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余料回收的微泡注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0788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余料回收的微泡注塑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与所述模具的型腔相通,还包括一个溢流回收装置,所述主体上设置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连通所述型腔和溢流回收装置,所述第三通道一般处于关闭状态,当注塑完成后,所述第三通道打开,所述型腔内的原料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所述第三通道进入到所述溢流回收装置内,并由所述溢流回收装置排出进行回收。排出进行回收。排出进行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余料回收的微泡注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泡注塑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余料回收的微泡注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申请人在早先的专利:CN201611018907.6公开了一种SCF混配器,在塑料中加入超临界流体(SCF),使之均相化,然后注入到模具型腔内,由于压力骤然下降,超临界流体会转变成气体状态,在塑料中形成微小气泡,这样可以减少注塑时塑料的用量,也就相当于减少产品的成本。
[0003]但是这种装置存在一个缺陷,就是料液注射到型腔后,没办法跑出,型腔内的空间不够,影响产品的发泡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有余料回收的微泡注塑装置,能够回收型腔内的回料,让发泡更加充分。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余料回收的微泡注塑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与所述模具的型腔相通,还包括一个溢流回收装置,所述主体上设置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连通所述型腔和溢流回收装置,所述第三通道一般处于关闭状态,当注塑完成后,所述第三通道打开,所述型腔内的原料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所述第三通道进入到所述溢流回收装置内,并由所述溢流回收装置排出进行回收。
[0006]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溢流回收装置包括炮筒和螺杆,所述螺杆设置在所述炮筒内,所述螺杆通过驱动装置带动转动,所述炮筒与所述第三通道相通。
[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炮筒和所述本体外都设置有加热装置,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主体的一端通过连接器与法兰相连,所述主体内设置有换向阀、混合器以及腔室,所述腔室内设置有针阀,所述腔室的端部设置有射嘴,所述射嘴套在所述针阀的外圈,所述射嘴的外圈和所述腔室内壁接触,所述针阀内设置有阀芯和随动套,所述腔室内壁和所述内芯之间的空隙形成第一通道,所述针阀和所述内芯之间的空隙形成第二通道,所述随动套滑动连接在所述针阀前端,所述阀芯穿过所述随动套,所述射嘴的外圈设置有一个挡板,所述挡板固定在主体的端部,所述挡板内圈滑动连接有一个溢流套,所述溢流套在弹簧的作用下顶紧所述挡板的端部壁,所述溢流套的端部设置有一个开口,正常状态时,所述射嘴位于所述溢流套内,当所述弹簧被压缩时,所述射嘴外圈与所述开口接触,所述射嘴伸出所述开口外,所述主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溢流套相通的第三通道,所述换向阀具有一个进口和两个出口,一个进口与所述法兰上的进料口相连,一个出口与混合器相连,另一个出口与第一通道相连,所述混合器与所述第二通道相连。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混合器包括内腔、设置在内腔内的混料轴和与内腔内壁相通的一个充气塞,所述混料轴通过链轮和驱动装置相连。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增加了溢流回收装置后,注射入模具内的材料可以在内压
的作用下,被挤出装置外,大大提高了产品内部的发泡率,让产品更加轻,更省材料。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2]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初始状态的示意图。
[0013]图4是本专利技术注塑母料时的示意图。
[0014]图5是本专利技术注射混合料时的示意图。
[0015]图6是本专利技术溢流回收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

2,一种带有余料回收的微发泡注塑装置,包括主体1和溢流回收装置2,所述主体1的一端通过连接器11与法兰12相连,所述主体1内设置有换向阀3、混合器4以及腔室13。
