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催化剂制备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0945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催化剂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续催化剂制备槽,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搅拌釜,搅拌釜内设置有搅拌单元,搅拌釜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搅拌单元通过第一电机驱动,搅拌釜内还设置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靠近搅拌釜的底部设置,搅拌釜的底部连通有沉淀式制备槽,沉淀式制备槽的出口连通有沉淀收集箱。本申请制备结构简单,通过混合部与升液部能够有效提升反应溶液的均匀度,有助于连续化生产,也有助于催化剂的形成。形成。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催化剂制备槽


[0001]本技术属于催化剂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续催化剂制备槽。

技术介绍

[0002]催化剂是催化过程的核心,而催化剂制备则是获得高效催化剂的关键,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制备槽对催化剂进行制备,通常是一次性将料物投入制备槽中,然后混合制备,之中方式会导致大量料物堆积不能充分反应,影响催化剂制备的均匀性,降低了催化剂的生产质量和效率;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14439069U的催化剂制备槽,其中采用打散板对溶液进行搅拌混合,通过打散板可以将催化剂所需组分进行打散,但是制备槽本体不是相对封闭的结构,部分组分未被打散就会落至制备槽本体底部,然后被绞龙叶片带走,混合均匀性还存在一定缺陷;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在保证连续生产的基础上有效提升混合均匀度的连续催化剂制备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催化剂制备槽,以解决上述问题,达到保证连续生产的基础上有效提升混合均匀度的目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连续催化剂制备槽,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搅拌釜,所述搅拌釜内设置有搅拌单元,所述搅拌釜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搅拌单元通过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搅拌釜内还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靠近所述搅拌釜的底部设置,所述搅拌釜的底部连通有沉淀式制备槽,所述沉淀式制备槽的出口连通有沉淀收集箱;
[0005]所述搅拌单元包括混合部与升液部,所述混合部对应设置在所述升液部的上方,所述混合部与所述搅拌釜顶部的若干第一填料口对应设置,所述混合部与所述升液部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传动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混合部包括混合壳体,所述第一电机的旋转轴穿过所述搅拌釜还与所述混合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混合壳体的内侧通过若干连杆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机的旋转轴上,所述混合壳体内开设有环形空腔,所述混合壳体的顶部开设有环形口,所述环形口与若干所述第一填料口对应设置,所述混合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过孔,所述环形空腔通过若干所述过孔与所述搅拌釜内连通,所述混合壳体对应设置在所述升液部的上方。
[0007]优选的,所述升液部包括换液桶与升液叶片,所述换液桶固定连接在所述搅拌釜的内侧底部,所述升液叶片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机的旋转轴上,所述升液叶片位于所述换液桶内侧,所述换液桶的外侧壁与所述搅拌釜的内壁之间设置为换液通道,所述换液桶的顶部开口处与所述混合壳体的底部对应设置,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换液桶底部与所述混合壳体的内侧底部。
[0008]优选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若干第一电加热棒与若干第二电加热棒,若干所述第一电加热棒竖向固定连接在所述换液桶底部与所述混合壳体的内侧底部之间,若干所述第
二电加热棒竖向固定连接在所述混合壳体的内侧底部,若干所述第二电加热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第一电机的旋转轴底端与所述底座的顶面转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沉淀式制备槽倾斜设置,所述沉淀式制备槽的高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沉淀式制备槽内转动连接有搅拌叶片,所述第二电机的旋转轴穿入沉淀式制备槽内还与所述搅拌叶片固定连接,所述沉淀式制备槽的低端设置有沉淀口,所述沉淀口与所述沉淀收集箱的进口通过电磁阀连通,所述沉淀式制备槽内连接有若干第三电加热棒。
[0010]优选的,所述搅拌釜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出液口位于若干所述第二电加热棒之间,所述第一出液口与所述沉淀式制备槽的底侧通过输液管连通,所述输液管上固定连通有水泵,所述水泵固定连接在地面上。
[0011]优选的,所述沉淀式制备槽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填料口,所述第二填料口连通有沉淀剂箱体。
[0012]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第一填料口向混合部内同时添加生成催化剂所需溶液组分和固体组分,混合部的主要作用是将固体组分停留在升液部的上方;升液部的主要作用是将搅拌釜内的反应溶液向上搅动,使反应溶液与混合部内的组分反复、充分接触,有效避免反应溶液浓度不均以及分层的问题;加热组件的主要作用是为反应溶液加热处理,有助于得到纯净的晶体沉淀物,反应溶液通入沉淀式制备槽后进行沉淀、过滤处理,有助于连续化生产;整体上,制备结构简单,通过混合部与升液部能够有效提升反应溶液的均匀度,有助于连续化生产,也有助于催化剂的形成。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催化剂制备槽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搅拌釜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第一支架;2、搅拌釜;3、第一填料口;4、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6、第二填料口;7、沉淀式制备槽;8、电磁阀;9、收集箱;10、输液管;11、水泵;12、混合壳体;13、换液桶;14、升液叶片;15、第一电加热棒;16、底座;17、第一出液口;18、第二电加热棒;19、第二支架;20、换液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9]参照图1

