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墨印刷稳定的印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1651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印刷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油墨印刷稳定的印刷机,包括料斗、料桶、输料龙头、输料泵、刮刀机构、刮刀组件和挡墨片安装组件,料斗设在刮刀机构的前方,料斗的前方设有料桶和输料泵,料斗位于料桶的上方,料斗的下方设有输料龙头,输料龙头的输料口设在料桶的上方,料桶通过导管连接输料泵,输料泵通过导管连接料斗,刮刀组件包括刮刀架和刮刀片,刮刀架的上方安装挡墨片安装组件,挡墨片安装组件的压块设有指压部,当外力作用于指压部时,压块翘起,产生的间隙用于装夹挡墨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油墨循环使油墨的各组分比例保持稳定,并且成本较低,又在合适的位置设挡墨片以防止油墨飞溅,且方便更换,使整个油墨印刷过程稳定运行。过程稳定运行。过程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墨印刷稳定的印刷机


[0001]本技术涉及印刷机
,特别是一种油墨印刷稳定的印刷机。

技术介绍

[0002]油墨是印刷行业大批量应用的消耗品,目前市场上的印刷机供墨系统大多采用墨斗和油墨周转罐的组合。该方法虽然省时省力,但是油墨作为一种触变性较强的流体物质,印刷生产车间的温度又很高,易蒸发油墨中的水分,如果印刷时间较长且缺少循环,油墨特性会逐渐失去应有的比例,影响其粘度和发色,从而影响成品的质量。现有的循环装置,需要隔膜泵、气动搅拌机等装置,噪音较大,造价较高。
[0003]同时,凹版印刷机的印版是浸泡在油墨中的,印刷时版面带着油墨转动,刮墨刀刮去多余的油墨,高速运转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刮刀与印版两端的多余油墨就会飞溅甩出来。一种办法是用纸板夹在刮刀夹层中挡墨,但这影响刮刀的平整度,纸板也容易掉落。因纸板是平的,无法形成需要的形状,挡住的油墨会向两端的侧面飞溅,印版堵头沾上油墨会形成结块,时间长了会形成类似仙人掌的样子,加剧油墨飞溅,因而需要在合适位置设置挡片。现有的挡片装置是用螺丝将挡片固定在刮刀附近,或是先用夹具夹住挡片,再用螺丝把夹具固定在刮刀附近,这都导致更换挡片时需要拧松、拧紧螺丝,较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油墨印刷稳定的印刷机,能完成油墨循环使油墨的各组分比例保持稳定,且制造简易,成本较低,又在合适的位置设置挡墨片以防止油墨飞溅,且方便更换,使整个油墨印刷过程稳定运行。
[0005]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油墨印刷稳定的印刷机,包括料斗、料桶、输料龙头、输料泵、刮刀机构、刮刀组件和挡墨片安装组件;所述料斗设在所述刮刀机构的前方,所述料斗的前方设有所述料桶和所述输料泵,所述料斗位于所述料桶的上方,所述料斗的下方设有所述输料龙头,所述输料龙头设有输料口,所述输料口设在所述料桶的上方,所述料桶通过导管连接所述输料泵,所述输料泵通过导管连接所述料斗;
[0007]所述刮刀组件包括刮刀架和刮刀片,所述刮刀架从前至后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端板、上端板和下端板,所述前端板的前端安装有所述刮刀片,所述上端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所述挡墨片安装组件,所述下端板用于与所述刮刀机构连接;所述挡墨片安装组件包括压块、锁紧件和弹性件,所述锁紧件的一端穿设所述弹性件后将所述压块安装于所述上端板的板面,所述压块与所述上端板的板面之间的间隙通过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作用可调整,所述压块设有指压部,当外力作用于所述指压部时,所述间隙变大,所述间隙用于装夹挡墨片,所述挡墨片位于所述刮刀片的正上方。
[0008]优选地,所述料斗设有圆滑凹面,所述圆滑凹面设有第一出墨口。
[0009]优选地,所述料斗的侧壁高于所述圆滑凹面的最上端,所述料斗的前后宽度大于
所述圆滑凹面的前后宽度,所述料斗的内部的前侧与所述圆滑凹面的前侧形成了第二出墨口。
[0010]优选地,所述输料龙头设有第一入墨管和第二入墨管,所述第一出墨口连接所述第一入墨管,所述第二出墨口连接所述第二入墨管,所述第一出墨口和所述第二出墨口与所述输料口相通。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入墨管和所述第二入墨管之间设有第一开关阀,所述第二入墨管与所述输料口之间设有第二开关阀。
[0012]优选地,所述输料泵设有入料口、出料口和固定底座,所述入料口连接导管到料桶,所述出料口连接导管到料斗。
[0013]优选地,所述压块的左右两侧都分别安装有所述锁紧件和所述弹性件,所述刮刀片的前端设有尖锐部。
[0014]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在料斗、料桶的基础上增加输料龙头和输料泵,料斗的下方连接输料龙头,输料龙头的输料口处于料桶的上方,可将料斗内的部分油墨流出到料桶内,检测人员即可检测料桶内的油墨密度,如果不合格则进行调整。料桶内的油墨在输料泵的作用力下,先通过导管传输到输料泵中,再送回到料斗内,实现了油墨的循环,不需要其他电机装置,造价较低,噪音较小。
[0015]刮刀架的上端板的左右两侧安装挡墨片安装组件,挡墨安装组件夹设挡墨片,挡住油墨易飞溅的地方。挡墨片安装组件的锁紧件穿设弹性件,将压块压紧上端板的上面,压块与上端板的间隙可以由弹性件的压缩程度而变化。压块设有指压部,指压部便于人的手去摁,按住指压部可以使压板一侧翘起,弹性件被压紧,压板与上端板的间隙变大,此时可放入或取出挡墨片;松开指压部,压板会在弹性件的作用力下继续压紧上端板,从而夹紧挡墨片。这样,更换挡墨片时就不用再拧松、拧紧锁紧件,直接摁住或者松开指压部,省时省力。挡墨片可以是纸板,成本较低,易于获取,不用清洗,较为省事。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0018]图3是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4是图1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0]其中:料斗1、料桶2、输料龙头3、输料泵4、刮刀机构5、刮刀组件6、挡墨片安装组件7、圆滑凹面11、第一出墨口111、第二出墨口112、第一入墨管31、第二入墨管32、第一开关阀33、第二开关阀34、输料口35、入料口41、出料口42、固定底座43、刮刀架61、刮刀片62、前端板611、下端板612、上端板613、尖锐部621、压块71、锁紧件72、弹性件73、挡墨片74、指压部711。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
限制。
[0022]本技术方案提供了:
[0023]如图1