[0017]所述混合器4包括内腔41、设置在内腔41内的混料轴42和与内腔41内壁相通的一个充气塞43,所述混料轴42通过链轮44和驱动装置45相连。
[0018]所述腔室13一端设置有杠杆81,所述腔室13内设置有内芯51、针阀5和随动套52,所述腔室13的另一端设置有射嘴6,所述针阀5穿过随动套52和射嘴6内孔,所述射嘴6通过螺纹固定于腔室13前端,所述腔室13内壁和所述内芯51之间的空隙形成第一通道1a,所述随动所述针阀5和所述内芯51之间的空隙形成第二通道1b,所述随动套52滑动连接在所述针阀5前端,所述随动套52可在内芯51内孔处滑动,所述射嘴6的外圈设置有一个挡板7,所述挡板7固定在主体1的端部,所述挡板7内圈滑动连接有一个溢流套71,所述溢流套71在弹簧72的作用下顶紧所述挡板7的端部壁,所述溢流套71的端部设置有一个开口,正常状态时,所述射嘴6位于所述溢流套71内,当所述弹簧72被压缩时,所述射嘴6外圈与所述开口接触,所述射嘴6伸出所述开口外。所述主体1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溢流套71相通的第三通道1c。
[0019]所述换向阀3具有一个进口和两个出口,一个进口与所述法兰12上的进料口相连,一个出口与混合器4相连,另一个出口与第一通道1a相连,所述混合器4与所述第二通道1b相连。
[0020]所述溢流回收装置2包括炮筒21和螺杆22,所述螺杆22设置在所述炮筒21内,所述螺杆22通过驱动装置23带动转动,所述炮筒21与所述第三通道1c相通。
[0021]所述炮筒21和所述本体1外都设置有加热装置8,加热装置8用于保持本体和外筒内的温度,确保原料处于融化状态。
[0022]参见图 3,一种微发泡注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储料步骤,注塑前,加热装置加热至设定温度,注塑机处于可工作状态;换向阀上与第一通道相连的出口导通,另一个出口关闭,混合器按设定转速旋转;针阀动力总成驱动杠杆将力传递与针阀后端半球处,使针阀穿过射嘴内孔并抵住随动套至射嘴内锥面,针阀处于关闭状态。
[0023]参见图4,2)注塑机储料完成后,本装置整体前移,溢流套顶住模具9后,弹簧被压缩,射嘴从溢流套的开口处伸出,然后抵住模具9的主浇口91,同时射嘴与溢流套的开口内
壁紧密接触,将溢流套的内腔和所述模具的主浇口隔开。常规流体10a(未充气的原料)经过换向阀和第一通道后进入到射嘴,然后再从射嘴喷出,进入到模具的型腔内。其间,针阀动力总成驱动杠杆后移至设定位移量,针阀和随动套受到常规流体的压力推动后移,封闭第二流道,避免在混合器内的混合流体进入模具型腔内。
[0024]参见图5,3)待常规流体10a注入设定质量后,换向阀换向。将常规流体注入混合区域,推动已经均相化的混合流体进入到第二通道,针阀动力总成驱动杠杆继续后移至设定位移量,针阀的阀芯在混合流体的压力作用下继续后退,同时混合流体的压力推动随动套前移,封闭第一流道,避免常规流体通过第一通道进入到模具型腔内。即第二通道与模具的浇口相通,混合流体10b注射到刚刚在型腔内的常规流体内部,直到填充满整个型腔。这时候常规流体形成产品的外壳,由于常规流体未经发泡,所以产品的外壳与一般的塑料制品无异,混合流体形成产品的内芯,内芯由于存在气泡,所以密度比普通注塑要低,让产品最终达到轻质和低成本的效果。
[00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余料回收的微泡注塑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与所述模具的型腔相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溢流回收装置,所述主体上设置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连通所述型腔和溢流回收装置,所述第三通道一般处于关闭状态,当注塑完成后,所述第三通道打开,所述型腔内的原料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所述第三通道进入到所述溢流回收装置内,并由所述溢流回收装置排出进行回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余料回收的微泡注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回收装置包括炮筒和螺杆,所述螺杆设置在所述炮筒内,所述螺杆通过驱动装置带动转动,所述炮筒与所述第三通道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余料回收的微泡注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炮筒和所述本体外都设置有加热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余料回收的微泡注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一端通过连接器与法兰相连,所述主体内设置有换向阀、混合器以及腔室,所述腔室内设置有针阀,所述腔室的端部设置有射嘴,所述射嘴套在所述针阀的外圈,所述射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烨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佰氏微泡注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