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硅油渗透耐温耐压氟硅橡胶带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110080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胶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硅油渗透耐温耐压氟硅橡胶带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第一PTFE膜层、设置在第一PTFE膜层上表面的硅橡胶层、设置在硅橡胶层上表面的第二PTFE膜层,硅橡胶层采用加成型液体硅橡胶涂敷而成;第一PTFE膜层上表面与第二PTFE膜层的下表面均涂机涂敷界面剂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硅油渗透耐温耐压氟硅橡胶带采用上述结构,上下两层都是PTFE膜层,可很好的杜绝硅油的渗出及蒸发,同时由于PTFE膜层本身具的抗粘性可进一步避免硅胶带压头粘结的缺点,由于PTFE膜层具有高密度结构使FOG压制工艺不会产生粉末,防硅油渗透耐温耐压氟硅橡胶带有效的解决了硅胶带在FOG工艺制程中的不足。FOG工艺制程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硅油渗透耐温耐压氟硅橡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胶带
,具体涉及一种防硅油渗透耐温耐压氟硅橡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FOG绑定工艺:LCM(LiquidDisplayModule,液晶显示模块)是将液晶显示屏、驱动电路、FPC(FlexiblePrintedCircuit,柔性印刷线路板)、背光源等其它结构件装配在一起的组件。而液晶显示屏中液晶玻璃与驱动电路及FPC的机械连接和电气导通则为LCM生产的核心部分,其中液晶玻璃与FPC的生产工艺为FOG(FilmOnGlass)邦定工艺,即是将FPC搭载在玻璃面板上。其制造工艺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四步: (1)ACF预贴:根据工艺要求,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在液晶玻璃的ITO端或柔性线路板(FPC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需要邦定的引脚处粘贴指定长度的ACF。要求预贴的ACF长度和位置准确,表面平整并无气泡(一般选用厚度为0.05mm铁氟龙膜做为垫在加热压头上的缓冲物):(2)预压:通过辅助图像系统对FPC和LCD的引脚进行对位,并进行预压形成初步的连接。由于引线节距越来越小,最小节距已达0.05mm,对位精度要求在
±
0.005mm以内(一般选用厚度为 0.05mm铁氟龙膜做为垫在加热压头上的缓冲物):(3)本压:在较高的温度和压力下(300℃,8S),对预邦定好的LCM产品进行主邦定,通过ACF导电颗粒的变形和绝缘层的破裂,实现FPC与LCD玻璃的电气连接:同时ACF胶可在高温下聚合硬化而将两种不同材料连在一起以提供足够的机械连接强度(一般选用厚度为0.3mm硅胶带做为垫在加热压头上的缓冲物):(4)检测:通过高达500倍的电子显微镜对主压后的产品进行检测
[0003]FOG工艺专用硅胶带(也称热压硅胶皮):
[0004]FOG工艺专用硅胶带以已乙烯基硅橡胶为基材,加入导热氧化铝材料后经热硫化制成。分切成卷带状,硅胶带表面光滑,厚度均匀、回弹抗形变性能极佳。特别适合作为FOG(FPC on Glass)过程中的缓冲使用。
[0005]适用于各类型显示屏的热压邦定工艺(热压导电膜、柔性电路板、 ITO导电玻璃、芯片高温烧结等),将其垫付在热压头的底部表面,对温度有缓冲作用,使温度较为均匀,隔离被热压产品与热压头直接接触,同时具有防止静电漏电的隔离保护作用。
[0006]FOG工艺专用硅胶带优点:
[0007]①
具有良好的传热性;

优秀的耐热性;

抗静电性;

压力一致性;