3所示,一种油墨印刷稳定的印刷机,包括料斗1、料桶2、输料龙头3、输料泵4、刮刀机构5、刮刀组件6和挡墨片安装组件7;所述料斗1设在所述刮刀机构5的前方,所述料斗1的前方设有所述料桶2和所述输料泵4,所述料斗1位于所述料桶2的上方,所述料斗1的下方设有所述输料龙头3,所述输料龙头3设有输料口35,所述输料口35设在所述料桶2的上方,所述料桶2通过导管连接所述输料泵4,所述输料泵4通过导管连接所述料斗1;
[0024]所述刮刀组件6包括刮刀架61和刮刀片62,所述刮刀架61从前至后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端板611、上端板613和下端板612,所述前端板611的前端安装有所述刮刀片61,所述上端板613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所述挡墨片安装组件7,所述下端板612用于与所述刮刀机构5连接;所述挡墨片安装组件7包括压块71、锁紧件72和弹性件73,所述锁紧件72的一端穿设所述弹性件73后将所述压块71安装于所述上端板613的板面,所述压块71与所述上端板613的板面之间的间隙通过所述弹性件73的弹力作用可调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墨印刷稳定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斗、料桶、输料龙头、输料泵、刮刀机构、刮刀组件和挡墨片安装组件;所述料斗设在所述刮刀机构的前方,所述料斗的前方设有所述料桶和所述输料泵,所述料斗位于所述料桶的上方,所述料斗的下方设有所述输料龙头,所述输料龙头设有输料口,所述输料口设在所述料桶的上方,所述料桶通过导管连接所述输料泵,所述输料泵通过导管连接所述料斗;所述刮刀组件包括刮刀架和刮刀片,所述刮刀架从前至后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端板、上端板和下端板,所述前端板的前端安装有所述刮刀片,所述上端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所述挡墨片安装组件,所述下端板用于与所述刮刀机构连接;所述挡墨片安装组件包括压块、锁紧件和弹性件,所述锁紧件的一端穿设所述弹性件后将所述压块安装于所述上端板的板面,所述压块与所述上端板的板面之间的间隙通过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作用可调整,所述压块设有指压部,当外力作用于所述指压部时,所述间隙变大,所述间隙用于装夹挡墨片,所述挡墨片位于所述刮刀片的正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墨印刷稳定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书强张凯张浩陈运良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华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