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续催化剂制备槽,包括第一支架1,第一
支架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搅拌釜2,搅拌釜2内设置有搅拌单元,搅拌釜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搅拌单元通过第一电机4驱动,搅拌釜2内还设置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靠近搅拌釜2的底部设置,搅拌釜2的底部连通有沉淀式制备槽7,沉淀式制备槽7的出口连通有沉淀收集箱9;
[0020]搅拌单元包括混合部与升液部,混合部对应设置在升液部的上方,混合部与搅拌釜2顶部的若干第一填料口3对应设置,混合部与升液部分别与第一电机4传动连接。
[0021]通过第一填料口3向混合部内同时添加生成催化剂所需溶液组分和固体组分,混合部的主要作用是将固体组分停留在升液部的上方;升液部的主要作用是将搅拌釜2内的反应溶液向上搅动,使反应溶液与混合部内的组分反复、充分接触,有效避免反应溶液浓度不均以及分层的问题;加热组件的主要作用是为反应溶液加热处理,有助于得到纯净的晶体沉淀物,反应溶液通入沉淀式制备槽7后进行沉淀、过滤处理,有助于连续化生产;整体上,制备结构简单,通过混合部与升液部能够有效提升反应溶液的均匀度,有助于连续化生产,也有助于催化剂的形成。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催化剂制备槽,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1),所述第一支架(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搅拌釜(2),所述搅拌釜(2)内设置有搅拌单元,所述搅拌釜(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所述搅拌单元通过所述第一电机(4)驱动,所述搅拌釜(2)内还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靠近所述搅拌釜(2)的底部设置,所述搅拌釜(2)的底部连通有沉淀式制备槽(7),所述沉淀式制备槽(7)的出口连通有沉淀收集箱(9);所述搅拌单元包括混合部与升液部,所述混合部对应设置在所述升液部的上方,所述混合部与所述搅拌釜(2)顶部的若干第一填料口(3)对应设置,所述混合部与所述升液部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4)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催化剂制备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部包括混合壳体(12),所述第一电机(4)的旋转轴穿过所述搅拌釜(2)还与所述混合壳体(12)固定连接,所述混合壳体(12)的内侧通过若干连杆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机(4)的旋转轴上,所述混合壳体(12)内开设有环形空腔,所述混合壳体(12)的顶部开设有环形口,所述环形口与若干所述第一填料口(3)对应设置,所述混合壳体(12)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过孔,所述环形空腔通过若干所述过孔与所述搅拌釜(2)内连通,所述混合壳体(12)对应设置在所述升液部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催化剂制备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液部包括换液桶(13)与升液叶片(14),所述换液桶(13)固定连接在所述搅拌釜(2)的内侧底部,所述升液叶片(14)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机(4)的旋转轴上,所述升液叶片(14)位于所述换液桶(13)内侧,所述换液桶(13)的外侧壁与所述搅拌釜(2)的内壁之间设置为换液通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岩梁东东孟祥超李荣福孙岩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中石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