符合RoSH 2.0的环保标准要求。
[0008]FOG工艺专用硅胶带的缺点:
[0009]①
由于乙烯基硅橡胶在生产的过程中必须添加硅油,所以导至用乙烯基硅橡胶添加氧化铝导热粉的硅胶带中也含有硅油,同时在添加氧化铝导热粉的过程当中也必须添加硅油来增加流动性,含有硅油的导热硅胶带在做FOG压合工艺时会有少量的硅油往外渗出,从而污染了加热压头及FPC柔性线路板,更有甚者在压合摄像镜头或指纹锁等要求高的电子元器件时,高温压合会使硅胶带内的硅油会产生少量蒸发,但也足以使摄像镜头表面产
生雾状污染;
[0010]②
由于乙烯基硅橡胶本身具有一定的弱粘性及吸附性,硅胶带在压合过程中偶尔会粘结压头,从而使硅胶带断裂,产生不良品;
[0011]③
FOG工艺专用硅胶带以已乙烯基硅橡胶为基材,加入导热氧化铝材料后经热硫化制成,由于加了很多的导热粉,在多次压制的过程中,产生压缩变形和回弹,总会有少量粘结不是很牢固的粉末会从硅胶带上脱落,从而FOG制程产生污染,从而产生不良品的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12]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硅油渗透耐温耐压氟硅橡胶带,该防硅油渗透耐温耐压氟硅橡胶带采用第一PTFE膜层和第二PTFE膜层之间夹设硅橡胶层的结构,由于上下两层都是PTFE膜层,可很好的杜绝了硅油的渗出及蒸发,同时由于PTFE膜层本身具的抗粘性可进一步避免硅胶带压头粘结的缺点,由于PTFE膜层具有高密度结构使FOG压制工艺不会产生粉末,防硅油渗透耐温耐压氟硅橡胶带有效的解决了硅胶带在FOG工艺制程中的不足。
[001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硅油渗透耐温耐压氟硅橡胶带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高效,操作控制方便,生产的产品质量高,成本低,便于工业化生产。
[001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防硅油渗透耐温耐压氟硅橡胶带,包括第一PTFE膜层、设置在所述第一PTFE膜层上表面的硅橡胶层、设置在所述硅橡胶层上表面的第二PTFE膜层,所述硅橡胶层采用加成型液体硅橡胶涂敷而成;所述第一PTFE膜层上表面与所述第二PTFE膜层的下表面均用网纹辊涂机涂敷界面剂层。优选的,所述第一PTFE膜层和第二PTFE膜层与硅橡胶层贴合的一侧均用萘钠溶剂进行处理,得单面钠化处理的PTFE膜,便于和硅橡胶层粘接。优选的,第一PTFE膜层和第二PTFE膜层的厚度均为0.04

0.06mm;所述硅橡胶层的厚度为0.1

0.3mm。更优选的,所述第一PTFE膜层和第二PTFE膜层的厚度均为0.04mm、0.05mm或0.06mm,所述硅橡胶层的厚度为0.1mm、0.2mm或0.3mm。
[0015]本专利技术中的防硅油渗透耐温耐压氟硅橡胶带采用第一PTFE膜层和第二PTFE膜层之间夹设硅橡胶层的结构,由于上下两层都是PTFE 膜层,可很好的杜绝了硅油的渗出及蒸发,同时由于PTFE膜层本身具的抗粘性可进一步避免硅胶带压头粘结的缺点,由于PTFE膜层具有高密度结构使FOG压制工艺不会产生粉末,防硅油渗透耐温耐压氟硅橡胶带有效的解决了硅胶带在FOG工艺制程中的不足,该胶带既适用于预压,也适用于本压。一种产品两种用途,减少了企业的生产管理成本。
[0016]优选的,所述加成型液体硅橡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0017]A组分:液体硅橡胶45

55份、导热氧化铝粉末30

40份、乙烯基硅油8

12份和第一含氢硅油0.05

0.15份;所述乙烯基硅油采用山东胜利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sl

111乙烯基硅油,所述导热氧化铝粉末采用的广东森新工贸有限公司提供的α氧化铝粉;
[0018]B组分:800ppm铂金催化剂;
[0019]其中A组分与B组分按照重量比为90

100:0.1

0.3混合。
[0020]优选的,所述铂金催化剂为氯铂酸。
[0021]本专利技术中的加成型液体硅橡胶采用上述原料制得,而利用上述原料制得的加成型
液体硅橡胶具有很好的
[0022]优选的,所述液体硅橡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硅油渗透耐温耐压氟硅橡胶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PTFE膜层、设置在所述第一PTFE膜层上表面的硅橡胶层、设置在所述硅橡胶层上表面的第二PTFE膜层,所述硅橡胶层采用加成型液体硅橡胶涂敷而成;所述第一PTFE膜层上表面与所述第二PTFE膜层的下表面均用网纹辊涂机涂敷界面剂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硅油渗透耐温耐压氟硅橡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TFE膜层和第二PTFE膜层与硅橡胶层贴合的一侧均用萘钠溶剂进行处理,得单面钠化处理的PTFE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硅油渗透耐温耐压氟硅橡胶带,其特征在于:第一PTFE膜层和第二PTFE膜层的厚度均为0.04

0.06mm;所述硅橡胶层的厚度为0.1

0.3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硅油渗透耐温耐压氟硅橡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成型液体硅橡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A组分:液体硅橡胶45

55份、导热氧化铝粉末30

40份、乙烯基硅油8

12份和第一含氢硅油0.05

0.15份;B组分:800ppm铂金催化剂;其中A组分与B组分按照重量比为90

100:0.1

0.3混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硅油渗透耐温耐压氟硅橡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铂金催化剂为氯铂酸。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硅油渗透耐温耐压氟硅橡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硅橡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MQ树脂10

20 份、甲基氢聚硅氧烷20

30份、端乙烯基硅油8

16份、乙炔基环己醇0.1

0.5份、第二含氢硅油1

5份、封端剂1

3份。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硅油渗透耐温耐压氟硅橡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端剂为乙烯基封端的低聚硅氧烷。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汉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君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