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循环液压油路抗蛇行减振器
[0001]本技术涉及高速列车减振器
,尤其涉及一种双循环液压油路抗蛇行减振器。
技术介绍
[0002]轨道车辆在运行时,尤其是高速运行时,转向架组件可能产生横向的周期性大振幅摇摆运动,即蛇行振动,影响行车安全,剧烈的蛇行振动甚至会造成车轮脱轨。抗蛇行减振器作为高速列车转向架的一个重要部件,主要用于衰减转向架的摇头运动,提高车辆系统的高速运动稳定性,同时也会衰减车体的伸缩振动、点头振动和摇头振动,进而改善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0003]现有的抗蛇行减振器一般包括活塞杆、活塞、贮油缸、工作缸、活塞杆密封组件,贮油缸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活塞杆密封组件和贮油缸座,工作缸位于贮油缸内,工作缸的一端安装在活塞缸密封组件上,工作缸的另一端安装有压缩阀座,压缩阀座与贮油缸座之间形成有压缩阀座腔,压缩阀座上安装有节流阀和单向阀组,压缩阀座的下部设置有开口朝下的进出油口,进出油口连通压缩阀座腔与贮油缸的贮油腔连通,活塞杆的一端伸入工作缸内且端部安装活塞,活塞上安装有节流阀和单向阀组,活塞杆的另一端伸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循环液压油路抗蛇行减振器,包括贮油缸(1)、工作缸(2)、活塞(3)、活塞杆(4)、活塞杆密封组件(5)、贮油缸座(6)和压缩阀座(7),所述贮油缸(1)和工作缸(2)的一端均固定在所述活塞杆密封组件(5)上,所述贮油缸(1)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贮油缸座(6)上,所述工作缸(2)位于所述贮油缸(1)内,所述工作缸(2)的另一端安装有所述压缩阀座(7),所述活塞杆(4)的一端伸入所述工作缸(2)内且端部安装所述活塞(3),所述活塞杆(4)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活塞杆密封组件(5),所述压缩阀座(7)与所述贮油缸座(6)接触,所述压缩阀座(7)与所述贮油缸座(6)之间形成压缩阀座腔(71),所述活塞(3)将所述工作缸(2)的内腔分成第一工作腔(21)和第二工作腔(22),所述贮油缸(1)与所述工作缸(2)之间的环形腔体为贮油腔(11),所述压缩阀座(7)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压缩阀座腔(71)和贮油腔(11)的进出油口(72),其特征在于,所述贮油腔(11)内安装有气囊(12),所述第一工作腔(21)、第二工作腔(22)、压缩阀座腔(71)和贮油腔(11)内均充满油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循环液压油路抗蛇行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油口(72)有多个,多个所述进出油口(72)围绕所述压缩阀座(7)均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循环液压油路抗蛇行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阀座(7)上的单向阀组包括压缩阀片(73)、压缩限位板(74)、补偿阀片(75)、补偿阀弹簧(76)、补偿限位板(77)、第一螺钉(78)和第一螺母(79),所述第一螺钉(78)穿过所述压缩阀座(7)后固定安装所述第一螺母(79),所述压缩阀片(73)、压缩限位板(74)、补偿阀片(75)和补偿限位板(77)均套装在所述第一螺钉(78)上,所述压缩阀片(73)和所述压缩限位板(74)位于所述压缩阀座(7)的一侧,所述补偿阀片(75)和补偿限位板(77)位于所述压缩阀座(7)的另一侧,所述压缩阀座(7)上开设有第一油孔(80)和第二油孔(81),所述压缩阀片(73)封闭所述第一油孔(80)的一端,所述补偿阀片(75)封闭所述第二油孔(81)的一端,所述补偿阀弹簧(76)设置在所述补偿阀片(75)和所述补偿限位板(77)之间,所述补偿阀弹簧(7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补偿限位板(77)和所述补偿阀片(75)接触;当所述活塞杆(4)被压缩时,所述第二工作腔(22)内的油液能够使压缩阀片(73)发生弹性形变而打开第一油孔(80),以使得第二工作腔(22)内的油液能够流入所述压缩阀座腔(71);当所述活塞杆(4)被拉伸时,所述贮油腔(11)内的油液能够使得所述补偿阀片(75)克服所述补偿阀弹簧(76)的弹力而打开第二油孔(81),以使得贮油腔(11)内的油液能够流入所述第二工作腔(2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循环液压油路抗蛇行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钉(78)上还套装有第一节流阀片(82),所述第一节流阀片(82)位于所述压缩阀片(73)和所述压缩阀座(7)之间,所述第一节流阀片(82)上开设有第一节流口(83),所述第一油孔(80)通过所述第一节流阀片(82)上的第一节流口(83)能够与所述压缩阀座腔(71)连通;当所述活塞杆(4)被压缩时,所述第一节流阀片(82)和压缩阀片(73)能够在所述第二工作腔(22)内的油液作用下打开所述第一油孔(80)。5.根据权利要求1
‑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循环液压油路抗蛇行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3)上的单向阀组包括第一单向阀组和第二单向阀组;所述第一单向阀组包括第二螺钉(31)、第二螺母(32)、压缩弹簧(33)和盖板(34),所述活塞(3)上开设有过孔,所述过孔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孔(35)、第二孔(36)和第三孔(37),所述第一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国,杨立举,刘月峰,黄启伟,任茂森,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凌博瑞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