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珠挤压成型模具及具有其的成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1207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珠挤压成型模具及具有其的成型设备,在机架上可转动地安装有一旋转部,旋转部上对应设置有第一模和第二模,以通过驱动件驱动旋转部以及第一模和第二模一起进行转动,并通过挤压件推动第二模与第一模进行合模成型玻璃珠,在旋转部转动状态下,以通过导向件以导杆滑套配合或滑块滑槽配合的方式引导第二模与第一模进行开模,如此,便可以通过挤压成型的方式设计出能够用于玻璃珠生产制造的模具,待液态玻璃降温到半固体状态时,将其输送到第一模与第二模之间,通过挤压件推动第二模与第一模进行合模,以挤压半固体状的玻璃从而使得玻璃珠能够通过模具成型制造出来,可适用于批量生产,生产效率高。生产效率高。生产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珠挤压成型模具及具有其的成型设备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珠成型
,尤其涉及一种玻璃珠挤压成型模具及具有其的成型设备。

技术介绍

[0003]玻璃珠是常见的一种饰品配件,广泛用于手链、项链、服装、晚礼服、鞋、帽、手袋、头饰、毛纺织、珠绣、灯饰、工艺品等,市场需求量巨大。在现有技术中,由于玻璃高温融化为液体状态时,温度高达1600

1700℃左右,由于注塑成型模具的材质限制,现有的注塑成型模具根本无法用于玻璃珠的成型制造,只有一些塑胶材质的珠子才能用注塑成型模具来生产,这是因为塑胶高温融化为液体状态时,温度才在180

