)作业过程中需标记出电缆拐点位置,并统一挂上标识牌;
[0032]步骤s312:电缆身份识别,采用探测识别仪器,从变电站或站房起点开始,对电缆逐一进行身份识别,识别出所探测电缆对应关系;
[0033]步骤s32:电缆管资源数据普查具体信息,具体包括:
[0034]步骤s321:地理坐标信息;使用专业的测量设备采集电缆走廊上的电缆工井、电缆拐点、电缆分支点关键点坐标,满足测量精度要求;
[0035]步骤s322:电缆井属性信息;具体包括:a)记录管道类型;b)管道管孔材质;c)电缆井属性;d)电缆管沟信息;
[0036]步骤s33:电缆工井剖面图信息;
[0037]电缆工井断面管孔名称组成由电缆工井名称、断面名称以及管孔二维编码组成;
[0038]断面名称:遵循电缆工井名称大号侧面向电缆工井小号名称的原则,即当前电缆工井的断面面向小号井的断面名称为A,其他方位则以按A断面顺时针方向命名其余断面名称,以字母B、C、D字母表示;
[0039]电缆工井管孔编码:以面向工井大号侧为基准向,采用二维编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横向由左往右数字逐步增大,纵向由下到上逐步增大;
[0040]电缆井照片拍摄:拍摄电缆井各侧面照片,分别拍摄7张清晰电缆井照片;
[0041]步骤s34:电缆通道工井命编;
[0042]电缆通道工井数字编号遵循以下原则:东西向道路电缆工井编号从东到西编;南北向道路电缆工井编号从南到北编;具体包括(1)有道路名称的电缆工井命编、(2)无道路名称的电缆工井命编、(3)位于小区、厂区等独立区域和医院、公园等公共场所的电缆工井命编、(4)新增电缆工井命编、(5)虚拟电缆工井命编、(6)隐蔽电缆工井命编、(7)交汇电缆工井命编、(8)反向电缆工井命编以及(9)同侧多回电缆走廊的命编;
[0043]步骤35:电缆工井名称编码台账记录;
[0044]现场记录并形成规范的电缆编码清册、电缆井编码清册、拐点编码清册、电缆井内电缆统计清册、坐标点统计清册及电缆台账;
[0045]步骤36:数据采集成果整理标准;
[0046]步骤361:原始资料整理;数据采集施工单位将根据数据采集要求,按照统一数据采集现场记录模板,并将原始资料完善保存作为成果的一部分;
[0047]步骤362:设备台账数据整理;按照电网资源图形管理系统模板将现场采集完成的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整理成表格,具体内容包括:电缆起点、终点、电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电缆通道基础数据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数据采集精度的设置;步骤s2:保证数据采集准确性;步骤s3:数据采集规范;步骤s4:数据采集实施方法;步骤s5:采集作业流程;步骤s6:电缆及通道路径采集;步骤s7:电缆井开盖采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电缆通道基础数据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1:隐蔽管线点的探查精度:针对单一管线,平面位置限差δts:0.10h;埋深限差δth:0.15h;平面位置限差δts:0.20h;埋深限差δth:0.30h;步骤s12:明显管线点的测量精度:平面位置测量中误差ms不大于
±
5cm;高程测量中误差mh不大于
±
3cm;步骤s13:非开挖定向钻拖拉管线探测精度:达到平面位置限差δts:0.5%L,埋深限差δth:0.3%L,式中L为拖拉管出入地两端长度,单位为米,当L<100米时以100米代入限差公式计算,坐标点采样密度不大于1米;步骤s14:掩埋工井探测精度:平面位置限差δts:0.5米;步骤s15:采集坐标统一采用CGCS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统,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电缆通道基础数据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21:电气联结逻辑准确到间隔,中间设备无遗漏,并形成完整单线图;步骤s22:对于单芯电缆,查明回路属性和A/B/C相位;步骤s23:对于三芯电缆,查明回路属性;步骤s24:对于中间接头,查明所在位置及归属线路名称;步骤s25:通道保证查明类型、通联关系、几何尺寸;采用数字化采编模式从项目开启至项目竣工验收形成一个闭环的数据流,并对数据的逻辑性、完整性、一致性进行不少于3次的质量检查,确保数据质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电缆通道基础数据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地下电缆路径探测、电缆管、工井资源数据普查和采集、电缆身份识别及挂牌以及数据建模;对于电缆资源的属性数据,通过从现场采集记录和相关业务系统中获取,并在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过程中对其相关业务系统的各类信息进行核对和更新;对于各类电网资源照片,均与数据采集工作同步进行清晰拍摄并保存,用于建模使用;电缆走向及路径实地勘测与建模确保基于竣工图纸;步骤s31:地下电缆路径探测及身份识别,通过使用电缆识别仪、寻踪仪专业专用仪器探测出电缆准确的路径信息,并对路径上每个电缆工井内的电缆身份进行识别;步骤s311:地下电缆路径探测,电缆路径探测内容包括电缆路径探测、电缆起点、电缆终点、电缆拐点、电缆中间接头、电缆分支箱关键设备的坐标采集,并结合管沟普查情况完
善数据台账信息;具体标准如下:(1)对电缆实际的埋设路径及走向进行探测,并绘制成CAD格式成果材料;路径图完整涵盖整条电缆路径途经的电缆工井、电缆拐点、电缆起点、电缆终点及电缆挂接设备信息;(2)采集电缆连接设备、电缆井、电缆拐点、电缆分支点、电缆中间接头关键点坐标;(3)记录电缆起点、终点设备信息及相关连接关系;(4)作业过程中需标记出电缆拐点位置,并统一挂上标识牌;步骤s312:电缆身份识别,采用探测识别仪器,从变电站或站房起点开始,对电缆逐一进行身份识别,识别出所探测电缆对应关系;步骤s32:电缆管资源数据普查具体信息,具体包括:步骤s321:地理坐标信息;使用专业的测量设备采集电缆走廊上的电缆工井、电缆拐点、电缆分支点关键点坐标,满足测量精度要求;步骤s322:电缆井属性信息;具体包括:a)记录管道类型;b)管道管孔材质;c)电缆井属性;d)电缆管沟信息;步骤s33:电缆工井剖面图信息;电缆工井断面管孔名称组成由电缆工井名称、断面名称以及管孔二维编码组成;断面名称:遵循电缆工井名称大号侧面向电缆工井小号名称的原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婧刘剑波刘孟哲林嘉伟欧文琦曾聪邹美华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