220℃左右,远低于高温融化的液体玻璃温度,才可以使用注塑成型模具生产,现有的玻璃珠一般是通过车床一个个去车或打磨出来的,生产效率极低,根本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而且,具有局限性,只能生产一些表面光滑的球形玻璃珠,而对于菱形、钻石状等一些形状的玻璃珠并不能很好的去车或打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珠挤压成型模具及具有其的成型设备,其通过挤压成型的方式设计出能够用于玻璃珠生产制造的模具,待液态玻璃降温到半固体状态时,以挤压半固体状的玻璃从而使得玻璃珠能够通过模具成型制造出来。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玻璃珠挤压成型模具,包括:机架;旋转部,所述旋转部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机架上;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旋转部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旋转部进行转动;第一模,所述第一模设置于所述旋转部上;第二模,所述第二模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旋转部上,且,所述第二模与所述第一模相对应设置;挤压件,所述挤压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以通过所述挤压件推动所述第二模与所述第一模进行合模;导向件,所述导向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在所述旋转部转动状态下,以通过所述导向件以导杆滑套配合或滑块滑槽配合的方式引导所述第二模与所述第一模进行开模。
[0006]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部为旋转轴,且,所述第一模设置于所述旋转轴的外圆周表面,所述第二模通过导向结构设置于所述旋转轴的外圆周表面,以通过所述导向结构引导所述第二模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进行移动。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模围绕所述旋转轴的外圆周表面均
匀设置,所述第二模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模围绕所述旋转轴的外圆周表面均匀设置,且,所述第二模与所述第一模一一对应设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模为杆状,且,所述第一模与所述第二模相互靠近的两端均设置有部分成型槽,以通过所述第一模的部分成型槽与所述第二模的部分成型槽进行合模从而成型制造出玻璃珠。
[0009]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轴的外圆周表面设置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设置有第一导向孔以形成所述导向结构,所述第二模的杆部可移动地插设在所述第一导向孔中。
[0010]进一步地,所述挤压件为转轮或轴承,且,所述挤压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以通过所述挤压件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二模远离所述第一模的一端相抵从而推动所述第二模与所述第一模进行合模。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模远离所述第一模的一端设置有滑块,所述机架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靠近所述旋转部的一侧设置有滑槽,以通过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方式形成所述导向件,在所述旋转部转动状态下,以通过所述滑块进入到所述滑槽中并沿着所述滑槽进行滑动,从而使得所述第二模逐渐远离所述第一模进行开模。
[0012]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轴的外圆周表面设置有第二凸缘,且,所述第二凸缘与所述第一凸缘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凸缘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设置有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一模为杆状,且,所述第一模的杆部插设在所述第二导向孔中,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抵挡件,所述抵挡件为转轮或轴承,且,所述抵挡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以通过所述抵挡件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模远离所述第二模的一端相抵,从而抵挡所述第一模上来自于所述第二模的力。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沿轴向设置有穿孔杆,所述穿孔杆靠近所述第二模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模的部分成型槽并向外延伸突出,以通过所述穿孔杆给所述第一模的部分成型槽与所述第二模的部分成型槽合模成型制造的玻璃珠进行穿孔,所述穿孔杆远离所述第二模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旋转轴的侧缘,且,所述第一模远离所述第二模的一端设置有凸块,所述机架设置有导向座,所述导向座靠近所述旋转轴的一侧设置有导轨,在所述旋转部转动状态下,以使所述第一模通过所述凸块进入到所述导轨中并沿着所述导轨进行滑动至预定位置。
[0014]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玻璃珠成型设备,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玻璃珠挤压成型模具。
[0015]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中的玻璃珠挤压成型模具及具有其的成型设备,在机架上可转动地安装有一旋转部,旋转部上对应设置有第一模和第二模,以通过驱动件驱动旋转部以及第一模和第二模一起进行转动,并通过挤压件推动第二模与第一模进行合模成型玻璃珠,在旋转部转动状态下,以通过导向件以导杆滑套配合或滑块滑槽配合的方式引导第二模与第一模进行开模,由于软条状的半固体玻璃温度也就在800℃左右,远低于液体玻璃的温度,如此,便可以通过挤压成型的方式设计出能够用于玻璃珠生产制造的模具,待液态玻璃降温到半固体状态时,将其输送到第一模与第二模之间,通过挤压件推动第二模与第一模进行合模,以挤压半固体状的玻璃从而使得玻璃珠能够通过模具成型制造出来,可适用于批量生产,生产效率高,还可以通过第二模与第一模挤压成型出不同形状的
玻璃珠,如菱形、钻石形状等,适用范围广。
[0016]为使本专利技术技术构思和其他目的、优点、特征及作用能更清楚易懂,将在下文具体实施方式中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出详细地展开说明。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玻璃珠挤压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玻璃珠挤压成型模具的第一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玻璃珠挤压成型模具的第二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模与第二模合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模与第二模开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机架;110、出料通道;120、倾斜板;20、驱动电机;30、旋转轴;310、第一凸缘;320、第二凸缘;330、侧缘;340、环形板;40、第一模;410、凸块;430、穿孔杆;50、第二模;510、滑块;520、部分成型槽;60、挤压件;70、抵挡件;80、基座;81、滑槽;90、导向座;91、导轨。
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珠挤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旋转部,所述旋转部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机架上;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旋转部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旋转部进行转动;第一模,所述第一模设置于所述旋转部上;第二模,所述第二模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旋转部上,且,所述第二模与所述第一模相对应设置;挤压件,所述挤压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以通过所述挤压件推动所述第二模与所述第一模进行合模;导向件,所述导向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在所述旋转部转动状态下,以通过所述导向件以导杆滑套配合或滑块滑槽配合的方式引导所述第二模与所述第一模进行开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珠挤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为旋转轴,且,所述第一模设置于所述旋转轴的外圆周表面,所述第二模通过导向结构设置于所述旋转轴的外圆周表面,以通过所述导向结构引导所述第二模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进行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珠挤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模围绕所述旋转轴的外圆周表面均匀设置,所述第二模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模围绕所述旋转轴的外圆周表面均匀设置,且,所述第二模与所述第一模一一对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珠挤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为杆状,且,所述第一模与所述第二模相互靠近的两端均设置有部分成型槽,以通过所述第一模的部分成型槽与所述第二模的部分成型槽进行合模从而成型制造出玻璃珠。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璃珠挤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的外圆周表面设置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设置有第一导向孔以形成所述导向结构,所述第二模的杆部可移动地插设在所述第一导向孔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璃珠挤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件为转轮或轴承,且,所述挤压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机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德强
申请(专利权)人:义乌市翰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